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观点和认识论(二轮复习)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观点和认识论(二轮复习)
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 府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开 创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之路——民族 区域自治。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 原则,把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立 场。这激发了各族儿女爱国爱家的热情,少数民族地区的经 济和社会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党和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 团结中是如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 答案:(1)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党和国家根据我国的国情 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 权利,这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 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2)充分发挥了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或科学理论对实践具 有指导作用)。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处理民族关 系的基本原则,这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 证。
2、 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 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 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 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 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 的特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 自然科学的产生而 出现的,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 密切相关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 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这种状 况反映到哲学中来,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 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它造 成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 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 义的。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 世纪 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就是近代唯物主义的几个主要流 派。
2、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 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①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由人的意识创造、决定。 宋朝哲学家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外无物。” 恩格斯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组合”、“观 念的集合”。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②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由某种神灵或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创造、 决定。 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气先。” 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宗教:上帝、神创造和支配世界唯心主义两种形式,虽有某些 差别,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思维、意识是第一性的, 存在、物质是第二性的,颠倒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真实关 系,背离了自然科学和人们的实践经验。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论根本分歧
1、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东汉 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 存,形谢则神灭。” 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 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唯物论的主要原理归纳: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系原理) 3、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原 理 4、意识具有反作用原理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反对从主观出发(主观主义、 唯心主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重视精神的力量,树 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重视精神的力量,树 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克服错误意识。
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
型社会的建设。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树立低碳理念
的正确性。 (2)请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低碳生活成为新的生 活方式的必然性。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经济社会的 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低碳理念。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 确的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低碳理念,
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 展进程 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 分离的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 神灭
阴阳二气充满太虑, 比外便无他物,亦无 间隙。天之象,地之 形,皆其范围也。 气者,理之依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 此事要躬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在物 质世界之外不存在另一个精神世界
4、真理是绝对 性与相对性相统 一原理 5、认识具有反复 性和无限性原理
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 马克思主义
四、知识运用举例
1.近年来,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气候问题,
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以低能耗、低消耗、 低开支为核心,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方式 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低碳理念也催生了“低碳一族”, 低碳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
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认为, “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 产生于水,并经过各种变化之后又复归于水。 随着人们实践范围的扩大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朴素唯 物主义逐步摆脱了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局 限性。欧洲出现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原子唯物论,认 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组成的,开始从 物质结构上研究世界的本原。 这些都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朴素 反映。 朴素唯物主义往往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 整体的观念。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在把五行当作世界的本原时, 还以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古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则用“火”说明世界发展的辩证景象。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着直观性、 猜测性和非科学性的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
(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 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 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 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 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 神或原则。 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 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 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 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部分分 支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同宗 教常常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客观唯心主义的部分分支是 宗教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 理想形式。
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 思想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5、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 对静止相统一原理
承认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反对相对主义(不可知论)和 形而上学主义
事物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而静止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和相对的。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举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建设文化强国要处理继承与发展 的关系。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要求2012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根
三、认识论的主要原理归纳: 既要坚持实践第一观点,又要学 习科学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 1、实践与认识 结合;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2、实践决定认 坚持实践第一观点,积极参加实 识原理 践活动 3、认识对实践 具有反作用原理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据形势变化做出预调、微调;坚持房价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保证物价 总水平基本稳定。
6、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
反对主观主义、冒险主义、唯意志主义
7、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 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原理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反对主观主义、冒险主义、唯 意志主义和无所作为的思想
能指导我们践行低碳生活,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社会的建设。
(2)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
性的唯一标准。二氧化碳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 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使人们认识到低碳生 活方式的必要性。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低碳生活方 式对环境具有改善作用,必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 ”(精神)不能脱离“气”而存在。 强调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 验的关系
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 花明,眼闭则花寂”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 阳接而变化起
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 ,意识之外无物,属唯心 主义
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 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
17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一批以F.培根、T.霍布斯、J.洛克为代表的 英国唯物主义者。他们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 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发展的顶峰,其代表 人物有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它既有明显的 机械性,又有一些辩证法思想。 19世纪40年代,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势日益成熟,在哲学上 表现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解体和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 产生。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与唯心主义哲学中,明确地阐述了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唯物主义推翻了唯心主义在德国的长期统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 威,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也深受其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判断与辨别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掩耳盗铃
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 的意志所主宰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 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 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 同,看法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