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诊断-1ppt课件
X光管--静止阳极管
Hale Waihona Puke 大型X光机,使用旋转阳极X光管。是一个 钨制或合金圆盘,连接在电动机转子的轴 上。曝光时阳极高速旋转,电子撞击的焦 点面是整个圆盘的周围,能耐受高热。
2.变压器:X光机必有一个或两个X光 管灯丝变压器和一个高压变压器。或配 有自耦变压器,整流管灯丝变压器等。 3.控制器:开动一台X光机,调节X光 的质量。包括有各种按钮、仪表、调节 器、计时器、交换器、保险丝、指示灯 等,集中装在控制台或操纵台的箱内。
表17—1 管电压与建筑材料的厚度要求 管电压 (KV) 65 75 100 150 200 300 铅当量 (mm) 1.0 1.0 1.5 2.5 4.4 9.0 混凝土 (mm) 60 80 120 210 220 240 含钡混凝土 砖 (mm) (mm) 13 120-150 15 175 28 200 58 300 100 400 140 425
三、X光机的基本构造 任何X光机不论其结构简单或复杂,都 是由X光管、变压器和控制器三部分组 成。还有相关的附属机械和装置。 1.X光管:X光管的规格型号很多, 小型机通常为单焦点静止阳极管;中 型机用双焦点静止阳极管;大型和超 大型机则用双焦点旋转阳极管。
(1) 阴极:一条长螺旋形灯丝,双焦点X光管
四、X光机的使用方法 1 操纵机器以前,先看控制台面上各种 仪表、调节器、开关等是否处于零位。 2 接通电源,调电源电压于标准位;机 器预热15-30 min。 3 选择技术指标。如摄影方式、透视或 摄影的条件选择。毫安、千伏和时间 的选择顺序:首选毫安值,然后选千 伏值,再选曝光时间秒。
4 曝光时操纵脚闸或手开关的动作要 迅速,用力均衡适当。避免不必要的 曝光。摄影曝光过程中,不得调节任 何调节旋钮。曝光过程中注意观察控 制台面上各种指示仪表的动作情况。 5 机器使用完毕,各调节器置最低位; 关闭机器电源,最后断开电源闸。
三、X光机的类型 诊断X光机一般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类。 100mA以下的为小型X光机,400mA以 下为中型,500mA以上的为大型, l000mA者为超大型X光机。 或按机器活动性分为携带式、移动式和固 定式三类。携带式X光机多为10~15mA, 60~75kV;移动式多为30—50mA, 85~90kV;但国外也有100~300mA, 100~125kV的中型移动式X光机。 固定式X光机的功率各异。
X光摄影器材和造影技术的改进: 静电摄影: 用可以反复使用的半导体硒 板,代替X光软片,无需冲洗。经X光 照射后产生静电潜影,用带电粉末喷 雾显像,转印在纸上可永久保存。 稀土增感屏: 用稀土元素制成新型的增 感屏,比常规钨酸钙增感屏的感光速 度提高4~6倍,曝光时间缩短,放射 量减少。
第一节 X光的特性及X光机设备 一、X光的产生 X光是由高速运行的自由电子群,撞击 到一定物质后被突然阻止而产生的。 基本设备是X光管和高电压装置。 X光管的阴极电子受阳极高电压的 吸引而高速运动,撞击到阳极靶面而 受阻时,大部分(99.8%)的动能转 变为热,仅一小部分(0.2%)转变为 电磁波辐射---X光。
具体防护措施可综合为以下几点: (1)从放射窗发出的直射线放射量最大, 效应最强,工作人员应避免其直接照射并 尽可能缩小和控制其照射野范围。透视时X 光直接照射到荧光屏上,用足够铅当量的 铅玻璃遮盖荧光屏。 (2)对散射线的防护,要充分使用各种防 护设备,如铅橡皮围裙、铅橡皮手套、铅 屏风等。透视时使用活动光门,摄影时使 用聚光筒。
3.摄影(感光)作用: 具有光化学效应, 使胶片的溴化银感光放出银离子,经化学 显影定影后,银离子变成黑色金属银沉淀, 未感光部分露出透明胶片本色,形成黑白 图像。 4.电离作用:被照物质的原子分解为正负 离子,对机体造成损害。 5.生物学作用: 以其电离作用为起点,引 起活组织细胞和体液发生一系列理化性质 改变,如组织细胞受到抑制、损害、生理 机能破坏、基因组成改变等。
装有两条灯丝;能发射电子,形成电子群。 (2) 阳极:一块钨靶,镶在铜柱上,能耐高 温,高速电子撞击后产生X光。电子的撞击 面称为焦点面,产生的热借铜柱传导出去; 或在阳极端连接一个防护的铜质阳极罩,其 顶面有椭圆入射孔,供电子束入射于靶面, 其侧面有圆孔,为X光的射出孔(窗)。 (3) 管壁 由特种硬质玻璃制成,用以固定阴 极和阳极,并维持管内的真空。
五、X光的防护 1. X光对人体的损害:造血系统、生殖 器官和眼球等对X光敏感,皮肤、肌肉、 骨骼、结缔组织等较迟钝。
表现:白细胞的减少、凝血酶降低、贫血,甚 至发生出血性症候群。不孕或生殖机能异常。 眼球干涩感、视力疲乏和衰退,或白内障、 失明。全身反应有倦怠、睡眠不佳、头痛、 健忘、癌症等。
2. 防护措施:包括从X光管放射出来 的放射线(原发射线)和照射到其他物 质后的继发射线(散射线)。 主要方法:采用屏蔽、缩短照射时 间、远离X光源等。 在屏蔽方面,铅则是制造防护设备 的最好材料。也可用其他材料,例如 水泥混凝土、砖墙等。
设备与技术的改进:20世纪30年代由静 止阳极管发展到旋转阳极管;制成了 150~175kV和1000~3 000mA 的超大型X光机,X光管焦点面积缩小 到0.1x0.1mm或0.05x0.05mm。 照片的清晰度提高了,可连续快速摄影, 检查微细病灶。 X光电视、电影和录像,使透视可以 在明室进行;透视也能保留永久纪录。
二、X光的特性: X光波长极短,以光速直 线传播,波长范围0.0006—50 nm,诊 断用X光的波长0.008—0.031 nm(40150KV)。 1.穿透作用: 穿透某些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 质。穿透的程度与被穿透物质的原子序数及 厚度有关,原子序数高或厚度大的物质则不 易穿透。管电压越高, X光的波长越短,穿 透力也越强。 2.荧光作用: X光照在荧光物质上,如照在 铂氰化钡、硫化锌镉和钨酸钙等物质上,则 发出荧光。
X光诊断-1
1895年伦琴发现X光,临床医学 放射学很快成为独立的学科。 兽医学早在1896年已应用X光, 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开始 形成放射学科;50年代以来,有了较 大的发展。近年来小动物的放射学已 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大动物的诊断范 围,亦由四肢的下段发展到四肢的上 段和头、颈、躯干及胸、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