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顶碗少年》教案

《顶碗少年》教案

人六下
4.顶碗少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
1.搜集关于顶碗少年的视频。

2.搜集关于杂技的资料。

3.搜集关于作者赵丽宏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做游戏吧?咱们今天就来做个游戏。

拿着您的语文书,我们的游戏规则是:把书平放在头上,不能用手碰,书也不能掉,谁先回到座位,谁就是胜利者。

(学生做游戏)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只是顶着一本书,我们想要完成这个游戏,都很困难,那要是让同学们头顶着一只碗,十只碗来表演舞蹈,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你行吗?有人行。

(播放视频)
这是什么节目?它属于杂技的一种,你觉得演员的表演怎么样?我们看到的是一场精彩的表演,作家赵丽宏也看到过一场精彩的表演(课件出示作家赵丽宏的
资料),并且时隔二十多年他都没有忘记这次演出,甚至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文章,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检查自学。

1.教师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

(课件出示)
2.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教师指导重点生字和词语。

(课件出示字词)
(1)指名读。

(2)教师正音。

强调指导重点字的读音:“萦”是后鼻韵母,读“yíng”,不要读成“yín”。

(3)理解重点词语。

(4)生齐读生字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朗读。

2.教师指名读。

其他学生边读边认真听,注意重点字词读得是否正确,句子是否正确、流利,感情色色彩是否正确,语气是否恰当。

3.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思考完成下面的练习。

(课件出示)
文章描写了顶碗少年次表演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
的精神的赞叹。

4.学生集体交流。

教师明确。

(课件出示)
四、再读课文,思考分段。

1.师谈话过渡,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我们已经熟读了课文,那课文分几部分来写的?每个部分又写了什么内容呢?(课件出示问题)
2.学生读课文,小组内交流,教师相机给以指导。

3.教师明确。

(课件出示)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掌握了字词,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欣赏了顶碗少年的三次表演。

下节课我们再来详细解读课文,从中体会顶碗少年的精神。

布置作业(课件出示):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2.朗读课文,把自己读文的感受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课堂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那你们都学会了吗?(课件出示生字词)
2.教师指名读。

3.回忆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教师指名回答。

二、自学感悟,理解文本。

(一)1.学生自主阅读第一部分,思考: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课件出示)
默读,并批画,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课件出示重点句)
2.结合观众们的表现,你能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吗?
4.学生集体交流。

5.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
6.学生集体交流后,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表格)
(二)学生自主阅读第二部分。

1.多年以后,“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我”为什么会激动呢?(课件出示)
2.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假如这位顶碗少年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你们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呢?
2.联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文末的省略号中你读出了什么?
3.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相机给以指导。

(课件出示出重点)
4.拓展练习,完成句子。

(课件出示)
在,再搏一下,也许。

四、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给少年的也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那你按照提示改写课文: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想起……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顶碗少年非凡的勇气,坚持不放弃的毅力,都让我们想起爱迪生的话:我们最大的弱点在于放弃。

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地重来一次!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也难免有困难、失败、挫折光顾我们,希望,我们也像顶碗少年一样,去面对失败,不放弃,坚持下去。

相信,我们也能收获灿烂的明天。

2.布置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

积累词句。

(2)选做:写一写读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课件出示)
4.顶碗少年
顶碗——失败——失败——成功
少年——不放弃——勇于拼搏——强者
(失败是成功之母)
教学反思
示例:《顶碗少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演杂技的少年历经两次失败,最终在他人的鼓励以及自身的坚定意志下获得成功。

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我们知道本课要让学生感悟到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理清文章的结构:一说故事,即顶碗少年的三次表演;二是说道理,即从顶碗少年身上感悟到了哪些道理。

然后让学生再分别自学各部分的内容,尤其是第一部分,我让学生们抓住重点句体会顶碗少年的表演过程,为了加深理解,我让学生填写表格,并思考从中受到的启示。

在解读文本结束后,我又拓展思维,让学生关注作者用笔墨较少的老者身上,换一种角度思考作者写作意图。

但是,本课也有不足之处,没有时间拓展一些关于坚强的、不轻易言弃的名人故事,也没有让学生积累一些关于坚持不放弃的名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