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课件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5
2.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 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分析商品价格和商品需求量的 关系,需求函数可表示为:
3.需求曲线:
Qd = ƒ(p)
P价格
3600
需求法则: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价格越高,对它的需 2000 求量就越少,反之亦然。
价格线之下)
2000
w
v
1000
e
·A
400
z
0
15
·B
40
左图分析
1.当P=1000时
S
生产者生产15单位摩托车所耗费的总
成本= z;
生产者销售15单位摩托车获得总收入 = e+z;
生产者剩余=总收入-总成本= e
2.当价格上升P=2000时 同理可得,生产者剩余=e+w+v 生产者福利增加了w+v,其中: w,原先生产者获得的更多的福利 v,新增生产者获得的福利
5.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
经济含义:生产者实际获得的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接受 价格之间的差额。一般用其来衡量生产者的福利变化。
P
S
7
市场价
6
5
生产者剩余
4
(几何意义: 价格线之下,
3
供给线之上)
2
1
0
1234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Q
15
生产者剩余的变化
生产者剩余 P价格 (供给曲线之上,
Q供给量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16
三、封闭国家: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P价格
3600
消费者剩余
S
c
2000
h
A
·
400
g
D
生产者剩余
0
40
Q
左图分析: 市场均衡价格=2000 均衡销售量=40000
生产者剩余=三角形h
消费者剩余=三角形c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 余面积是不等: 需求曲线更陡峭或供给 曲线更平缓,消费者剩 余便大于生产者剩余。
D2
Q
0
Q1
Q0
Q2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7
4.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价格上升1%,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几。 一般情况下: 需求曲线平缓:消费者对价格变化极为敏感。 需求曲线陡峭:消费者对价格变化不敏感。 •注意:坐标轴的单位与曲线形状的关系。
缺乏弹性 P
d
1>e >0
富有弹性 P
e >1
d
0
Q 0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D t,原先消费者获得的更多的福利
d,新增消费者获得的福利 Q需求量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10
第二节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知识
二、供给
1.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根据不同的价格愿
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一般用“S”表示。
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的价格 (2)生产成本(生产要素的价格) (3)生产技术 (4)其他商品的价格变化 (5)生产者的预期 (6)商品市场生产厂商的数量 (7)政府的税收、补贴、法规
第一章 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学习目标
1. 国际贸易四个重要问题 2.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知识 3. 用供求模型分析贸易的收益和受损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2
开篇故事:8亿件衬衫=1架空客飞 机?
1、双方都能得益
2、一方吃亏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11
2.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应量和影响该供应数量的 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分析商品价格和商品供应量 的关系,供给函数可表示为:Qs= ƒ(p)
3.供给曲线:
P价格
斜率为正,从左下到右上倾斜。 2000
供给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商品价格越高,对它的供
贸易的产生,来自供需矛盾。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4
第二节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知识
一、 需求
1.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根据不同的价 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一般用“D”表示。 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的价格 (2)消费者的偏好 (3)消费者的收入 (4)其他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非关联品) (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和收入前景的预期
3
第一节 国际贸易四个重要问题
1. 国际贸易的原因何在?更确切地说,什 么决定一国出口何种商品,进口何种商品?
2. 贸易对各国的生产和消费状况产生怎样 的影响?
3. 如何衡量一国从贸易中的获益或受损, 依据是什么?
4. 贸易对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经济福利或 收入分配产生怎样的影响?哪些利益集团经 由贸易而获益或受损?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17
第三节 用供求模型分析贸易的收益和受损
一、初始状态(贸易前)
1000
斜率为负,从左上到右下倾斜
·A ·B
0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40
65
D
Q需求量 6
需求的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的变化: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其他条件发生 变化而使消费者对商品购买数量发生变化叫做“需求的变 化”
几何意义:整条需求曲线的左右移动。
P
需求 减少
需求 增加
P*
···
D1
D0
Q2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Qs
134Biblioteka 供给弹性•需求弹性:价格上升1%,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几。 •供给曲线平缓:生产者对价格变化极为敏感。 •供给曲线陡峭:生产者对价格变化不敏感。 •注意:坐标轴的单位与曲线形状的关系。
富有弹性
P S
e >1
缺乏弹性 P
S
1>e >0
0
Q
0
Q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14
给量就越多,反之亦然。
1000
·A
S
·B
400
0 15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40
Q供给量
12
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其他条件发生变化而使 生产者提供的商品数量发生变化叫做 “供给的变化”。
几何意义:整条供给曲线的左右移动。
P
S1
S0
S2
供给
供给
减少
增加
P*
···
0
Q1
Q0
Q
9
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P价格
3600
c
2000
t
1000
u
0
左图分析 1.当P=2000时:
·A
d
40
消费者剩余 (需求线之下, 价格线之上)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价值=c+u 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总价格=u 因此,消费者剩余=c
·B
65
2.当价格下降至P=1000时:
同理可得消费者剩余=c+t+d 消费者福利增加了c+d,其中:
Q
8
5.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经济含义:消费者根据其认可价值(边际效用大小)而愿 意支付的价格总和同实际付出的价格总和之间的差额。
一般用其来衡量消费者经济福利增加的数量。
P
消费者剩余
7
(几何意义: 需求线之下,
6
价格线之上)
5
4
3
2
市场价
1
0
1 2 3 4 5 6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