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投资分析报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本08金融01班姓名:汤振兴学号:20084070124投资分析报告本08金融01班汤振兴20084070124宏观经济分析: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2011年,我国经济将由回升转入增长与通胀并行阶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殊途同归于“滞胀”;“三驾马车”均有放缓,经济景气小幅回落;通胀压力上升,价格调节面临“二难选择”。
2011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全年GDP 增长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与2010 年正好相反,增长9.5%左右,比2010年回落0.5 个百分点,CPI 增长在4%左右,高于2010 年0.7 个百分点。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重在“调结构”和“控物价”;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和“稳增长”;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注重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
2010 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 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恢复性较快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明显增强。
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2011 年世界经济形势谨慎乐观。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外需乏力、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2011 年我国GDP 增长9.5%左右,比2010 年回落约0.5 个百分点;CPI 上涨4%左右,高于2010 年0.7 个百分点左右。
在经济减速、通胀增压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稳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社会和谐;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强调审慎灵活,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信贷规模适度增长,加强利率和汇率调节。
一、宏观经济变量分析: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长10.6%,增速比去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
季节调整后,季度GDP环比折年率略高于上季。
预计全年我国GDP增量有望达到10.1%。
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比上季低2.4个百分点。
剔除季节因素后,工业增加值季环比增速比上季略有回升。
前三季度累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增幅较上年同期高7.6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持续高位下滑。
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5%,增长幅度虽然低于1-5月份81.6%的水平,但仍较去年同期高65.6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63039.5亿元,同比增长22.4%,比上年同期高17.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低5.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55957.4亿元,同比增长24.2%;非税收入7082.1亿元,同比增长9.6%全国财政支出54504.96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比上半年高3.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3.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大于支853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18.5亿元。
其中,9月份全国财政支大于收2181.8亿元。
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去年同期,财政支出保持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信贷投放的主要结构特点,一是中长期贷款投放较多,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2.9%,同比高19.8个百分点;二是企业贷款增速由上半年持续回落转为回升。
11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
2010年信贷增量将维持在高位,通货膨胀率或达到3.4%。
人民币对美元升至,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输入性的通货膨胀,和周边政治格局的不稳定性。
都对我国经济和股市带来不小的影响。
二、经济周期分析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率先走出经济危机阴影,在加上国际热钱的流入,和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向好,都促进了我国股市自国庆节后的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但面临新一轮的快速上涨,和CPI指数屡创新高,都给后市继续上涨带来,一定压力。
如今股市面临新一轮的调整行情。
在中国经济向好和市场资金充裕了条件下,只要股市平稳调整,和人们对市场信心的增加,股市将面临下一波上涨行情。
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高通胀和超出预期的CPI指数,增加了人们对央行加息的预期。
截止目前,央行已累计五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部分金融机构这一指标将达到18.5%甚至19%的水平。
但是央行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和促进金融体制不断改革发展的大方针并没有改变。
央行的货币政策主要用于调整物价上涨过快对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虽然一定程度对股市行情产生了影响,但中长期来看,股市上涨的行情不会改变。
光明乳业(600597)个股投资分析行业分析:乳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除牧区少数兄弟民族有养奶畜、喝其奶、食其肉的习惯,有一定基础的自给性奶业外,作为商品性的乳业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基础薄弱,起点很低。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科技的引进和推广,乳业获得了很快的发展。
无论是在奶畜的饲养、畜种的改良或乳制品的加工销售方面,都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基础,对于满足市场的供应,向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并促进农牧业的良性循环,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纵观我国的乳业发展,可划分为4个阶段:制约发展期(1949—1978年)、快速增长期(1979—1992年)、结构调整期(1993—1997年)、产业整合期(1998—2011年)。
目前,我国正处在第四个阶段,经过几年的调整,由于消费增长的拉动,我国乳业逐步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
一批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乳品企业在发展中壮大,并开始创出自己的名牌,如上海光明、内蒙古伊利、蒙牛、北京三元、河北石家庄三鹿、黑龙江完达山等乳业集团及其品牌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全国性品牌。
在我国品牌中,凭借着规模化的市场占有率和充足的原奶供应这两大法宝,伊利、蒙牛、光明三家乳品龙头企业逐渐引导我国乳业市场并走向“三国”鼎立的局面。
然而,随着加入WTO雀巢、帕玛拉特、达能等跨国公司的国际知名品牌也在调整战略和策略,以扩大其在中国的影响力,期望占领更加广大的市场份额。
这就是使得乳制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有专家曾预言,我国乳制品的“战国时代”即将到来。
这就使中国乳制品市场的研究的意义更加重大。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004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预计近五年内年均增长率超过8%。
),乳业制品逐渐从奢侈品向生活必需品过度。
2004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25.3千克/年,同比增长1.2%。
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支出达124.70元,差不多是2000年的2倍,增长率惊人。
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上的支出依次是:肉及其制品473.19元;粮食194.15元;水产品170.31元;乳制品124.70元;蛋品:60.97元。
1995年—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就乳业而言,在发达国家,牛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
我国奶类产值仅占畜牧业产值的10%左右,约为农业产值的3%。
乳制品工业在食品行业中所占的比重,法国为21.9%,德国为19.1%,美国为12.4%。
我国乳业发展的起步比较晚,2003年乳制品工业总产值为521.8亿元(当年价),约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4%,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发展潜力很大,其值是2000年2.5倍,比2 002年增长了44.1%。
按照近年来的发展态势,我国乳制品工业正如旭日东升,只要政策措施得当,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公司简介:公司主要从事乳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奶牛和公牛的饲养、培育,物流配送等。
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乳品研发中心、乳品加工设备以及先进的乳品加工工艺,形成了消毒奶、保鲜奶、酸奶、超高温灭菌奶、奶粉等系列产品,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三家乳制品生产、销售企业之一,行业排名第三。
目前公司面临前两大乳品企业蒙牛和伊利的激烈竞争,在战略上保持做“新鲜乳品的领先公司”的定位,在策略上以需求为导向协调UHT奶、保鲜奶关系,将战略运作的重点定在华东,通过细分市场和渠道延伸来促进公司在传统地区的发展。
公司近期发展经营状况:一、公司销售增速超越行业(公司各产品出入比重图)2010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速为20.51%,乳制品行业收入增速为18.32%,公司增速较行业增速快。
2010年公司常温奶收入同比增长20.6%,收入占比为40%,鲜奶收入增长约11%,收入占比为16%,酸奶收入增长约10%,收入占比27%,其他如奶粉,果汁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57%,收入占比为17%。
公司常温酸奶莫斯利安销售情况非常好,2010年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50%,2011年1季度仍维持高速增长,目前已经盈利。
销售区域不断向华东以外地区拓展,同时毛利率有所提升。
公司常温奶以做大规模为主,毛利率维持在25%左右变化不大。
公司其他产品中,鲜奶的毛利率维持在30%以上,酸奶维持在40%以上。
公司酸奶目前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三,但收入增速开始放缓。
2011年公司主营业务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股权激励设定2011年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速均要达到20%,1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3.05%,行业1季度收入增速为19.65%,公司销售增速继续超越行业增速。
成本压力仍存在,与2009年原料成本低位时相比下降了3.31个百分点,与2010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司产品毛利率为34.24%,比伊利股份的毛利率高出近2个百分点。
虽然销售增速较快,当公司的成本压力依然对销售的发展带来较大的阻力,可喜的是公司做到了控制销售费用率的稳定。
公司2010年年底原奶的全国平均收购成本为3.4元/公斤,较2010年年初上涨约16%。
受此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由2009年的37.55%下降至2010年的34.50%。
2011年1季度公司原奶收购成本基本不变。
目前上海地区原奶收购价格为3.6元/公斤,公司实际支付的原奶价格在3.7-3.8元/公斤,因此近期原奶的涨价对公司基本不造成影响。
公司2010年12月到2011年1月间对公司的大部分产品进行了一次提价,价格提高约5%,转嫁了一部分成本上涨的压力。
1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4.24%,较去年同期的34.78%基本持平。
公司10年的销售费用率为28.5%,同比下降2.63个百分点。
但公司要扩张市场,决定了公司的销售费用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新西兰Synlait Milk公司的2号厂下半年建成投产,若婴儿奶粉下半年投放国内市场的话,广告费用支出会比较大,相应会增大销售费用的支出,预计2011年销售费用率在28%-29%之间。
二、新西兰项目对公司2011年的业绩增厚有限2 月12 日公司公告:公司收购新西兰Synlait Milk 公司新增股份项目经国家发改委和上海市商委批准,已全额支付认购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