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评方式与标准1.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具有以下能力。
这些也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考核的主要内容。
其中纬编部分(1-6)和经编部分(7-10)各占期末考试内容的50%左右,内容11可以酌情在试题中出现。
1、熟知针织、针织物、针织机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和基本原理;2、掌握纬平针织物、罗纹织物、双罗纹织物的结构、性能和编织方法,熟悉相应的针织设备,理解舌针编织上述组织的工艺分析过程和工艺要点;3、掌握纬编主要花色组织(提花组织、集圈组织、衬垫组织、添纱组织、毛圈组织、复合组织)的结构、分类、性能及其编织工艺;能够进行相应的产品设计,会绘制提花组织、集圈组织和复合组织的意匠图和编织图。
了解其他纬编花色组织(纱罗组织、横条组织、长毛绒组织、菠萝组织、波纹组织、衬纬组织、衬经衬纬组织、绕经组织)的结构和编织原理。
4、熟悉纬编选针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各种纬编选针机构的上机工艺,会进行初步的产品设计和工艺上机。
5、了解纬编圆机和横机成形原理及编织工艺。
6、了解纬编给纱和牵拉卷取机构的工作原理,了解针织生产对给纱和牵拉卷取的要求。
7、掌握经编针织物的分类和表示方法、经编机的分类及其区别和经编机的结构与工艺参数。
了解整经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对整经工艺的要求。
8、掌握舌针、钩针和复合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及其成圈过程,熟悉成圈机件的运动配合关系和位移曲线;了解梳栉横移机构的工作原理,掌握梳栉横移机构的工艺要求和花纹链块的排列方法。
9、了解经编送经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经编生产对送经的要求。
10、掌握经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的种类以及各种组织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掌握双梳和多梳经编组织的种类及其特点,掌握各种组织的命名方式、结构和性能特点及其设计方法;了解其它主要经编花式组织和双针床经编组织的基本结构、性能和编织原理。
11、熟悉经纬编产品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其计算方法和经纬编生产产量的计算方法。
本课程对学生的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报告和日常学习态度,占总成绩的30%。
作业主要考核学生日常对各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实验报告主要检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学习态度包括出勤、课堂纪律和自主学习的情况。
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70%,是考核学生的主要方式。
期末笔试主要题型为填空、名词解释、简答、画图、计算和综述等主观题,也可适当考虑选择题和判断题。
2012-2013-2学期针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见下页。
天津工业大学2012-2013-2学期《针织学》期末考试试卷(A)姓名:学号:班级:满分复核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阅卷人一、填空(每空0.5分,共13分)1.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主要有、、、等4种。
2.舌针的成圈过程按顺序排列包括、、、、、、和等8个过程。
3.针织物的物理机械指标主要有、、、、、等。
(写出6种即可)4.拨片式提花圆机通过选针拨片进行选针,当拨片向左时织针,向右时织针,居中时织针;提花轮式提花圆机通过提花轮装钢米进行选针,装高钢米时,装半高钢米时,不装钢米时.。
5.纬编给纱机构有给纱和给纱两种形式。
6. 经编基本组织包括、、和组织。
7. 钩针经编机成圈过程中,需要机件工作来压针闭口;舌针经编机成圈过程中,针舌闭口由完成。
8. 由于槽针经编机中和的相对运动使织针动程,从而提高了机速。
9. 对于三行程N型横移机构,每编织一横列滑块转子走过块链块。
10. 送经机构主要包括 和 两种。
11. 按照织物牵拉角度与织针之间的夹角,可以分为 型和 型经编机。
12. 经编两梳组织中,通常 梳的纱线容易显露在织物表面。
垫通常穿入 梳,衬纬组织应穿入 梳或 梳。
13. 缺垫组织可以形成褶裥、 和 花色效应。
14. 压纱组织中纱线不进入 编织,而是缠绕在线圈 部。
15. 经编 组织需要配置平压板和 两种。
16. 经编贾卡组织可以在织物表面形成密实、 和 效应。
二、 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2分,共8分)1.针织2.机号3.横密4.纬编毛圈组织5. 经编6. 腊克送经量7. 三行程式横移机构三、画图题(18分)1、根据下列单面组织意匠图画编织图并在四针道针织机上排列织针和三角。
(10分)成圈集圈浮线2、根据下列意匠图画单面两色提花组织编织图。
(4分)3、试标出下图所示线圈图各是何种组织?(4分)(1) (2) (3) (4)4. 画出下列组织的垫纱运动图,并分别说明其为何种组织?针前和针背垫纱针距数各为多少?(每项5分,共10分)(1)2-0// (2)0-0/3-3//5. 标出下图(1)—(4)所示各经编组织名称,并写出对应的组织记录。
(每项2分,共8分)(1) (2) (3) (4)色纱1 色纱2四.综合题(共24分)1. 某一经编组织垫纱数码为1-0/3-4,试回答下列问题:(12分)(1)画出其垫纱运动图;(2)画出三行程N型横移机构链条排列图并对链块型号加以标注。
2. 画出3+2罗纹组织的线圈结构图,并说明纬平针组织和罗纹组织在结构上和性能上有何区别?(12分)天津工业大学2012-2013-2学期《针织学》期末考试试卷(A)标准答案姓名:学号:班级:满分26 14 36 24 100复核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阅卷人一、填空(每空0.5分,共26分)1.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主要有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双反面组织和双罗纹组织等4种。
2.纬编舌针的成圈过程按顺序排列包括退圈、垫纱、闭口、套圈、弯纱、脱圈、成圈和牵拉等8个过程。
3.针织物的物理机械指标主要有线圈长度、密度、平方米重量、弹性、延伸性和缩率等。
(写出6种即可)4.拨片式提花圆机通过选针拨片进行选针,当拨片向左时织针不成圈,向右时织针集圈,居中时织针成圈;提花轮式提花圆机通过提花轮装钢米进行选针,装高钢米时成圈,装半高钢米时集圈,不装钢米时不成圈。
5.纬编给纱机构有积极式给纱和消极式给纱两种形式。
6. 经编基本组织包括编链、经平、经缎和重经组织。
7. 钩针经编机成圈过程中,需要压板机件工作来压针闭口;舌针经编机成圈过程中,针舌闭口由旧线圈完成。
8. 由于槽针经编机中针身和针芯的相对运动使织针动程减小,从而提高了机速。
9. 对于三行程N型横移机构,每编织一横列滑块转子走过三块链块。
10. 送经机构主要包括积极式和消极式两种。
11. 按照织物牵拉角度与织针之间的夹角,可以分为特里科型和拉舍尔型经编机。
12. 经编两梳组织中,通常前梳的纱线容易显露在织物表面。
垫通常穿入前梳,衬纬组织应穿入后梳或除第一把以外的梳。
13. 缺垫组织可以形成褶裥、方格和斜纹花色效应。
14. 压纱组织中纱线不进入针钩编织,而是缠绕在线圈基部。
15. 经编缺压组织需要配置平压板和花压板两种。
16. 经编贾卡组织可以在织物表面形成密实、稀薄和网孔效应。
二、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2分,共14分)1.针织: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线圈,并将其相互串套起来形成织物的一门工艺技术。
2.机号:用于表明针的粗细和针与针之间距离大小的指标。
用针床上规定长度内的针数表示。
3.横密: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如50mm)内的线圈纵行数。
4.纬编毛圈组织:由地组织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组合而成的一种花色组织。
5. 经编:将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所有的工作针上,同时垫纱成圈形成针织物的方法。
6. 腊克送经量:编织480横列线圈所需经纱长度。
7. 三行程式横移机构:主轴每转一转,花纹滚筒走过三块链块。
三、画图题(36分)1、根据下列单面组织意匠图画编织图并在四针道针织机上排列织针和三角。
(10分)答:2、根据下列意匠图画单面两色提花组织编织图。
(4分)答:3、试标出下图所示线圈图各是何种组织?(4分)(1)(2)(3)(4)(1)毛圈组织;(2)衬垫组织;(3)纱罗(移圈组织);(4)集圈组织4. 画出下列组织的垫纱运动图,并分别说明其为何种组织?针前和针背垫纱针距数各为多少?(每项5分,共10分)(1)2-0// (2)0-0/3-3//(1)组织为重经,针前垫纱针距数为2,(2)组织为衬纬,针前垫纱针针背为2. 距为0,针背为3.5. 标出下图(1)—(4)所示各经编组织名称,并写出对应的组织记录。
(每项2分,共8分)(1)(2)(3)(4)(1)编链组织,1-0/0-1// (2) 经绒组织,1-0 /2-3//(3) 开口经平0-1/2-1// (4)经缎组织,1-0/1-2/2-3/3-4/4-5/4-3/3-2/2-1// 四.综合题(共24分)1. 某一经编组织垫纱数码为1-0/3-4,试回答下列问题:(12分)(1)画出其垫纱运动图;(2)画出三行程N型横移机构链条排列图并对链块型号加以标注。
答:(1)(2)变换三行程组织:1-0-1/3-4-3//链块号数为:1,0, 1, 3, 4, 3链块型号:1c, 0, 1b, 3B, 4d, 3C其链块排列图为:2.画出3+2罗纹组织的线圈结构图,并说明纬平针组织和罗纹组织在结构上和性能上有何区别?(12分)(1)3+2罗纹组织的线圈结构图(2分)(2)纬平针组织:(4分)A.结构: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向一个方向穿套而成。
织物的一面为正面线圈,另一面为反面线圈。
B.性能:(a)线圈歪斜:在自由状态下,线圈发生歪斜。
(b)纬平针织物具有明显的卷边性。
(c)脱散性:横向脱散:顺逆编织方向都脱散;纵向脱散:纱线断裂,线圈沿纵行从断裂纱线处顺序脱散;(d)延伸度:横向大于纵向。
(3)罗纹组织:(4分)A.结构: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的组合相间配置而成的双面纬编基本组织。
B.性能:(a)延伸度:纵向拉伸与纬平针织物相同;横向拉伸大于纬平针织物。
(b)脱散性:横向逆编织方向脱散,顺编织方向1+1罗纹不脱散,其它罗纹部分脱散;纵向脱散与纬平针类似。
(c)卷边性:因为正反面线圈的卷边力彼此平衡,1+1罗纹不卷边。
(d)歪斜性:因为正反面线圈纵行的歪斜方向相互抵消,所以线圈不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