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病
结节性红斑病综合征
【定义与历史】(Lofgren Syndrome)本征是指妊娠期妇女,突然发烧并发皮肤结节性红斑。
胸片呈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肺结节病改变.于1946年首先由Lofgren报告。
结节性红斑是由于真皮脉管和脂膜炎症所引起的结节性皮肤病,多见于女性,春、秋季好发。
临床上以小腿伸侧出现对称性红色或紫红色结节,疼痛.不易破溃,反复发作为特征,有急、慢性之分。
本病属中医学的“瓜藤缠”之范畴,瓜膝缠是一种发生于下肢的红斑结节性皮肤血管炎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好发于青年女性,授及下肢.常绕胫而发,其结节大如梅核,色红漫肿,疼痛或压痛,常反复发作,甚至迁延数年不愈。
相当于西医的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病病因
一、病因和发病原理
结节性红斑的病原性因子很多,感染尤其是链球菌及结核菌是常见的病因.有人报道,80%以上的病人在发病前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中50%是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
有的病人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
药物亦是病原性因子之一,常见的药物有磺肢药、澳化物、碘化物、矾类药物及水杨酸盐类药物。
病人可同时有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扁桃体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病等;麻疹、流行性感冒、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等疾病的过程中亦可发生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红斑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有的学者认为本病是机体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抗原的一种迟发性过敏反应。
有的学者则认为本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疾病。
结节性红斑的病理变化为:早期损害可在皮下组织浅部脂肪小叶纤维间隔中散在地浸润,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浸润。
并有少数组织细胞,偶见嗜酸性白细胞。
随后,炎症浸润扩展,有成群的炎症细胞没润,但没有坏死现象,也不发生溃疡,血管尤其是较大的小静脉管壁有炎症浸润及内皮细胞增生.但血管腔多通畅.偶可发生管腔部分闭塞.晚期损害者嗜中性拉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物巨细胞及上皮细胞
二、结节性红斑病病因病机
外感风邪,内有涅热,蕴蒸肌肤,以致经络阻隔,疾血凝滞而成。
【辨证要点】
1.本病多见于春秋两季,好发于青年,尤以妇女为多。
2.发疹前常有或轻或重畏寒,发热,头痛,咽痛,筋骨痰痛,神疲乏力等证。
3.好发部位为小腿伸侧。
发疹较多时,亦可见于小腿屈侧,前臂,股部等处。
4.皮损为鲜红色,疏散分布,结节高出皮面,大小不等,自蚕豆至杏核或桃核大,如数个结节融合一起,亦可大如鸡卵。
皮损境界明显,颜色由鲜红渐变为暗红。
约经1周左右,颜色及结节渐渐消退,不留痕迹,但新的损害,可以陆续出现,结节不易化脓玻溃。
5.自觉疼痛,压之更甚,大多并伴有关节疼痛。
6.急性发病,经过迅速,一般在6周左右自愈,但亦有长达数月者,并在妇女行经期或工作劳累后易于复发。
结节性红斑病临床表现
妊娠期的妇女,发热,淋巴结肿大皮肤红斑者可考虑本征。
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
皮疹出现前多有低热,少数可有中度发热或高热,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及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
皮疹突然发生.常发生于两侧小腿伸侧,有时也发生于,股部甚至于臀部,偶然发生于而部,为对称性疼痛性结节,直径约为I -5cm,数目不定,通常是2-50个,相邻的损害可以融合,成为较大的损害.很象撞伤后的肿块.容易使患部附近尤其小腿下部发生水肿。
结节一般略高于皮面。
皮肤紧张,周围水肿。
表面热,自觉疼痛或压痛,数日后,皮疹颜色由鲜红色逐渐变为紫红.最后变为黄色.在数周内,结节逐渐消退,多不发生演疡,不留痕迹,或是遗留淡褐色斑及少量鳞屑,但可反复再发而使病程延长。
慢性结节性红斑,亦多发于妇女,常发于小腿前侧,亦可发生于膝肠肌部,大腿及臀部,初起为孤立的真皮深部或皮下结节,随后逐渐增多,亦可开始时即有多数结节。
有的单个结节向周围扩展成大片斑块。
通常结节炎症轻微.有轻度压痛很少变为急性炎症,亦不发生溃疡、疤痕等。
结节性红斑病鉴别诊断
以上临床表现,排除结核病,明确由结节病所致,试验呈阳性,结核菌素试验呈弱阳性或阴性.皮肤、淋巴结或肺活检.以资鉴别诊断。
本病春秋季节多发。
发病前可有前驭症状,如低热、倦怠、咽痛、食欲不振等症。
皮损主要发于两小腿伸侧.为疼痛性红肿结节.对称性发生,略高出皮面,大小不等.自蚕豆大到杏核大或核挑大,如数个结节融合在一起,可如鸡蛋大。
皮损境界明显,颜色由鲜红渐渐变为暗红.约经几天到数周不等.颜色及结节逐渐消退,不留痕迹.在级解期残存数个小结节,且新的损害可以陆续出现.结节发生部位除小陇外,大皿、科部都可发生,其他部位俩可发生结节,不破溃,不化脓。
本病急性发病,经过迅速,一般在6周左右自愈,但也有长达数月者。
易在妇女行经期、工作劳累或感冒后复发。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速。
【结节性红斑病鉴别诊断】
(一)硬结性红斑秋冬季易发病,起病级慢。
结节好发于小且后侧下1/3处.病程更为慢性,系红策硬节,疼痛较轻,易演破而发生演疡,愈后留有旅痕。
(二)皮肤变应性血,炎皮损为多形性,可有红斑、丘疹、斑丘疹、痰斑、结节、溃疡、旅痕等,疼痛较轻,反复发作,病程较长。
麻风亦可见结节性红斑损害,但尚有其他麻风症状,男女老少都可发病,可查到麻风杆菌。
结节性红斑病类证鉴别
结节性红斑的病机特点是湿浊下注,癖阻络脉,病位在肝、脾。
皮疹初发,结节灼热红肿疼痛者,为湿热下注证;结节反复发作,色暗红,恶寒肢冷,遇寒加重者,为寒湿人络证;结节色紫暗,疼痛剧烈,反复发作者,为气滞血淤证。
1.硬结性红斑:病起缓慢,疼痛轻微,结节好发于小腿后侧,四季都有,易于破溃,病程较长,常伴有嵘病。
2.杨梅结毒:发无定处,无压痛,通常为单侧性而不对称,可演破。
华康氏反应阳性。
3.麻风:亦可见结节性红斑样损害,但尚有其他麻风症状,且易查到麻风杆菌。
结节性红斑病辩证论治
(一)内治
1.湿热淤阻发病急骤,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灼热红肿。
伴头痛,咽痛,关节痛.体沮增高,口渴,大便干,小便黄。
舌徽红,苔白或腻,脉滑徽数。
治宜漪热利湿,活血化疾,方用草麟渗湿汤合挑红四物汤加减。
2.寒沮入络皮损暗红,反复缝纬不愈。
伴有关节痛,遇寒加重,肢冷,口不渴,大便不干。
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级或迟。
治宜沮阳健脾.通络理湿,方用当归四逆汤合三妙丸加减。
(二)外治外治原则为消炎、散结、止痛。
I.红斑较大.结节灼热疼痛病者用玉露散水调或玉礴青外敷,每天一换。
2.结节较大,色暗红,足扮浮肿者用金黄散或双柏徽茶水调,沮放.每天一换。
【预防与调摄】
1.本病发生与寒、湿邪外袭有关,故平家宜进风寒,防潮湿,冬季注惫保吸,以防复发。
2.本病好发于下肢,多见足附浮肿,故宜少走动,进免长时间站立,以利血脉杨行,便于恢复。
3.忌食粘滑、油腻及酒、肉、鱼虾等发物,少食酸涩、过咸食物。
以上资料有郑州市是管城中医院结节病科提供,专业治疗结节病的各种病症,真诚的为广大结节病患者着想!最后祝愿广大结节病患者早日康复,永远健康幸福!!
参考预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