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体化保温隔热墙体

一体化保温隔热墙体

一体化保温隔热墙体
———————————————————————————————— 作者:
———————————————————————————————— 日期:
建筑墙体保温隔热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摘要:我国在建筑方面的能耗巨大,随着城乡发展,建筑用能增长迅速,能源消耗巨大,建筑节能势在必行。墙体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一环,提高墙体保温隔热性能,不仅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而且能大幅提高居民居住品质,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研究方向。墙体保温隔热与结构一体化技术顺应了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本文探讨了一体化墙体的概念,概述其特点和优势,讲解了墙体保温隔热的构造方式,介绍了现浇混凝土结构复合墙体一体化保温隔热体系,详细介绍了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CL结构保温体系、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自保温体系三种一体化墙体保温隔热体系。建筑墙体保温隔热与结构一体化将保温材料与结构融为一体,提高了墙体保温隔热性能,延长其寿命,满足节能要求,并顺应了建筑产业化发展,是未来建筑墙体发展的方向。
建筑墙体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因其保温防火性能好、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等发展优势,克服了外墙外保温技术存在的弊端,是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程质量和防火安全的重要途径,避免了外墙保温工程的维修和更换问题,真正实现了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目标。建筑墙体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由于具有建筑围护保温系统免维护或延长维护周期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受到各方关注,随着全国建筑节能目标的提升,成为节能型住宅建筑体系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住宅建设中具有影响力的新“技术群”,并引发节能型住宅建筑新体系的快速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预计该项技术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同时,将伴随住宅产业化工作的推进得到提升。
我国城乡建筑发展十分迅速,房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建筑用能增长速度较快。我国城乡现有建筑面积已超过360亿平方米,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500亿平方米。由于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建筑用能缺口很大,仅靠单方面加强能源方面的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发展需求和减缓能源供给的紧缺局面。
随着国家建筑节能目标的提高和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墙体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的又一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是对传统建筑设计和墙体保温施工技术方法的一次重大变革,通过实施建筑墙体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建筑保温二次施工向同步施工的转变;建筑材料防火向建筑结构防火的转变;建筑保温全寿命周期向与墙体结构同寿命的转变,有效避免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工程质量和消防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全面加强建筑墙体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系统研究,不断开发出新的自保温墙体材料,逐步实现建筑墙体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是当前墙体节能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必然选择。
建筑节能是一个世界性潮流,我国起步时间晚而且相对落后,因此建筑节能研究是我国目前亟待深入研究的前沿应用型课题。推进建筑节能的深入发展对保证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建筑墙体保温隔热与结构一体化概念
建筑墙体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不是特指某一项节能技术或某一种保温体系,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内涵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筑墙体保温应与结构同时施工,即建筑主体结构将保温材料与结构融为一体,同时保温层外侧应有足够厚度的防护层;二是施工后结构外墙体无需再做保温即能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三是能够实现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具体的讲是指结构、围护、保温三个功能于一体,实现墙体保温与结构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验收,不需另行采取二次保温措施,即可满足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该项技术有效解决了墙体保温工程开裂、脱落等质量问题,同时避免了消防安全隐患,从而达到了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节能 墙体保温隔热 一体化
建筑节能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全年能源消耗仅次于美国,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约为8%,能源增长速度约为3.5%,我国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建筑能耗比例将日益向国际水平(30%-40%)接近,能源供应将更加紧张。
外墙保温隔热技术
(一)外墙内保温隔热技术
(1)外墙内保温隔热构造形式
在外墙内保温隔热中,其构造层次如下所述。
主体结构层。为外围护结构的承重受力墙体部分,它可以是现浇或预制混凝土外墙、混凝土框架填充页岩砖、灰砂砖、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轻骨料空心混凝土砌块或砖混结构的外砖墙及其他承重墙(如承重多孔砖或其他砌体材料的外墙)等。
如果从现在起对新建建筑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约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由此造成的能源紧张必将大为缓解。
过去我国对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气密性重视不够,大多数住宅的建筑品质和节能水平仅相当于欧洲50年代的水平,冬季普遍居室温度低于160C,夏季超过300C,居住热环境很差,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居住品质。建筑节能开展后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新建节能建筑除了采用高效、节能的供暖、空调设备之外,还特别加强围护结构(外墙、屋顶、门窗和地面)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以及门窗的气密性,这样不仅能降低建筑能耗,而且显著的改善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实现冬暖夏凉,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和健康水平。
空气层。其主要作用是切断液态水分的毛细渗透,防止保温材料受潮;同时,外侧墙体结构层有吸水能力,其内侧表面由于温度低而出现的冷凝水,被结构材料吸入并不断的向室外转移、散发。
绝热材料层(即保温层、隔热层)。它是墙体隔热的主要功能部分,可采用高效绝热材料(如岩棉、XPS挤塑聚苯板、EPS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等),也可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中空微珠保温砂浆等其他无机保温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