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舱颠簸案例学习

客舱颠簸案例学习


历史回顾
事件调查: 该航班一路上都有颠簸,在 14:55 分发生突然颠簸的时 候,当时乘务长在前舱,2、3号位在客舱8-9排进行客舱销售 服务,4号位在后舱清点机供品。颠簸过程中,餐车是飘在空
中的,餐车门自动打开。被问到是否与机组提前沟通时,乘
务长表示没有。由于整个乘务组是第一次经历机上颠簸,缺 乏相应的经验,但还是在颠簸结束后按照手册中的颠簸程序 进行相应的服务流程。
情况,乘务长也没有主动引导性的提问;
3、机长以两声“咚,咚”的打铃方式通知乘务组颠簸,“系 根原因名称: 人为因素 - 沟通不畅 事实与分析: 1:好安全带”灯闪亮提醒旅客颠簸,但是机组对颠簸的强度没 乘务长与机长在机组准备时没有充分沟通好关于航路的天气情况。 有明பைடு நூலகம்的表示;
根原因名称: 人为因素 - 疏忽 4、对于颠簸后从厕所出来的旅客究竟是在何时进入厕所的这 事实与分析: 1: 行动迟缓/延误 由于首次经历颠簸,收到惊吓,反应有所迟缓。
2、由于晴空颠簸发生突然,没有提前警示,旅
历史回顾
2010年7月28日,8820航班,整个航程颠簸较为频繁,乘务 组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广播提醒旅客系好安全带,暂时不要使用 卫生间。由于为轻度颠簸,客舱一切情况正常。落地前 25 分钟, 即14:53分左右,机长再次打铃通知颠簸,乘务长也再次进行颠 簸广播。广播之后,客舱内一切正常,乘务组进行正常的服务 流程。 14:55 分,飞机开始严重颠簸 4~5 秒,颠簸后乘务员开始巡 视客舱。在安抚旅客过程中,乘务长发现 8 排 B 旅客手腕处红肿, 及时安抚旅客并为其提供湿毛巾消肿;4号位乘务员发现两名旅 客从后舱洗手间出来,并被告知其中一位头部受伤,另一位脚 背受伤,乘务员协助两位旅客回到座位并对其进行安抚;同时 客舱内也有三四名旅客反映在颠簸过程中受到碰撞。
颠簸案例学习
春秋航 客舱部安全质量管理处 2012年5月17日编
案例概况
2012年 5 月10日下午,国内某 航 班 ( 波 音 777 , 广 州 - 上 海 ,
13:41起飞)在起飞 20多分钟后遭
遇空中颠簸。颠簸中有 8 名旅客感 觉不适。15:29飞机在上海虹桥机 场安全着陆,不适的旅客被送往 医院检查治疗。
案例分析
小知识:
的暗流一样,偶然会出现强烈的扰动气流,使飞机产生剧烈颤抖,航
1、此案例中空中颠簸种类为晴空颠簸,因为没
有一些时候,在万里晴空中,有时也会像平静的海面下躲有汹涌
有云团等可见的天气现象,飞行机组难以提前发 空气象专家称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气流为晴空乱流,也叫“晴空颠
簸”,这中颠簸发生的都比较突然,属于不可预见的颠簸。 现并避让颠簸区。 象,气象观测很难发现它的存在。据航空专家介绍,几十年来,飞行 员一直使用机载雷达避开常常伴有湍流的雨和雷暴,然而却没有办法 客中未系安全带者居多,故而造成人员受伤。 探测到在晴空时出现的变幻不定的气流 —— 飞机上的雷达无法检测出 它的大小和位置。 目前预报晴空颠簸仍然是世界难题,由于它不伴有可见的天气现
一问题还不是很明确。
预防措施
针对此案例,部门已发布《业务类通知第[2012]075号: 关于严格执行颠簸处置程序的通知》,对颠簸处置的具体 程序再次重申如下:
历史回顾
根原因名称: 人为因素 - 技能不足 事件分析: 事实与分析: 1: 缺乏经验 1、机组准备不充分:机长没有与乘务长提前沟通关于天气的 整个乘务组是第一次经历机上颠簸事件,经验不足。 根原因名称: 人为因素 - 不良的心理状态 事实与分析: 1: 麻痹大意 2、乘务长认为乘务员对《客舱乘务员手册》和《客舱服务规 整个航班一路上都有颠簸,在机长进行多次的颠簸通知后都没有 范》的遵守度不高,其原因与销售压力有关系; 较强的颠簸,所以对这种突发的颠簸的处置有点麻痹大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