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3·江苏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
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
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 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2. (2013·汕头一模)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
”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
A. 中国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
B.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中国缓和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
D. 中国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
3. (2013·佛山二模)下表为(中国)国民经济部门基本建设投资情况表(以%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9531957年轻工业、农业投资比重接近是因为实行了农轻重协调发展政策
B. 19581962年重工业投资比重大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政策的结果
C. 19631965年农业投资比重加大与解决三年经济困难的经验教训有关
D. 19531963年轻工业投资比重不断下降是因为其他工业品丰富
4. (2013·揭阳二模)1954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这篇文章( )
A. 体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
B. 是反右斗争中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批判
C. 是社会主义改造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D.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红学”研究的领导地位
二、非选择题
5. (2012·湛江二模)下列是某国的大事年表(节选):
1776年诞生
1787年制定第一部宪法
1861年因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爆发了内战
1879年该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灯泡,结束了人类的“黑暗时代”
1898年与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交战
1900年伙同他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1922年伙同他国重新瓜分了中国
1929年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从该国爆发
1933年罗斯福新政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大危机
1945年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50年伙同他国威胁中国边境,爆发战争
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交
请回答:
(1) 据大事年表概括1945年以前该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因素。
(2) 大事年表呈现出20世纪上半期该国与中国关系的主线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9年该国与中国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
(3) 在我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该国借鉴哪些历史经验?
专题五中国现代史
第一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1. A
2. B
3. C
4. C
5.
答案:(1) 主要因素:
政治: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完成了国家统一。
经济:重视科技,完成了工业革命;推行新政,对资本主义进行适时的调整。
军事:多次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提高了国际地位。
(2) 主线:战争(或侵略与反侵略)。
原因: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面临西欧、日本的挑战,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国内经济出现“滞胀”;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调整战略;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国家利益的需求。
(任答其中三点即可)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3) 历史经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深化改革;重视科技进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国际地位。
(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