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转炉一次除尘系统不同除尘冷却技术的比较
转炉一次除尘系统不同除尘冷却技术的比较
3 不同冷却方式的比较
裹 1 转炉一次烟气四种不同冷却方式比 较
冷却类型 一文 饱和塔
喷水tf ' 6 - t
仍 仍 印 巧
阻力 /a P
30- 0 0 00 5 0 10 00 3 的
30 0
烟气速度/.4冷却设备投资 水处理设备投资 水处理运行费用 M8 -
』 , , ,
从国 外应用看, 最早广泛应用文氏管的日 本已 经淘汰了它, 用饱和冷却塔取代; 美等发达国家 欧、 本来就很少用文氏管。而在我国, 文氏管是引进、 国 产化后至今仍大量使用的技术。 前的生产实际 从目 看是到了 更新换代的时候: 如前述, 国内已经有3 0 多座转炉越过饱和冷却阶 跨跃发 成功 段, 展, 采用了 我国自 主开发的高 效冷却塔技 该技术除可大幅 术。 节水、 节能外, 还有改造时间短等多方面的积极效
果。
以2 t 2只喷 例: 5 转炉, 0 4 枪为 蒸 用 、 2 0 gx2 1 0 / 本: x.kh1 = 4元h 汽 量 成 4 5 0 4 /
氮气用量、 成本: x 0=3 7/ 2 1 4. 20 42 8 0 E h 研究表明, 用蒸汽还是冷 却塔内 结垢、 壁 设备腐 蚀等问题的根源; 因此可以 认为: 仅在蒸汽放散没有 利用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用蒸汽; 有条件最好采用
瓤 高 中 林
高 高
高 高
改造时间
长 短 短 批
排灰方 式
污 水 污 水 污 水 干 灰
中
中
高效塔
蒸发塔
低低Biblioteka 4 蒸发冷却雾化气体的选择 综合上 转 炉一次 气 述, 烟 从节能、 减排、 节水、 减 少 维修等 考虑, 采 蒸发冷 术是大 方面 逐步 用 却技 势
所趋。 而要实现蒸发冷却, 较经济可行的 比 就是选择 使用双流体的 气体雾化喷嘴。 早期的 蒸发冷却都是 采用蒸汽雾化, 供汽汽设备投资和使用成本相比
1 概述 转炉出口 炉气温度高达 10 60 , 4010 0 无论采 C 用文氏 还是电除 管、 尘器, 都必须首先进行进一步冷 却。 采用不同的冷 却方式, 对除尘和煤气净化效果、 运行费用和维修等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 甚至 是严重的影响。现对不同的冷却技术进行比 较。
2 转炉现有的一次烟气冷却技术
M T L U GC L WE E A L R IA P O R
冶 金
动
力
么8 I 刀 年第 期
总 第 15期 2
转炉一次除尘系统不同 除尘冷却技术的比 较
田 旭’ 巩跃辉’ 李 , , 依伦’ 刘 晨2 ,
(. 林 佳 设 新技 1吉 科利 冶金 备高 术股份 公司, 林四 1 00 2斯普 雾系 比海 有限 吉 平 3 0; 瑞喷 统 6 . 甫限 公司, 上海 211) 0 1 6
我国已 经有承钢等共 3 座转炉成功采用、 6 或决定采 转炉一次烟气离开炉口 经活动烟罩收集, 后, 通 用。 常都采用汽化冷却烟道先进行间接冷却、 并回收蒸 ( 蒸发冷 塔: 进技 可以 干 冷却。 4 ) 却 引 术, 实现 式 汽; 汽化冷却烟道出口的最高烟气温度约90 , 00 C 目 前国内 有宝钢、 莱钢等 2 多座转炉采用。 0 目 前湿法除尘有一文、 饱和冷却塔和高效冷却塔三
【 要I 绍了目 内 种 炉 气 化 却工 从 化 果 济 安 性等 作了比 摘 介 前国 的4 转 煤 净 冷 艺, 净 效 经 性和 全 方面 较,
得出 蒸发冷却塔较为先进的 结论。 【 关键词】转炉煤气; 管; 文氏 洗涤塔; 降温
【图 号 X 类 】7 中分 5
【献 识 】 文袱码 B
通过系统的调试及参数的 调整, 该控制系 统及 方案完全可应用于其他流程形式焦炉的集气管压力
自 动控制过程。
圈3 控制方案程序框图
收稿 日 20- 6 2 期:07 0- 7
4 在系统各个参数整定时应从弱到强, . 4 偏差设定 也是从小到大, 根据实际生产及设备状况进行一定 时间的 整定, 摸索出 适合的参数。 ( 上接第2 页) 7 解决了一级脱水器的排水水封裹带
患, 于 由 气体流速 小于5 ) 水滴易于 低( m , / 含尘 s 分
离, ( 下转第3 页) 0
5 一文改塔的其他效果
万方数据
ME A L R IA P WE T L U GC L R O
冶 金
动
力
么8 1 刃 年第
总 第 15 2
设备的 允许范围。
4 系统地线和电缆敷设要按照浙江中 . 5 控技术有 ’ 限公司提供的D S C 要求进行了 严格施工。 事实证明
蒸汽、 气 氮 可以自 手动切 使用的 统, 工 动或 换 系 根据 厂 情况 使用, 如 季蒸汽富 放散时 不同 选择 比 夏 裕 用 蒸汽; 蒸汽不足时用氮气; 两者都充足时, 相同条件
下应优先选择使用氮气。
() 1 工艺流程简化: 采用高效冷却塔改造一文, 取消了 水冷夹套、 溢 流水封; 用一个空心的冷却塔取代了 一级文氏管及 一级脱水器( 背包、 重力、 弯头等脱水器) , 解决了 水 冷夹套结构复杂、 对冷却水水压水量要求苛刻的问 题; 解决了 弯头脱水器排水时裹带煤气的 题; 问 解决 了溢流水封易积灰、 维修人员劳动强度大、 水量不好 调整的问题。 () 2改造时间段: 目 前各转炉钢厂作业率都很高, 允许的 改造时 间都比 较短。一文改造为高效冷却塔所需的停炉时 间一般不超过一周, 完全可以利用检修时间 进行。 () 3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高效冷却塔没有死角, 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
煤气的问题。
作者简介: 李彭(95 )男, 1 - , 毕业于自 5 动化仪表专业, 工程师, 现从 事自 动化控制专业技术工作。
焦炉集气管压力J-0X D S专家控制系统, X 30P C 方 案可行, 组态编程和修改方便, 调试界面友好, 运行 可靠, 完全实现集气管 压力自 动控制, 满足生产要 求。 最大程度的减少煤气浪费、 提高生产的环保水
平、 焦 量, 提高 炭质 有利安 产、 炉 效 全生 延长 龄, 益明
显。
水喷嘴 饱和冷却塔
重力脱水器
蒸发冷却塔
凡 径滋流 管 力 定 文氏 ( -
B . 饱和冷却塔
C . 高效冷却塔
D 冷 塔 . 蒸发 却
图 1 四种冷却技术设备
万方数据
2(年第 1 0 8 期
总 第 15期 2
冶
金
动
力
ME 月工U GIA P WE T R C L O R
我国自 行开发成功的 高效冷却塔, 结构等 外形、 与 冷却塔相同 近, 的 采 与 法 饱和 或接 不同 是 用了 干 上述四 种冷却技术是随着转炉一次除尘技术的 一 蒸发冷却技术, 力很小仅一0 P; 样的 阻 3 a 0 循环水 进步逐步发展过来的。总体来说, 一文用得最多、 投 量比 前两种技术减少5%以上; 0 与烟道的联接可以 资费用最低、 操作简单, 存在问题是烟气阻力高达 有条件最好改造为补偿器联 30.00 导致吨钢除尘电消耗一- M .t 利用原来的溢流水封; 0050 P、 a 12 1; v 接; 排水方 式没有改变, 这一方面没 法 有干 彻底, 但 循环水量大、 引起相应的水处理设备投资和运行费 改造时间 短。 用高、 地 比 某厂2 t 占 多。 如 0 转炉扩 容到4 t 水 另一方面的优点是改造量少、 0 , 仅 蒸发冷却塔是比 较理想的、 先进的干式冷却技 处理系统改造投资就接近20 万元, 00 远远超过除尘 术, 有循 没 环水。 前实际 但目 使用中 冷 塔内 存在 却 壁 设备节省的 用, 费 并且改造过程影响 正常生产。 结灰等问题。 引进的饱和冷却塔技术使系统阻力降低到约 以4 t 0 转炉为例, 转炉一次烟 种不同 气四 冷却 1 0 但其 环 0 P, 循 水量等问 有 决。 0 a 题没 解 方式的比 较见表1 ,
种冷却技 干法采用蒸发冷却器冷却: 术, ( 定径文氏 或 管( 称溢流文氏 一文) 早 1 ) 管、 : 最 是引 进技术, 世纪8 年代国 2 0 0 产化成功; 前我国 目 绝大多数转炉都采用这种冷却技术。 ( 饱和冷却塔: 0 年引进 术, 别用于 2 ) 22 0 技 分 马 钢、 上海一钢、 太钢等。 (高 3 效洗涤塔: ) 我国自 发的 术, 前 行开 技 到目
t e i a avne p cs o r n acd e . w s d r s o
(e wr 】 o e r Vnrtesu r e ete cg s c v eg ; ti ; be t p arr un Ky d r a eu u c b, ru e i o nt s b r m d
【章 号 167( 切10- 文 编 】0-60 -20 0640 062 2
C m ai n Dfrn D sn C on Tcnl i o Piay o pro o ieet t g lg ho g s r r s f f ui o i e o e f m D sn Ssm C net ut g t o ovr r i y e f e
2 P 以内; 加 0 a 焦炉 煤时, 焦炉不冒 不负 控制 烟、 压, 能够迅速将两集气管压力拉回 到稳定值不振荡, 风 机调 速平稳, 满足了 要 成为 敬 0 生产 求, 河北 业6万t
焦炉生产不可缺少的自 动控制装置。
6 结束语 经过近 使用 半年的 证明, 北 集团6万t 河 敬业 0
这种要 求非常 要和 必 有效, 统 运后 雨 在系 投 遇雷 季
节时,同地点生产装置上其他厂家的 控制设备在雷 击时损坏严重, -0X 控制系统安然无恙。 J 30P X 5 使用效果 通过以上的 程序设计及施工调试, 实现了 焦炉 在不加煤时, 两集气管压力稳定在设定值( 0 1 P卜 0 a
TA X ' G N Y e u , Y-n, hn Ce2 IN , G - i L i ' LU u O u h ' I l u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