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作者:田桂萍
来源:《教育界·高等教育》2019年第08期
【摘要】合作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个体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为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文章结合幼儿教育内容,从多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旨在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培养策略
幼儿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工程的基础,对国民教育体系的打造和教育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1世纪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向幼儿传授必要生活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还
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为此,文章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指导,就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意识进行策略分析。

一、幼儿教师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幼儿创设合作的机会
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师需要为幼儿的个人成长创设适合的土壤,为幼儿創造适合开展合作的情景氛围和合作机会。

比如在开展积木、过家家等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先让幼儿自主开展这项游戏,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完成这项游戏的不便,从而引导幼儿自觉寻找伙伴来完成这项游戏,并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和同伴合作的乐趣。

再比如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为他们提供一个有趣味的故事剧本,组织全班幼儿开展角色扮演,并在一旁指导幼儿的活动,使得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并懂得彼此合作的乐趣。

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班级幼儿进行分组,举办小组内部竞赛,如共同整理玩具比赛、共同叠被子比赛等,通过这些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懂得和他人配合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流能力
合作的开展需要不同参与主体通过一定的商讨和分工合作来实现。

因此,想要提升幼儿合作能力,需要幼儿具备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

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对待事物的看法不一致,个人主观意识强烈,在和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不懂得协调,由此会引发一系列冲突问题。

为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培养幼儿人际交流能力的重视。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了解合作前和他人沟通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次,幼儿教师要亲身示范,让幼儿在不断地模仿中学会使用合作礼貌用语,比如“你能和我一起玩耍
么?”“我们一起来商讨商讨吧!”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幼儿懂得了和他人交往的技巧和策略,提升了人际交流能力,改善了合作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