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对联

写对联

引用怎样写对联2008-02-23 17:58:18| 分类:学习方法|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引用梅花楚楚的引用怎样写对联引用瑞鹤的怎样写对联怎样写对联对联是楹联的俗称,与格律诗同时产生,五代时正式脱离格律诗,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

.楹是屋前的柱子,宋朝开始在庙宇前柱子上贴联,故称楹联。

.其主要艺术特色是上下联相对,因此称对联。

.(一)楹联的一般格律楹联的格律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字上,”对”字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对联的对,含义有三:其一,对应,.对联分上下联,也称上下比。

上下联要求内容相互对应。

.对应方式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正对即两个相关事物(道理)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正面相对,双方为并列关系,不分主次先后,相互为补,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对法。

如宝岛归宗海峡解冻顺民意“嫦娥”访月宇宙通航扬国威(春联)反对是从正反两方面叙述相关的事物或道理。

如: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犹存也千年片石铭贞(山海关孟姜女庙联)串对是上下联意思相承,即一事物的两个层次或相继出现的两件相关事物,有的存在因果关系,次序不能颠倒。

如::爆竹声声冬聚一年喜梅花点点春迎几度荣(邹海霞:春联)上下联内容互不相干,为失对。

有人称作无情对,只不过是文字游戏,作为实用对联,并不可取。

.其二,对仗。

这里的“对”取成双成对之意,“仗”是从古代仪仗队借来的,古代仪仗队左右成双成对,这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观点。

对仗要求上下联像仪仗队一样,字数、句式、语法、辞格相同。

句式关系着节奏,对联句式不限,五、七言和四、六言律句最为常见,其他任何节奏的句式都可以入联,但上下联必须相同。

有一对少年夫妻去逛商场,小伙子见一服务小姐貌美高雅,不觉多聊了几句,回家后妻子写了个纸条放在桌上,自己躺在床上闹情绪。

丈夫一看,是个上联:哼!妄想!臭小子问柳寻花,你难道敢喜新厌旧?此上联句式复杂,由一字句、两字句、七字句(三、二、二结构)八字句(一、三、四结构)组成。

小伙子略加思索,对了下联:呸!胡诌!酸丫头捕风捉影,我岂能忘倒凤颠鸾?上下联句式完全相同。

曾见到这样一副对联:时来运转家昌盛心想事成百业兴“家/昌盛”为一、二结构,“百业/兴”为二、一结构,句式失对。

语法方面,对仗要求上下联相应位置词性、构词方式及词素相同。

2005年《春节联欢会》辽宁对吉林联为: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流春夏秋冬入眼来联中车轮、钢水为名词对;飞转、奔流为动词对;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为节令名词对方位名词;追、入为动词对;风、眼为名词对;去、来为动词对,此处皆不及物。

构词方式,车轮、钢水同为两个名词素构成的偏正式;飞转、奔流各以两个动词素构成偏正式,转、流为正,飞、奔此处作副词用,是修饰转和流的,为偏;东西南北、春夏秋冬各由四个名词素构成并列式;追风、入眼为一动一名构成的述宾式;去、来两动词是对追风、入眼的补充说明,各与上词构成中补式。

全联词性、构词方式及词素对仗工整,为工对。

辞格相同,即上下联修词方法要大体一致。

如: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入水游鱼得味成龙(杏花村酒厂联)上下联均用了夸张手法。

再如;身持正直时时莫把财横写心放公平岁岁可将福倒贴(春联)上下联语意皆双关。

严格讲,内容份量、语言风格两联也应统一。

在对仗中,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即上下联中的关键词语,概念不能相同,否则为合掌。

《春节联欢会》江西对安徽联:黄山为九州增色瓷器与中国同名九州系传说中我国的行政区划,乃中国代称,与下联的中国,说法不同,却属同一概念,因此犯了合掌之忌。

可改作:瓷器在四海扬名农村春联中常有年年对岁岁、家家对户户、世上对人间的,都有合掌之嫌,有人称其为拙对,宜尽量避免。

其三,平仄相对。

这里的对,系对立之意,要求上下联平仄组合相反。

具体要求:1、音步交错。

律句音步一般在二、四、六字上,非律句以自然拍节为音步,有人称之为腰眼。

一联内音步处平仄要求间开。

如: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三门峡甘棠园联)思(平)举(仄),折(仄)回(平)。

二、四字平仄相间。

非律句腰眼音步要交错开。

,如:邀四海纳佳宾构建和谐世界举五环传圣火弘扬奥运精神(迎奥运联)2、上下相对。

上下联音步处平仄必须相对。

否则为失对。

由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折对思、回对举;环(平)对海(仄)、火(仄)对宾(平)、扬(平)对建(仄)运(仄)对谐(平),平仄皆相反。

3、仄起平收。

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是对联声律的起码要求,不能有例外,上两例联尾字,步(仄)、头(平);界(仄)、神(平),都符合仄起平收要求。

对应、对仗、相对是对联的一般格律,现以此律审查修改一副对联。

《大河报》2006年9月8日刊登浚县天宁寺大佛楼联:千年伟佛每将真谛悟众生万乘君王偶发虔愿宁汉唐上联言佛悟众生,下联用典,言汉唐君王崇佛宁邦。

内容对应好。

词语基本对仗,“伟佛”系偏正结构,“君王”是并列结构,对仗欠工。

形容佛,一般不用伟,宜用圣字。

再看声律,年(平)、佛(平),音步失错,佛与下联的王(平)失对。

宜将伟佛改为“佛圣”(仄),下联发(仄)愿(仄),音步失错,愿与上联的谛(仄)失对。

可将“愿”改作“心”。

上联尾字生,平声,违犯仄起要求。

改为“生众”。

改后作如下表述:千年佛圣每将真谛悟生众万乘君王偶发虔心宁汉唐(二)奇联撰法利用汉字的音形义等特点或特殊内容,可撰写出许多奇特对联,使所写对象在艺术境界中得到加强。

更有趣味,更便记忆,更受欢迎。

奇联既要符合一般联律,又须符合其特殊要求,因此,难度较大。

但一般联律略可从宽。

现介绍几种常见奇联。

1、回文联。

要求倒读、顺读都成文。

如: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西湖翠柳堤柳翠湖西(南方某杂志社征对联)院满春光春满院门盈喜气喜盈门(春联)2、嵌字联。

联中暗嵌人、地、处所等名称,所嵌字词在联中另有新意。

如:沥血耕耘桃李满天兴海内呕心治教生徒遍地振东方(挽恩师杜兴海、字振东联)举美醪歌盛世前程似锦撰佳对抒豪情鸿运如涛(春联)3、拆字联。

采取离合汉字结构的手法撰联。

如:因火成烟若不撇除真是苦舍官而馆入无知返难为人(解放前上海某大烟馆联)4、偏旁联。

采用同偏旁汉字组联。

如:水泽流源江河湖海金银铜铁铬镍铅锌(《春节联欢会》甘肃对青海联)5、重字联。

在相应位置,有意使某些字重复,从而强调其意义。

如:: 优学业敬事业创新业立伟业永铸千秋业讳志华建京华展才华震中华常开万代华(赠全国劳模刘志华联)6、偕音联。

利用偕音汉字撰联。

新乡有一新建酒家,堂联是:未到位味先入胃道有道道远先到这副联,上联颇妙,以未、位、味、胃四个同音字组成。

难能可贵。

但下联对的不好。

未全用偕音,平仄也失对。

可改作:欣尝新馨更温心以上奇联,有的还可以并用。

某友之子郑超,属牛,与武丹,属兔,喜结良缘,吾以下联赠之:金牛恋丹凤喜聘凤姝登凤阁玉兔伴超龙定生龙子跃龙门此外,还有谜语联、双关联、歇后联等。

(三)怎样写好对联一副好对联,不仅要求符合有关格律,更重要的是必须内容贴切全面,思想深刻宜时,情真味厚、生动形像。

内容贴切全面。

不管春、喜、挽、寿、贺、风光园林、庙宇、题画、行业等联,针对性都很强,内容必须切合所描述的对像。

并要掌握丰富资料,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历史地思维,这是对联本身内容必须对应的需要。

有副对联:成败一知己生死两妇人一看便知,写的是韩信,乃山西霍县韩信庙联。

此联全面概括了韩信的一生,历史人物中只有用到他身上才贴切。

写景写物也一样。

如岳阳楼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思想深刻宜时。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联是一种应用文学。

要求思想性强,哲理深刻,富有时代精神。

如:发上等财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荣德生梅园联)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马英九悼父联)05年国家免征农业税,万民欢腾,立即出现这样一副对联:政府免征农业税黎民齐献爱国心(杜常善:春联)对联时间性很强,时间过了,就未必适应。

如:红梅映雪锦猪留喜庆绿柳迎春玉鼠献祯祥(春联)再如:凡事莫当前看戏哪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总有下台时现在看来有些消极,但在旧社会却不失为劝世佳联。

情真味厚。

对联虽脱离了格律诗,但诗魂仍在,要求情真味厚,意境优美。

如:黄河水奏摇篮曲广武风传战马声(林从龙:黄河游览区联)两岸春风随柳意一河秋水诉兰心(邹海霞:春联))教子两件一件学习一件用治家十分五分和睦五分勤(教子联)形像生动。

联与诗一样,注重形象思维。

如:佛脚清泉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小学课本联)祸福相因匹马竟招群马返江山有幸小龙终傍巨龙飞(林从龙:迎香港回归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