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

案例:远翔机械有限公司
远翔机械有限公司最近几年在物色中层管理干部上遇到了一些两难的困境。

传统上,公司一直严格的从内部提升中层干部。

但后来发现这些提拔到中层管理职位的从基层来的员工缺乏相应的适应他们新职责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公司决定从外部招募,尤其是那些工商管理专业的优等生。

通过一个职业招募机构,公司得到了许多有良好工商管理专业训练的毕业生作为候选人。

从中录用了一些,先放在基层管理职位,以备经过一阶段锻炼后提升为中层管理人员作好准备,但在两年之中,所有的这些人都离开了该公司。

公司又只好回到以前的政策,从内部提拔,但又碰到了过去同样素质欠佳的老问题。

不久就有几个重要职位的中层管理人员将退休,急待有称职的后继者来填补这些空缺。

面对这一问题,公司想请些咨询专家来出些主意。

思考题
1、你认为造成此公司招募中层管理者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2、从公司内部提升基层干部至中层和从外部招聘专业对口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各有何利弊?
3、如果你是咨询专家,你会给公司提出什么建议?
1 .这个公司显然存在着选拔和招募方面的问题。

在这个案例里面,一开始他们注重内部选拔,但内部选拔觉得适应性比较差,不能适应新的知识的技能,不能满足岗位需要。

接着请外界的中介招募机构,招到一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最后还没有到岗位上就走了,所以说确实存在问题。

内部找不到满意的,而满意的外部人才又走了,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3 .一般选拔人的条件比较高,要德才兼备,这往往是一种理想。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往往是看能找不找得到人才。

在这里面,内部总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一个可能是员工的素质确实比较低。

接着可能是他的要求比较高。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工作分析。

首先要分析问题的原因。

通过工作分析,确认哪个中层干部需要什么样的资质、能力、技能,给他们作一个分析,这样把他们的标准定实。

第二个就是为什么招本专业的学生后又走了呢?这些人是刚毕业,他们不懂管理,
而这里既要懂专业,又要懂管理。

所以就直接去招聘又懂专业,又懂管理的人。

这样一来就有活干,他来之后,一定得到公司的重视,他的价值得以实现,那么当然他就不会搞砸,这个问题也就不会发生。

可能招的也不是很合适,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一种改进办法。

外部招聘这些管理类学生后,对他们说明理由。

就是说,不是永远在这里干,如果干了两年后,基本上提拔到管理层的岗位了,让他们看到曙光,看到希望,即使眼前在基层工作,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他们看到将来的发展,可能能忍受,可我们往往有些企业不告诉他,他们可能会走。

第四是内部招聘,从素质上来讲,不一定符合岗位的要求,那么我们找一些有潜力的人,进行培训。

如此一来,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案例
某公司的培训工作一直无法顺利进行,尽管各职能部门经过都认为培训非常重要,而且在公司的各种场合都呼吁需要进行这样或那样的培养;但是,每当人力资源部安排好培训之后,他们又说实在抽不出时间,员工们忙得恨不得一人当两人使,哪怕一天都抽不出来,更不要说三天或一周的培训了。

为此,人力资源部不得不把培训安排在周未以适应职能部门经理的要求,可每次培训经常出现员工的缺勤现象,他们说,即使给加班费也不愿牺牲公休;而且来培训的员工也往往带有抵触情绪,迟到、早退更是普遍,课堂秩序无法保证。

以上情况在许多公司都存在,试分析为什么?并提出解决办法。

答案要点:
一、公司高层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以人为本”、“战略规划。

”特别是培训激励、考核、评估、奖惩制度。

二、各职能部门对培训的认识。

三、人力资源部,培训制度、特别是培训激励,考核评估,奖惩制度。

需求分析、培训管理、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

人力资源部对高层领导的影响力,与职能部门的协调能力。

案例
陈平是昆仑电子公司的生产总监,他平时总是尽量大个人可能帮助他的员工,如帮员工度过“经济危机”,帮员工减少离职损失,为此,
他陪受下属的爱戴。

快到年底了,陈平的一个员工王霞却经常不来上班。

据了解,王霞的丈夫在去年得了重病,至今仍在家休养;前不久,她的儿子又得了肺炎住院,这对债台高筑的王霞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终于到了年底绩效评价的时候了,陈平决定尽可能地帮助王霞。

虽然王霞在各方面都不容出,但实际上,陈平在每一项考核指标都给她评价为“优秀”。

由于公司的报酬制度与业绩评价制度是挂钩的,所以,除了正常的生活补贴及福利提高之外,王霞有资格得到丰厚的绩效奖金,还有可能加薪。

由于陈平的车间在本年度已超额完成了分配的定额,陈平在表格中的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情况的位置记为“优秀”,而在合作态度上则填上了良好或一般。

员工张明在工作中经常“突发奇想”,有“偷懒”现象,陈平劝说无效,于是陈平在张明的工作态度栏下填上了较差,但在表格的评价栏中没有任保说明。

当填到员工赵杰的评价表时,陈平升起一股内疚感。

他知道赵杰被调离现职与自己有关,因而,为了避免面临的尴尬,便给了赵杰较高的分数。

陈平把绩效评价表叠好时,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微笑。

一年一度的考核难关终于过去了。

陈总监就这样完成了一年绩效考评,好在他的车间本年度超额完成了定额,要是明年完成不了定额,陈总监是否还能“照顾、体贴”下属呢?请对陈总监的考核方法进行评价。

答案要点:
健全有效考绩制度:全面性与完整性、相关性与有效性、明确性与具体性、可操作性与精确性、原则性与可靠性、公正性与客观性、民主性。

考绩技术:采用客观考绩法与主观考绩法相结合。

绩效考评方法的选择。

提高考评的信度与效度。

加强考评者的培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