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谈谈备课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备好语文课?备课的作用:(1)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教师的备课准备也是同样重要的。
备课是教师对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的把握和突破。
教师通过系统的教材分析,能够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
(2)备课能更好的解决课堂中出现的教学问题。
教学过程中出现备课时没有设想到的问题是很正常的。
教师只有对整个教材和知识点有系统的认识,才能有效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3)能够在课前更好的进行学情分析。
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是不同的。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案,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如果只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才去考虑学情,那么学生学习效果是不佳的。
(4)可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如果不去备课,凭空走上讲台,胡乱的讲解一通。
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也不知道如何去突破教学重难点。
这堂课无疑是无效的课。
所以备好课可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5)备课有利于更好的建构知识。
教师只有认真的备好课,才能更好的把握知识点,才能更好的创设情境,有利于只是框架的建构。
(6)备课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备课显得尤为重要。
年轻教师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够透彻,只有在备课中反复研读教材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知识点。
如何备好语文课:作为文字学科的语文课,备课显得尤为重要。
备好语文课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和前提。
(1)反复研读教材。
在上某一新课前,要反复读教材,多读几遍。
并勾画出重点语句。
反复的品读专研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
在一些词句后加上批注。
(2)教学目标的制定。
每节课都要有教学目标。
一节课究竟要让学生学到些什么,收获些什么,这就是教学目标需要完成的。
教学目标是教学环节中的指航标。
(3)参照教参,罗列出本课的重难点。
只有把握好了重难点,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
重难点是教师教学的突破口。
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4)分析本班的学情。
每个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哦,原有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是不同的。
所以在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案。
分析学生易掌握的是哪里,那个知识点学生难以突破。
这些都是备好语文课时应该考虑的。
(5)结合教师自身情况。
教师知识的储备,教师业务水平等都是备课需要考虑的因素。
(6)结合语文课本书上的知识,参照参考资料。
完善备课。
(7)开始写教案。
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投入到学习中。
也要注意分清重难点,哪些地方应该精讲,哪些地方应该略讲。
一些过渡语句的设置是否恰当。
一些评价语句是否合适。
甚至还要设想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哪里容易出现问题等等。
(8)反思。
一节课上完了,应该迅速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这也是为备课做准备的,以便在备课时注意这些环节。
为更好的、更有效的语文课做准备。
2、教学设计方案《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方案一、故事引入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坐井观天》(板书)。
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井里坐着一只青蛙。
一天,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咦!后来怎样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想)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坐井观天》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坐—井—观—天师:读课题时不要拖音,要读得干脆些。
再来一遍。
生:坐井观天师:就这样读。
我们班的小朋友,有谁知道“井”是什么呢?生1:我知道,井就是一个圆圆的盛水的东西。
师:你说的呀,那是“缸”生2:井就是在地上挖出来的,里面有水。
师:看来你是见过井了。
(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一口井),同学们看这里,这是井的什么呢?生:井沿师:对,这就是井沿。
那么“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呢?生: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师:是谁坐在井里看天?(有生抢答:青蛙。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60页,读一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熟知1、师: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写的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生读课文,很认真)师:小朋友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特别可爱,谁能大胆地告诉我们故事讲的谁和谁?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生:课文讲的是青蛙和小鸟的故事,他们争论天有多大。
师:你学会了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真为你高兴。
(板书:天多大)2、师:他们是怎样争论的?请小朋友拿起笔,再次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默读,用“”勾出他们的对话。
(生读课文勾句子,师巡视)师:老师愿意分享你们丰收的喜悦,谁愿意把你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出了他们的三次对话,师在屏幕上出示三次对话。
师:你勾得真准!小朋友,你们勾对了吗?勾对的朝老师笑一笑。
(很多小朋友笑眯眯地望着老师)笑得可真甜!错的也没关系,待会可别忘了加油哦!三、精读课文1、①师:他们的对话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1次对话,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读)生1:我知道了青蛙不知道小鸟从哪儿来。
师:你真会读书!生2:我知道了小鸟从天上来,飞了很远很远。
②师: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符号?生齐:问号。
师:谁想读读它。
生1:(读)你从哪儿来呀?(只读通顺了,但没感情)师:你读得很流利,要是把疑问的语气送到句子里就好了。
生2:(读)你从哪儿来呀!(有疑问语气)师:不错,读出了疑问的语气,要是把“哪儿”强调就更棒了!生3:(读)你从哪儿来呀!(很棒)师:掌声送给她!像她这样练习练习。
生练习。
师:一起读读。
(生读)师:我仿佛看见了那只充满疑问的青蛙。
小鸟回答说。
生:(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小鸟从来,飞了里,这都是青蛙想知道的,所以读的时候应加重语气,谁来试。
(生1读得很有感情)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叫“我问你答”,好吗?师:你从哪儿来呀?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师:好玩吧!找你的同桌试一试。
(生积极地游戏)2、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更精彩,请看屏幕。
(出示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啦?”生读句子,质疑。
生1: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师板书:井口大?)生2: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师板书:无边无际?)生3:大话什么意思?师:小朋友们真会提问,请小朋友抬起头,看看天花板,和你自己比较天花板大,还是小?你们看到的是全部还是部分?生:天花板很小,我们看到的是全部。
师:我们现在来做个实验。
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纸,像老师这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孔看天花板,说说现在卷起圆筒看到的天花板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生1:刚才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现在看到的天花板很小。
生2:刚才看,天花板有多大,我们就能看到多大,现在透过圆筒看到的天花板只有圆筒口那么大。
生3:我们的视线被圆筒挡住,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那么大。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到的天有多大?生(齐):井口大。
师: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的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大。
(擦掉问号)3、师: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呢?请小朋友观画面,看哪位小朋友看得最仔细,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过什么?(生观画面,非常兴奋,非常激动,还不时发出感叹。
)师: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什么?(出示句式: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
)生1: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草原。
生2: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高山。
生3: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长城。
生4: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大海。
师:小朋友们的语言真丰富,小鸟飞过许多地方,他从没有见到天的边际,所以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擦掉问号)。
小鸟飞过的地方多,看到的东西多,知道也就多。
生: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东西少,知道的也就少。
师:对,这是一只见识广的小鸟;这是一只见识少的青蛙。
师:什么叫大话呢?生1:假话。
生2:夸口。
生3:吹牛。
师: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是真的,谁能把不相信的语气送到句子里。
生1:(读)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生2:他只把句子读通顺了,不相信的语气没读出来。
师:你能试一试吗?(有感情地读)师:像他这样练习练习。
(生练读,然后齐读)师:青蛙不相信,小鸟可着急了,他得努力劝说青蛙相信自己的话,该怎样读呢?自己试一试。
(生读得很有感情)师:让我们也来争论争论,男生读青蛙说的话,女生读小鸟说的话。
(男女分角色读)4、师: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青蛙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笑?(生读)生1:青蛙笑小鸟说的是错的。
生2:青蛙笑自己说的是对的。
生3:小鸟笑青蛙错了,还认为自己是对的。
生4:小鸟笑自己说天无边无际是正确的。
师: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生:让他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师:对,眼见为实,让他亲眼瞧一瞧!(播放青蛙跳出井口动画)瞧!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出示句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
)生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看见天无边无际,说:“哇!天真大呀!”生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看见外面的世界真美丽。
生3: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想,这下可好了,我也能和小鸟一样,到各地去看看。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相信你们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有滋有味地齐读第三次对话。
(生读)四、扮演角色,再现情境师:你们真的真的很棒,相信你们的表演会更精彩,老师是故事中的小鸟,你们是井里的青蛙。
(师加上动作、表情,生只有语言)师:老师的表演怎么样?生:老师表演得很棒,因为老师加上了动作,还有表情。
师:老师相信,你们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后,一定也很棒。
同桌的小伙伴表演表演吧!(生加上动作、表情表演)五、课堂总结1、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小鸟还是青蛙。
生1:我喜欢小鸟,因为小鸟知道得很多。
师:你的收获可真不少。
生2:我也喜欢小鸟,因为小鸟知道青蛙错了,他乐于帮助他。
2、师:小鸟是让人敬佩,他为了锻炼自己,飞过了许多地方,获得很多见识。
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处处多学、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就一定能成为一个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的人。
六、布置作业回家给父母讲讲坐井观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