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拿学习题(成教)

推拿学习题(成教)

推拿学试题第一章推拿学基础单选题1、小儿推拿独特体系形成是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明代E、清代2、我国第一部推拿学专著是()A、《小儿按摩经》B、《小儿推拿秘诀》C、《黄帝歧伯按摩》十卷D、《小儿方脉活婴秘旨圣书》E、《黄帝内经》3、以下关于推拿的作用原理不正确的是()A、疏通经络、行气活血B、理筋整复、滑利关节C、平衡阴阳、补虚泻实D、调整脏腑功能4、把推拿列为汗法之一的医家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李东垣D、张从正E、朱丹溪5、推拿流传于海外始于()朝。

A、隋B、唐C、宋D、元E、清6、小儿推拿独特体系形成是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明代E、清代7、推拿专著《黄帝歧伯按摩》十卷成书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金元时期D、明清时期8、临床最早应用体外心脏按摩抢救的是()汉代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金元时期D、明清时期9、最早的捏脊疗法记载于()A、晋代的《肘后救卒方》B、唐代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C、隋代的《诸病源候论》D、宋代的《圣济总录》10、推拿古称按摩、按抚等,“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A、先秦两汉时期B、魏晋隋唐时期C、宋金元时期D、明代E、八十年代11、推拿学以经络学为基础理论,特别密切相关的是()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皮部与经筋E、十五络脉多选题1、推拿的治疗原则包括()A、以动为主,动静结合B、因时、因地、因人制宜C、标本同治,缓急兼顾D、整体观念,辩证施术E、手法为主,牵引为辅2、手法对脏腑疾病的治疗有三个途径,分别是()A、通过经络的介导B、通过神经传导C、脏腑的器质病变,通过功能调节来发生作用。

D、手法对脏腑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E、脏腑的器质病变,通过手法的直达病所。

3、推拿在明代发展显著特点是()A、设十三科,进行医学教育B、“按摩”之名始有“推拿”之称C、形成了小儿推拿体系D、小儿推拿专著问世较多4、推拿的作用原理主要有()。

A、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B、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C、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D、放松肌肉,活血祛淤。

E、强身健体,防治疾病。

5、推拿在明代发展显著特点是()A、设十三科,进行医学教育B、“按摩”之名始有“推拿”之称C、形成了小儿推拿体系D、小儿推拿专著问世较多6、《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对正骨推拿手法总结出“正骨八法”指()A、摸、接、端、提B、揉、搓、抹、擦C、捏、捻、拨、抖D、按、摩、推、拿7、推拿意外发生的原因()A、诊断不明或误诊B、对疾病的机理和手法作用的原理缺乏认识C、手法操作或选用不当D、未注意推拿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E、手法力量不够第二章推拿常用诊法单选题1、膝关节磨研加压试验阳性意义为()。

A、外侧副韧带损B、内侧副韧带损伤C、髌骨骨折D、半月扳损伤E、前交叉韧带损伤2、臂丛N牵拉试验阳性,提示()。

A、颈N受压B、臂丛N受压C、腰N根受压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3、腕关节下垂,应考虑是()。

A、腕管综合征B、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C、桡神经损伤D、尺神经损伤E、正中N损伤4、膝反射改变,提示()。

A、L1-2病变B、L2-4病变C、L5病变D、锥体束病变E、S1-2病变5、屈颈试验阳性提示()。

A、颈部N根受压B、腰部N根受压C、骶髂关节病变D、髋关节病变E、以上都不是6、挺腹试验阳性(引起腰骶痛)示:()A、腰部神经根受压B、骶髂关节病变C、髋关节病变D、以上都不是7、直腿抬高试验与足背屈试验阳性()A、腰是盘突出症B、髋关节病变C、骶髂关节病变D、骨盆骨折8、三角肌下滑囊炎在肩关节外展试验时呈现()A、肩关节剧痛B、外展到上举过程中皆痛C、外展开始不痛,越近水平时越痛D、外展过程中均痛,上举时反而不痛9、肩关节内旋试验阳性示()A、肩峰下滑囊炎B、冈上肌肌腱炎C、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D、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10、屈膝屈髋分腿试验阳性示()A、髋关节病变B、骶髂关节病变C、膝关节病变D、股内收肌综合征第三章成人推拿手法单选题1、手法要达到“深透”的目的,其基本要求()A、快速、有力、柔和、均匀B、持久、有力、柔和、均匀C、持久、有力、柔和D、持久、有力、均匀E、持久、均匀、柔和2、下列哪点是错误的()A、腰部斜扳法,病人采用侧卧位。

B、腰部后伸扳法,采用俯卧位。

C、直腰旋转扳法,病人采用坐位。

D、腰椎定位旋转扳法,病人采用骑坐位。

3、推法与擦法的区别在于:()A、一为横向运动,一为纵向运动B、前者用于四肢,后者用于腰背C、前者用手掌,后者用肘D、前者单向速度较慢,后者双向速度较快4、下列哪个是小儿推拿的特定操作法()A、捏脊法B、摩腹法C、按肩井法D、扫散法5、“一旦临证,机出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一说源于A《小儿按摩经》 B《厘正按摩要术》 C《黄帝内经》D《医宗金鉴》6、现行推拿手法命名原则是A发力方式 B动作形态 C流派起源 D师承关系7、擦法的运动形式是A单向直线运动 B往返直线运动 C环形运动 D弧形运动8、下列手法中哪个不属于按压类手法A拍法 B按法 C点法 D掐法9、击法操作时用力必须A深沉 B缓和 C快速而短暂 D轻重交替10、摇法时关节运动特点是A主动运动 B主动和被动运动 C被动运动 D无规则运动11、扩胸牵引扳法时患者的呼吸方式为A一般呼吸 B浅呼吸 C深呼吸 D屏气12、操作胸椎对抗复位法时患者的体位一般为A卧位 B仰卧 C侧卧 D坐位13、腰部后伸扳法时患者的体位一般为A仰卧B俯卧C侧卧D坐势14、下列不属一指禅操作动作要领的是A沉肩垂肘 B频率超过300次/分 C悬腕 D掌虚指实15、下列属于扌衮法操作动作要领的是A施术者取丁字步 B可滑动、拖动、跳跃 C手腕主动屈伸 D以前臂尺侧为着力面16、以捏、提、捻而行成的手法是A拿法 B捏法 C搓法 D弹法17、关于摩法的操作要领错误的是A环形滑动 B要求力度轻快柔和 C同时带动肌肉运动 D可用手指或手掌着力18、搓肩关节时,双手对称用力,作下列什么运动()A、搓摩B、搓转C、搓揉D、搓捻19、治疗落枕、肩关节粘连时首选的手法是:()A、掐法B、拿法C、擅法D、拨法20、下面哪一类手法作用面积最大 ( )A.点法B.缠法C.指摩法D.掌摩法21、在应用运动关节类手法时,必须注意以下什么 ( )A.熟悉正常人体解剖结构B.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C.要讲究技巧,反对滥用蛮力D.以上皆是22、以患肢关节为轴心,使肢体作被动环转活动的手法,称为:( )A.揉法B.摩法C.摇法D.扳法23、运法操作时运动形式是A单向直线运动 B往返直线运动 C弧形或环形运动 D斜八字形运动24、推拿代替按摩作为学科名称最早在A清代 B隋代 C唐代 D明代25、下列不属于叩击类手法的是A拍法 B点法 C击法 D捶法26、下列不属于摩擦类手法的是A摩法 B推法 C擦法 D振法27、一指禅推法、扌衮法在操作时其共同特点是A接触面大 B都是站位操作 C都用手掌面操作 D都需前臂摆动来带动28、以下哪个手法多用于治疗胃下垂A擦法 B揉法 C插法 D捏脊29、能起纠正关节错缝、松解粘连的手法是A扳法 B推法 C揉法 D拿法30、拔伸运动类手法所用的对抗力量,可通过哪个途径获得:()A、可利用助手帮忙。

B、可利用患者自身重量。

C、可用医生双手形成对抗。

D、以上皆可。

多选题1、在脊柱和四肢骨关节调整类手法的具体运用时,要降低手法阻力,提高手法效率,可以采用的途径是:()A、了解局部解剖结构,运用巧力进行治疗。

B、降低肌肉紧张度。

C、适当分离关节面,人为调整关节受力点。

D、适当紧张韧带、关节囊等胶元组织。

E、正确的运动和施力方向。

2、复合手法有( )A、按揉法B、摇法C、牵抖法D、拿揉法E、捏脊法第四章儿科推拿手法单选题1、肾纹的定位是( )A、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B、手掌面,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C、手掌面,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D、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2、以下非线状的穴位是( )A、大横纹B、小横纹C、掌小横纹D、肾纹3、宜清不宜补的穴位是( )A、脾经B、胃经C、肝经D、肾经E、肺经4、以下不具有清热作用的穴位是( )A、清天河水B、水底捞明月C、揉总筋D、推脊E、揉一窝风5、以下穴位可降逆止呕,除了( )A、横纹推向板门B、揉左端正C、推天柱骨D、分腹阴阳6、在小天心上常用的一个手法是:()A、捣法B、推法C、运法D、拿法7、小儿推拿手法和成人推拿手法在名称上一样,如下哪种操作要求完全不同()A、推法B、揉法C、按法D、摩法8、只用于小儿,而不用于成人的手法()A、推法B、捏法C、运法D、揉法E、掐法9、小儿无名指末端罗纹面为:A、肺经穴B、心经穴C、肝经穴D、脾经穴E、大肠经穴10、大小鱼际交界处为:A、板门穴B、小天心C、总筋穴D、大横纹穴E、小横纹穴多选题1、在以下的小儿穴位中,具有清热功效的穴位有()。

A、推脊柱B、推七节骨C、清天河水D、推涌泉E、退六腑2、小儿高热抽搐时,可选择下列哪些穴以急救()A、老龙B、威灵C、小天心D、一窝风第五章伤科病证单选题1、梨状肌损伤的临床表现是()。

A、腰痛及活动受限B、臀部困痛及下肢坐骨N痛C、腰部脊柱侧弯D、托腹试验阳性E、托马征阳性2、与退行性膝关节炎无关的叙述是()。

A、多见于20~30岁青年男运动员B、推拿时可擦腘窝、以透热为度C、节制饮食、减轻体重D、主动进行膝关节伸屈活动锻炼E、临床症状消失后,骨质增生依然存在3、踝关节扭伤易生粘连、剥离粘连的方法是()。

A、牵引摇摆法B、揉按局部C、擦踝内、外侧D、按摩伤处E、捏踝关节两侧4、下列哪项可见于脊髓型颈椎病()。

A、持续性颈臂痛B、X线片见颈椎侧后方骨质增生C、腰及坐骨神经痛D、中指发麻E、下肢痉挛瘫痪5、最常见的腰椎向盘突出的类型是()。

A、向前突出B、向椎体内突出C、向后突出单侧型D、向后突出中央型E、向后突出双侧型6、椎动脉型颈椎病易出现的症状有()。

A、颈部痉痛B、眩晕恶心、头晕视物不清C、头痛胸闷、心慌、肢冷或热D、上肢或下肢麻木、酸软甚至瘫痪E、四肢肌张力高7、腰部斜扳法治疗“腰突症”,所起作用是()。

A、牵挂坐骨神经、松觧粘连B、调节后关节、松觧粘连C、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力D、促进血循、加速炎症吸收E、拉宽椎间隙、减轻神经根压迫8、可出现双侧交替性坐骨N痛的疾病是()。

A、“腰突症”后突单侧型B、“腰突症”后突中央型C、退行性脊柱炎D、腰肌劳损E、强直性脊柱炎9、肱骨外上髁炎最常见于()。

A、肘关节外侧受风寒B、肘关节脱位后遗症C、反复作前臂旋前用力伸腕的青年人D、反复作前臂旋后用力屈腕的中年人E、下桡尺关节分离固定后出现10、肩周炎的治疗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