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 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I 卷全解析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42}M x x =-<<,2{|60}N x x x =--<,则M N =A .{|43}x x -<<B .{|42}x x -<<-C .{|22}x x -<<D .{|23}x x <<解析: C 集合的常规题。
{|23}N x x =-<<, {|42}M x x =-<<,所以 MN = {|22}x x -<<点评:先求出各个集合的最简表示,然后,求交集。
2.设复数z 满足|i |1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 y ,则 A .22(1)1x y ++= B .22(1)1x y -+= C .22(1)1x y +-= D .22(1)1x y ++=解析: C由两个复数差的几何意义知,复数z 与复数(0,1)的差的模长为1,表示复数z 的轨迹是以(0,1)为圆心的圆。
点评:准确理解复数差的几何意义,可以快速得解。
或者直接用坐标表示z ,再根据复数模的意义得解。
3.已知2log 0.2a =,0.22b =,0.30.2c =,则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c a <<解析: B由对数的图象可知,2log 0.2a =<0;由底数大于1的指数函数图象可知,0.22b =>1;由底数小于1大于0的指数函数图象可知,0.30.2c =<1。
因此,答案是a c b <<。
点评:数值的比较通常通过中间值0、1进行比较,或者通过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
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512-(510.6182-≈,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512-.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 cm ,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 cm ,则其身高可能是 A .165 cm B .175 cmC .185 cmD .190 cm解析: B这是一道估算题,难度稍大。
必须计算出身高所在的范围,然后确定身高的可能值。
一方面,腿长小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以腿长为依据推算身高,则身高缩小了。
另一方面,头顶至脖子长度大于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以头顶至脖子长度推算身高,则身高放大了。
(1)以105cm(腿长)作为肚脐至足底的长度,设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为x cm ,则有:0.618105x=,解得 x=64,此时身高h=105+x=169 cm ,最低身高。
(2)以26 cm (头顶至脖子长度)作为头顶至咽喉的长度,设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为y cm ,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为y cm ,则有:260.618y=,解得y=42。
此时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为26+42=68cm ,肚脐至足底的长度z cm 满足680.618z,z=110,最长身高h=68+110=178cm 。
综上可知, 身高h 位于 169一178cm 之间。
从选项中可知,175cm 符合要求。
点评:(1)这道题是一种新题型,对数值进行估算。
用0.618取代512-计算难度降低。
(2)如果不进行正反两面的估算,B 、C 答案换成B171cm 、C179cm ,就会错选为C179cm ,因为179与178最接近。
5.函数2sin ()cos x xf x x x +=+在[π,π]-的图象大致为解析: D易知f(-x)=-f(x),函数f(x)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所以A 错。
由f(π)>0可知 B 、C 错,因此答案为D 。
点评:图象的判断,通常根据单调性、奇偶性、特殊点的值来判断。
6.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右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A .516B .1132C .2132D .1116解析: A每一重卦有6行,每一行都可以是阳爻“”或阴爻“,且相互独立,所以共有62种情况。
重卦中含有3个阳爻的情况数是36C 。
所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P=3665216C =。
点评:总情况数易错。
要能准确理解相互独立的意思。
7.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2||=a b ,且()-⊥a b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A .π6B .π3C .2π3D .5π6解析: B本题可以计算,也可以画图解决。
设a 与b 的夹角为θ。
解法一:计算由()-⊥a b b 得()-⋅a b b =0,所以2-ab b =0,||||θb -|a ||b |cos b =0 所以||1||2θa =b cos =,3πθ= 解法二:画图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定理可知,,6πa b a <->=,所以3πθ=。
点评:这类问题,可以用代数方法计算,也可以用几何方法作图。
8.右图是求112122++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开始12A =1k =否A .12A A =+ B .12A A=+ C .112A A =+ D .112A A=+解析: A简单的程序框图识别。
第一次循环要算出1122+,而A=12,所以12A A=+。
易于看出B 、D 明显不符合112122++的计算,A 、C 中显然A 符合。
点评:本题常规题型。
读懂程序流程,就能轻易看出循环节。
9.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40S =,55a =,则 A .25n a n =- B .310n a n =-C .228n S n n =-D .2122n S n n =-解析: A数列题。
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得出选项a 正确。
但显然运算量不小。
这里换一种方法。
速解一:由40S =,55a =可得55S =,代入C 、D 都不符合。
由40S =,55a =得1450,210a a a +==。
两式相减得5d=10,d=2。
所以答案是A 。
速解二:由40S =,55a =得1450,210a a a +==。
两式相减得5d=10,d=2。
则5(5)5(5)225n a a n d n n =+-=+-=-,答案是A 。
速解三:由40S =,55a =可得55S =,代入C 、D 都不符合。
由40S =得14140a a a a +=⇒=-。
下面用A 、B 验证一下。
用A 验证a1=-3,a4=3,而B 不符合,所以答案是A 。
点评:数列常规题,做得巧可以节省一点时间。
10.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1(1,0)F -,2(1,0)F ,过2F 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若22||2||AF F B =,1||||AB BF =,则C 的方程为A .2212x y +=B .22132x y +=C .22143x y +=D .22154x y +=解析 : B设22||2||2AF F B x ==,则1||||AB BF == 3x 。
由椭圆定义得,12||||2BF BF a +=,即4x=2a ,x=12a 。
AF2=a ,即A 是椭圆的短轴端点。
其一,用坐标法。
可以知道B 的端点坐标,然后代入椭圆方程中,然后联立方程组。
显然,由22||2||AF F B =,OF 2=1可得B (3,22b -)。
代入22221x y a b +=则有22223()()221ba b -+=,解得23a =。
所以答案是B 。
其二,用余弦定理法。
可以在三角形F1AB 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出a 的值。
F 1F 2=2 由cos ∠AF 2F 1+cos ∠BF 2F 1=0得22222232()()22202*2*2*2*2a aa a a a +-+-+= 解得 解得23a =。
所以答案是B 。
点评:本题用坐标法来得快,用余弦定理稍慢,但易于想到。
11.关于函数()sin |||sin |f x x x =+有下述四个结论:①()f x 是偶函数②()f x 在区间π(,π)2单调递增③()f x 在[π,π]-有4个零点 ④()f x 的最大值为2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A .①②④ B .②④C .①④D .①③解析: C显然f(x)=f(-x),f(x)是偶函数;f(x)的最大值为2。
所以答案只能是A 和C 。
又()2,()02πf f π==,显然f(x)在区间π(,π)2不是单调递增,排除A 。
所以答案是C 。
点评:此题也可以作出f(x)图象如下,但稍嫌费事。
那样,就可以判断出③是错误的。
12.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四个顶点在球O 的球面上,PA PB PC ==,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 ,F 分别是PA ,PB 的中点,90CEF ∠=︒,则球O 的体积为 A .86π B .46πC .26πD 6π解析: DFE AC在△CEF 中用勾股定理。
设PA=PB=PC=x , 则有 ,32xEFFC ,接下来就是要搞清楚EC 的表达式。
在△EPC 中,用余弦定理可得EC 。
此时cos ∠APC 应在△APC 中算出。
2222222() 2...cos ,cos 222..x xx x ECx x APC APC x x ,可得2224x EC。
所以222344x x ,解得 x=2。
这样可得△APB 、△APC 、△BP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即PA 、PB 、PC 两两垂直。
所以 P -ABC 的外接球的半径就是以PA 、PB 、PC 为棱长的正方体的体对角线的一半。
R=3622a ,33446()6332V R ,答案:D 。
点评:此题是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难度中等。
还可以按如下思路解决,不过,不易想到。
由题设知,P -ABC 是正三棱锥,因此,易得对棱垂直,可得PB ⊥AC 。
又90CEF ∠=︒,EF ∥PB ,所以PB ⊥EC 。
而AC ∩EC=C ,所以PB ⊥平面PAC 。
故△P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此可得PA 、PB 、PC 互相垂直,且都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