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环保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文件商环专发…2011‟12号商洛市环保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11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总结报告省环保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我市环保专项行动在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全市环保系统及有关部门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防控治理、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监管、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开展2次全面执法检查和13次专项执法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951人(次),检查企业1172家(次),省市挂牌督办企业6家,取缔关闭企业(生产线)28家,治安拘留10人,取缔非法电碾子1处,炸毁和封堵非法坑口7处,捣毁非法作业点13个;立案查处企业40家,立案处罚47家,罚款90.12万元,限期整改49家,处理群众投诉116件,办理中省市人大、政府、政协转办件17件。
全市环保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污染减排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政府重视,周密部署,部门联动开展专项整治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专项行动工作,多次研究涉及重金属重点企业污染防控、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和污染减排等专项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主要领导多次对环保专项行动有关工作做出批示,有力地促进了专项行动的开展和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市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监察、环保、发改委、工信、安监等九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具体负责信息通报、联络、协调、督办等日常事务。
二是结合实际,制定专项整治方案。
结合国家和省上整治要点,制定印发了《商洛市2011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治重点,提出了具体措施和要求。
三是加强督办,严格考核。
市政府将专项行动开展和重点环境问题整治作为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主要内容,市政府督察室定期对重大环境问题整治进展,下发政府督办函通报督促整治,并将挂牌督办未按期完成整改、省市县立案处罚决定实施不到位等情况列入考核内容,在市县政府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时视情扣分。
四是创新机制,联合执法。
今年商洛市区禁烧烟煤专项检查中,市区两级环保部门与城管、质监、工商部门多次开展联合执法,环保部门对锅炉治污设施开展排查整治,工商部门对城区烟煤市场进行清理整顿,质监部门对燃煤质量开展监督检查,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商洛城区禁烧烟煤工作有序推进。
二、重拳出击,严格执法,开展全市环保专项大检查今年3月上旬和9月下旬,我市连续开展了2次以2010年部省级挂牌督办环境问题整改等5方面“五查十看”为重点的环保执法大检查,共检查建设项目和工业企业56个(家),通过严查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了一大批重大环境问题。
针对检查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市环保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春季环保执法大检查情况的通报》,市环保局下发了《关于对全市21家重点污染企业执法检查情况的通报》,共实施市级挂牌督办5起、立案查处环境问题12起,责令限期整改14起,并对其中2家企业负责人实施环境管理约谈。
目前各项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商洛市鑫丰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环评已上报省环保厅,技术评审会议已召开。
陕西亿农高科药业有限公司和丹凤县恒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现已停产,生产用电已切断。
柞水县金正矿业有限公司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报告已编制完成上报省厅待批。
洛南九龙矿业公司5月底矿山废水处理设施已建成,试运后于6月上旬通过县环保局、县政府督查室和黄龙小区办联合竣工验收,经县环境监测站监测废水已达标,并清理了超限站至污水处理站间的河道淤渣,经市县环保局现场核查予以摘牌。
三、集中力量,抓住重点,开展环境问题专项整治(一)强化防控,集中开展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问题整治我市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企业较多,近几年我们把重金属污染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陆续关闭了洛南县黄金冶炼厂烧结车间、柞水县金正矿业公司1万吨粗铅冶炼生产线、镇安县嘉豪矿业公司铅锌生产车间和陕西银矿3000吨/年冰铜生产线等涉重企业,加强执法监管,严查违法问题,全面开展了涉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整治。
一是加强防控,制定防治规划和方案。
按照《商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开展防控工作,商州区、商南县、镇安县三个县区按照重点规划单元编制了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洛南县作为重金属冶炼防控区编制专项污染防治规划。
同时对重点区域内涉及重金属企业实施防控,市政府对规模大、重金属污染防控任务重的企业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分管副市长现场办公,督促企业提升改造污染治理设施,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商洛炼锌厂、商南县东正化工公司2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二是加强重金属排放企业整治。
在全市连续两年专项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又对全市36家涉重企业再次排查(其中正常生产13家、停产21家,关闭停业2家),涉及有色金属矿山采选33家、有色金属冶炼2家、铬化工1家;从执法检查情况看,全市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的小电镀、小制革、小冶炼等落后工艺装备和生产能力,不存在铅酸蓄电池生产、组装和回用企业,饮用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内也无重金属排放企业。
在企业整治方面,我们将商南东正化工公司部级挂牌督办整改落实和商洛炼锌厂环境综合整治列为重点,重金属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
商南县东正化工公司因历史遗留铬渣堆放在无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的池塘中,含铬废水对周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较大污染,2010年被环保部列为部级挂牌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向商南县政府下发了督办通知,要求对该企业责令限期整治,重点做好中转渣库建设,加快铬渣处置和周围移民搬迁工程进展。
目前,原渣库历史遗留铬渣已经全部处置完毕,投资270余万元,库容2.7万立方米,符合“三防”要求的中转渣库已投入使用;投资45万元修建雨水收集设施实现厂内污水循环利用不外排,对周围部分受污染影响的村民进行移民搬迁,投资280万元建设的移民安置楼现已建成并交付群众,经部省环保部门核查,7月28日已解除该环境问题部级挂牌督办;针对原铬渣场周围受污染的土壤开展的土壤原位修复治理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商洛炼锌厂因移民搬迁没有落实到位,建设项目试生产超过时限等问题被省政府督查室列入督办。
市环保局及时责令企业限期整改,指导企业制定了《商洛炼锌厂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向企业派驻了环保工作组,由分管领导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和环境监察、监测人员进驻企业,全面开展环境问题排查和企业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状况连续监测工作,现场督促企业按照整治方案全面整治。
目前企业铅电解生产线已全面关停;投资1000万元新建的1万立方废渣周转库已投入使用,厂内临时堆存废渣正在转运入库;投资14万元对不能及时转运的部分废渣采取了遮盖、截水措施,将渣场积水、初期雨水引入污水站处理;投资61.96万元新建的两套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已投入使用;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净化、锌粉、浸出冷却水回用设施,水循环利用率大幅提高;同时加快卫生防护距离内群众搬迁步伐,目前第一期搬迁的107户群众已住进新居,第二期搬迁的227户群众已完成赔偿兑付和旧房拆除,安置地住房建设正在紧张施工。
通过涉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整治,全市涉重金属企业环境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正常生产的重点企业均建立了特征污染物产生、排放台账和日常监测制度,定期报告监测结果;企业污染治理水平得以提升,全面规范了原料、产品、废弃物堆放场,建立和完善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保部门对重金属防治实现动态监管、重点监控,重金属对环境影响处于可控状态,确保了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加强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监管,全面完成污染减排任务今年专项行动期间,全市环保部门紧紧围绕减排重点行业监管,强化政治、大局、责任三项意识,落实企业主体、政府监管的责任,共对29个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8个水污染物减排项目建立减排监管台帐和定期执法检查,及时报告进展情况,督促按期建设和投运,确保按期完成减排任务。
一是加强工程减排项目检查,确保按期建成使用。
针对县级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问题,及时加强与发改、住建、城管部门联系,共同督促执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对重点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畜禽养殖企业减排工程建设开展督察;目前六县污水处理厂均已完成建设并进水调试,商洛炼锌厂回转窑脱硫工程投入使用,商洛尧柏水泥脱硝工程已动工建设。
二是加强结构减排项目检查,确保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到位。
重点对今年计划关闭的28家企业(生产线)开展检查,并对“十一五”关停水泥企业开展“回头看”检查,全市减排关闭任务已基本完成,并提前淘汰了17家砖瓦企业,“十一五”关停的11个水泥企业均未出现死灰复燃。
三是加强管理减排措施的监督落实。
强化重点污染企业全过程污染控制,定期检查运行情况,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同时强制推行清洁生产审计,目前商洛炼锌厂、商南东正公司等7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计已开展,陕西五洲矿业有限公司山阳分公司实施废水循环利用工程,年减少废水排放90%,实现了化学需氧量减排180吨、氨氮减排110吨的目标。
四是加强市污水处理厂环境问题整改。
今年3月市污水处理厂因存在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排丹江、在线监控系统不规范等问题被列为省级挂牌督办后后,市政府高度重视,投资3千多万元完成了市区雨污分流改造;环保部门在市区开展了工业污水排放、生活污水管网进水水质等专项排查和监测分析。
同时针对污水处理厂两项环境违法问题进行立案查处,帮助企业制定了整治方案,细化完善了整改措施,每周至少现场检查1次、采样监测1次,督促落实到位;督促市污水处理厂严格按省级挂牌督办要求完成整改,帮助企业制定了整治方案,细化完善了整改措施,督促尽快落实到位;市污水处理厂投资79.22万元,更换了污水提升泵、污泥回流泵、溶解氧仪和4个反应池曝气器649根曝气膜管、氨氮在线监测仪等设备,重新修建了在线监测室,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经省环保厅现场核查已整改到位。
五是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监管,分已验收、未验收和未安装三个层次对国省控企业自动监控现场端开展全面检查,目前全市已有11家企业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设施、1个市2个县级污染源自动监管平台已投入运行,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了自动监控现场端企业的运行管理,全市国省控重点污染源环境监管能力和减排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三)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我们以专项环境执法为抓手,坚持加强执法和综合整治相结合,陆续开展了以城市区域、工业园区和农村环境为重点的三项整治工作,重点区域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1、强化城市环境整治。
一是是开展城区禁烧烟煤。
为进一步改善商洛中心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积极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区禁烧烟煤决定,市区环保部门共同行动,共排查采暖锅炉、茶浴炉、工业窑炉127家单位,检查锅炉179个、窑炉7个,针对每家使用燃煤的单位下发了禁烧烟煤通知, 要求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对不能完成清洁能源使用改造的,禁止使用有烟煤,采用无烟煤,加装消烟除尘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对未改造和未安装消烟除尘脱硫设施的燃煤锅炉,10月1日起一律停止使用,在深入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认真开展检查工作,掌握燃煤使用和排污情况,积极督促大型锅炉逐家制定整改方案,全面开展燃煤锅炉、工业窑炉的改造,同时委托中介公司对商洛市区无烟煤供应公开招标,从源头严控烟煤市场,为大气区域环境质量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