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21世纪是以金融全球化、金融电子化、金融自由化为标志的新金融时代。

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商业银行的运营向全球化、全能化、巨型化的方向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以下两个问题:一、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效率状况如何?二、产权结构、市场结构和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在吸收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检验,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状况,检验了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对我国银行效率的影响,探讨了有关银行体制改革的问题。

首先,本文系统分析了效率与银行效率、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等概念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X-效率的来源,介绍了银行效率的测度函数和估计方法;分析了银行风险的生成机制与衡量方法、资本与风险的关系、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与资产质量及其特征,介绍了一个基于资本结构、资产质量和风险的银行效率模型。

然后,本文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成本绩效、资产配置绩效和信用风险状况,利用随机前沿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了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比较了国有银行、上市银行、非上市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差异。

发现:资本结构、资产质量和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测度具有重大影响,不考虑它们将导致测度出的银行效率水平出现一定的偏误,同时影响按该水平进行的排序;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总体较差,其中非上市类银行和上市类银行的效率状况较好,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较差。

第三,本文分析检验了产权结构、市场结构和外资银行进入等因素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它们的作用机制。

发现“市场结构”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在我国银行业市场并不成立;第一大股东的国有化对银行效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外资持股、内部人持股、国家持股对银行效率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最后,本文探讨了银行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