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与中国式管理

国学与中国式管理


太极拳
太极拳非常直观、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式 管理的显著特征
太极拳推拖拉的套路
总括起来,不外乎 推、拖、拉的配合, 组成各式花样,以 求在动态中维持平 衡,而立于不败之 地
太极拳推拖拉的套路
推、拖、拉看起来 像让,实际上也是 一种争。不过争得 比较斯文、柔软而 又缓和
儒道互补的思想
儒家思想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简单讲:六个字
天时 地利 人和 《隆中对》六个字 陈凯歌失却六个字
中国式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以明哲保身为根本理念 用推、拖、拉来化解问题 有法中无法而无法中有法 在合理中追求圆满
美国式管理 :“我要”“我成”
的历程
“我要”代表“目标管理”
(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
仁:爱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义: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 智: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悌 :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儒道互补所形成的人文特征
无可无不可的原则 合二为一的包容与圆通 内方外圆的民族个性
刀叉与筷子
内方外圆:“孔方兄”
西药与中药
把二看成三
中国人擅长 “把二 看成三”
“咖啡”或“红 茶”——“随便”或 “都好”
中国人喜欢第三类选择
英国人:到商店门口只有两个选择: “等”、“走”
中国人:采取第三类选择:敲敲门看看 即是把“可”与“不可”这两个极端的
儒家思想
天地之性人为贵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儒家思想
儒家是提倡天人合一的。一个人最高的 奋斗目标是做圣人,并提出向此目标奋 斗的途径。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道家哲学
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 是“道” 。
概念,看成三个。把二看成三,才看出 一个“无可无不可”
两个特征
待己:尽人事,听天命的执着与豁达 待人: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包容与圆通
善待自己,宽待他人
事在人为,莫道万般皆为命 境由心造,退一步处天地宽
苏东水:东方管理学说
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 人为为人
中国式管理的倡导者:曾仕强
曾仕强,英国莱斯特 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 管理硕士,华夏智业 管理学院院长,台湾 智慧大学校长,台湾 交通大学教授
李冰父子:道法自然
都江堰的自流系统
主要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工程和飞沙堰溢 洪道三大工程组成。飞沙堰是中段的泄洪道,有 排泄洪水和沙石的功能,宝瓶口具有引水和控制 进水的作用。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排水和 引水
“飞沙堰”:
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 ,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 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真是善解人意、 排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 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主 要是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 通畅,确有鬼斧神功之妙。
中国管理经验源自大禹治水
中国的管理经验, 源自大禹治水,一 直延续到清末,仍 然以治水为主要施 政项目。
洪水猛兽 大禹治理水患,让
大家安居乐业
大禹治水的要领
治水的第一个要领,“疏导”。 治水的第二个要领, “尽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都江堰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
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 之宝” 。蜀郡守李冰于公 元前227年创建的,是中 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 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 、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 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飞沙堰”: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
根本性转变的荒谬
中国式管理就是孕育于“水”文 化中
美国式管理:火的管理 中国式管理:水的管理 我们主张以柔克刚,先礼后兵,继旧开
太极观念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 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阴阳鱼太极图
中国式管理讲座内容提要
中国式管理的缘起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特征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要义 中国式管理的实际运用
中国式管理的缘起
水文化 太极观念 儒道互补精神结构
水文化
中国式管理,从水的观点来考察,不难 发现其中的奥妙。
黄河: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黄河塑造中国人禀性
首先,水的特性,避高而趋下。中国人善于借
力使力
其次,水避实而击虚。遇实即避,有虚便乘,永远
不停滞。
第三,黄河河道善于变动。风水是轮流转动的!
中国人满脑子都是“不一定” ,“看着办”的道理
再说,黄河泛滥会酿成水灾。使我们明白“有
得必有失”,“有失也有得”的阴阳互补原理
黄河的无奈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豫不复回!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无水怎咆哮?
“道”是宇宙的本体, 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由 以形成的最终根源。
“道可道,非常道 ”
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思想
无为而无不为:按照自然的规律行 事,一切工作就能够通过道的运行 自然而然地“功成事遂” 。
推行无为而治,才能达到“我无为 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 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 理想社会
太极图是利用一张 图包含的正反对立 来表达万事万物皆 有阴阳的普遍特点
是原始古人用图示方式对 阴阳观念的概括和总结, 它记录了原始社会就已形 成的辩证法哲学观点。
太极图
有时人们又在太极 图外面围以先天六 十四卦,表示太极 是一切运动的发动 者
淇河天然太极图
相传这里曾是周 文王隐居研卦的 地方,也是我国 易经文化的发源 地,文化之深厚 为历史罕见。
国学与中国式管理
管理因文化而异
管理无所谓中式、美 式、欧式、日式的区 分。各国应该应用相 同的管理科学,譬如 战略工具、生产管理 、营销方法等
但因文化的差异,各 国管理哲学有很大的 差别
中国式管理的倡导者:曾仕强
曾仕强,英国莱斯特 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 管理硕士,华夏智业 管理学院院长,台湾 智慧大学校长,台湾 交通大学教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