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蓝郡住宅小区19#、20#、21#楼基础钢筋工程施工方案一、基础钢筋工程概况此工程为洛阳蓝郡住宅小区19#、20#、21#楼工程,底板结构形式:19#楼、21#楼为整体筏板,板厚1.8米,筏板面层标高分别为-6.7米、-7.2米,20#楼为独立基础,19#楼西侧底板为-7.3米(面层标高)筏板,板厚300mm,21#楼东侧为面层标高-7.3米筏板,板厚300mm,其余部位为面层标高为-5.9米筏板,板厚为250mm,地下室四周外墙为砼剪力墙,其余部分为短肢剪力墙、独立基础+框架柱结构。
地下室各结构钢筋使用大致分布情况:-5.9米筏板,板厚为250mm,配筋双层双向10@150;-7.3米筏板,板厚为300mm,配筋双层双向12@150;19#筏板,板厚1800;板顶标高-6.700;配筋25@150双层双向。
21#筏板,板厚1800;板顶标高-7.200;配筋25@150双层双向。
独立基础J1,基础厚800mm,2.9m×2.9m,配筋双向14@120;独立基础J2,基础厚600mm,2.0m×2.0m,配筋双向12@110;独立基础J3,基础厚700mm,2.5m×2.5m,配筋双向12@100;独立基础J4,基础厚700mm,2.5m×3.6m,配筋双向12@100;独立基础J5,基础厚800mm,2.1m×2.8m,配筋18@140/18@160;框架柱:截面尺寸600mm×600mm,柱纵向钢筋20、25;箍筋为10@100/200,由基础顶伸至地下室顶板;地下室外墙WQ1:水平钢筋14@150,竖向钢筋14@150,拉筋水平钢筋8@450,墙底带型基础,纵向钢筋12@150,横向钢筋12@150;WQ2:水平钢筋14@150,竖向钢筋14@150,拉筋水平钢筋8@450,墙底带型基础,纵向钢筋12@150,横向钢筋12@150;Q1:水平钢筋14@150,竖向钢筋14@150,拉筋水平钢筋8@450,Q2:水平钢筋14@150,竖向钢筋14@150,拉筋水平钢筋8@450,地下室顶板:厚180mm,双层双向10@150,地下室外墙与顶板交接处设置暗梁,截面尺寸为墙宽×900mm,配筋322;322,箍筋10@150;地下室顶板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为12、18、20、22、25等钢筋,箍筋为10@100/200;二、基础钢筋连接方式部署-5.9米、-7.3米轻型筏板钢筋,大部分为10、12,采用帮扎连接,接头错开25%,连接点设置在柱跨和梁跨1/3跨位置,顶层钢筋和底层钢筋连接点的位置详见04G101-3筏形基础构造46页,平板式筏形基础钢筋构造,附图,筏板上下使用与筏板钢筋同规格马蹬钢筋。
具体要求见钢筋施工工艺。
-6.7米、-7.2米主楼筏板钢筋,大部分为25钢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闪光对焊连接操作规程按钢筋焊接技术规程《0JGJ18-2003》闪光对焊要求操作。
连接点的位置详见04G101-3筏形基础构造46页,平板式筏形基础钢筋构造。
筏板上下使用与筏板钢筋同规格马蹬钢筋。
具体要求见钢筋施工工艺。
地下室顶板钢筋,大部分为10钢筋,采用采用帮扎连接,接头错开25%,连接点设置04G101-4现浇砼楼板钢筋构造第24、25、26页;详见附图地下室顶板框架梁,大部分为12、18、20、22、25等钢筋,直径≥16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和单面帮条焊连接(每个帮条总焊缝长度≥10d),具体操作规程按03G101-1抗震框架梁钢筋连接构造。
地下室剪力墙钢筋,大部分为12、14钢筋,-5.9米底板至-1.5米顶板剪力墙钢筋,从基础底一次伸至顶板,-7.3米底板至-1.5米顶板剪力墙钢筋,分两次连接,连接方式,绑扎连接,接头错开钢筋截面面积25%,基础框架柱钢筋:大部分为20、25钢筋,-5.9米底板至-1.5米顶板框架柱钢筋,一次伸至地下室顶板,其余部位框架柱钢筋竖向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竖向接头错开50%,其他构造要求按03G101-1有关构造要求施工。
三、钢筋制作及钢筋安装施工工艺所有进场的每批钢筋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及时报验监理公司并现场见证取样进行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钢筋表面应无油污、不锈蚀。
在施工现场设置钢筋加工车间并配备钢筋加工机具,如调直机、闪光对焊机、切断机、弯曲机、电渣压力焊机等。
1.钢筋冷拉使用卷扬机带动滑轮组的机械式冷拉工艺,对盘圆钢筋进行冷拉调直,采用控制最大冷拉率的方法(不超过10%)进行质量控制,冷拉速度不宜过快。
同时检查钢筋有无缩径。
2.钢筋切割根据钢筋加工配料单,按图纸要求的尺寸使用钢筋切断机切断。
3.钢筋弯曲根据配料单尺寸及大样图,使用钢筋弯曲机将截好的钢筋弯曲成设计要求的形状,按使用部位、规格尺寸分类码放,挂牌标识。
4.钢筋制作在现场设置的钢筋加工车间制作加工。
根据图纸先对钢筋放样,编制配料单,严格按配料单对钢筋进行下料和加工。
加工后的钢筋半成品须经专人验收,并按其规格、品种、尺寸分类码放,验收不合格的半成品须重新加工,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现场所有钢筋原材加工前必须经复验合格,且进行清污除锈处理。
5.钢筋绑扎基本要求5.1、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
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5.2、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如钢筋钩、带扳口的小撬棍),绑扎架等。
钢筋绑扎用的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
因铁丝是成盘供应的,故习惯上是按每盘铁丝周长的几分之一来切断。
5.3、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砼垫块。
砼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厚度。
垫块的平面尺寸:30mm×30mm×构件保护层厚度,并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丝。
5.4、划出钢筋位置线。
平板或墙板的钢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则在架立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两向各取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划线。
钢筋接头的位置,应根据梁、柱跨位置、接头错开率,使其按设计和规范要求错开,并在钢筋安装平面或立面模板上划线。
5.5、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联系讨论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次序,以减少绑扎困难6.基础钢筋绑扎6.1、钢筋网的绑扎。
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6.2、绑扎基础底板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马镫筋,轻型筏板马镫筋为12钢筋,主楼筏板马镫筋为25,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和筏板上下层网片钢筋间距。
钢筋马镫筋每隔1m放置一个。
梅花形布置,马镫筋应和筏板网片钢筋绑扎牢固,6.3、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6.4、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6.5、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
插筋位置一定要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6.6、19#、21#主楼筏板上部钢筋网片,可采用25架立钢筋作为支撑体系。
架立筋横向和纵向间距为1.5m,竖向架立筋布置间距为1.5m,呈梅花形布置,用于支撑筏板上层钢筋网。
7.柱钢筋绑扎7.1、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便于插入式振捣器浇筑柱砼不会挂卡。
7.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7.3、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
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
7.4、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8.墙钢筋绑扎8.1、墙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6m,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
8.2、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8.3、绑扎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间应设置撑铁,以固定钢筋间距。
撑铁可用直径10mm的钢筋制成,长度等于两层网片的净距(如下图),间距约为1m,相互错开排列。
墙钢筋的撑铁1-钢筋网;2-撑铁8.4、墙的钢筋,可在基础钢筋绑扎之后浇筑混凝土前插入基础内。
8.5、墙钢筋的绑扎,也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9.梁、板钢筋绑扎9.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9.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
9.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9.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如下图);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钢筋1-板的钢筋;2-次梁钢筋;3-主筋钢筋9.5、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9.6、梁钢筋的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①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②梁的高度较大(≥1.0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或一侧模后装。
9.7、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
10.钢筋电渣压力焊钢筋电渣压力焊是将两根钢筋安放成竖向对接形成,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根钢筋端面间隙,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产生电弧热和电阻热,熔化钢筋,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本工程框架柱竖向钢筋全部采用电渣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的焊接设备包括:焊接电流、焊接机头、控制箱、焊剂填装盒等,10.1、焊接电源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电源,可采用一般的BX3-500型交流弧焊机,10.2、焊剂盒与焊剂焊剂盒呈圆形,由两半圆形铁皮组成,内径为80~100mm,与所焊钢筋的直径相适应。
焊剂盒宜与焊接机头分开。
当焊接完成后,先拆机头,待焊接接头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拆焊剂盒。
特别是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避免发生冷淬现象。
焊剂宜采用HJ431型。
该焊剂含有高锰、高硅与低氟成分,其作用除起隔绝、保温及稳定电弧作用外,在焊接过程中还起补充熔渣、脱氧及添加合金元素作用,使焊缝金属合金化。
焊剂使用前必须在250℃温度烘烤2h,以保证焊剂容易熔化,形成渣池。
10.3、焊接工艺施焊前,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在上、下钢筋上;钢筋一经夹紧,不得晃动。
电渣压力焊的工艺过程包括:引弧、电弧、电渣和顶压过程直接引弧,在通电后迅速将上钢筋提起,使两端头之间的距离为2~4mm引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