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文献检索与利用实用教程课件 基础理论(第一讲)
文献检索与利用实用教程课件 基础理论(第一讲)
人物资料页“姓名 身高 intitle:林青霞” 搜索范围限定“网际快车 site:” 搜索对象限定“霍金 黑洞 filetype:pdf” 查找特定论文“关键词 摘要 intitle:物流”
“市场 消费 需求 intitle:调查报告”
建议:中文搜索引擎指南:/
图书的著录格式
出版项
张杭.数字通信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著者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名称
出版年
(2) 期刊
▪ 有固定名称和统一的出 版形式,按一定规律定 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 文献载体。
▪ 发行周期短、报道速 度快、内容新颖;数 量大、学科广泛、流 通面广;能及时反映 世界科技发展水平, 是主要的检索对象 。
2、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关系
事物 产生
信息 知识 大脑加工
传递利用
情报
传
记
记递
录
录作
用
文献
信息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信息; 情报是活化的信息和知识,能为人们所利用
文献的类型及特点
➢文献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依据不同的标 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1]按文献载体划分: 纸本式手(写型文献、印刷型文献) 缩微型 声像型 机读型(网络、磁带、磁盘、光盘)
——2005年11月, UNESCO、IFLA和美国全国信息素质论坛,国际高级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 研讨会亚历山大宣言
信息素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观念、信息道德
信息意识: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感悟, 即人们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 的自觉程度。
信息能力:获取、评价、处理、保存、传递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观念:人们对信息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信息本质特征和价值的认识; 信息道德:在整个信息活动中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
科技情报检索授课计划
第一讲:检索原理
——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整合常识
第二讲:图书馆资源与服务
——信息聚合部门提供的服务内容
第三讲:中外文数据库
——网络学术资源提供的知识创新服务
第四讲:检索实例
——信息检索素养及技能训练
课 外:四次实习作业
第一讲:检索原理
大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人们对信息关注和需求的 知识, 以及确定、查找、评估、组织 和有效地创造、使用和交流信息, 并 用来解决面临问题的能力。信息素 质是人们有效参与信息社会的一个 先决条件, 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能 力。
[2]按文献加工程度划分
➢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期刊、图书、论文 ➢ 二次文献:对无序的一次文献有序化,揭示
其外部、内容特征。书目、索引、题录。 ➢ 三次文献:利用二次文献,选用一次文献,
分析综合而成。综述、述评 ➢ 零次文献:准文献。尚未发表或不适合公开
和大范围交流。底稿、手稿、口头交流
文献的结构层次
1、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
信息: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 运动状态、特征的反映。
知识: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 经验的总结。
情报: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有使 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知识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在形式; 而记录是联系知识与载体的手段。
▪ 内容成熟、系统完整、全 面可靠。权威性
▪ 出版周期较长,传递信息 速度较慢 。
▪ 一般分为两种类型:阅读 类(教科书、专著、文集、 科普读物等 ),参考工具 书 (字典、辞典、指南、 人名录、机构指南、手册、 年鉴、百科全书等 )
图书的管理
ISBN是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的缩写,目的是使每一种出版 物都有一个惟一的、简单的识别号,以便于 有效地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
——2003年9月, UNESCO和美国图书情报学委 员会(NCL IS) 联合召开的信息素质专家会议所 发表的布拉格宣言
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的核心, 它使人们在整个一生中能有效地 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 以便达到其个人的、社会的、 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
信息素质是数字社会的一种基本人权, 能丰富所有国家的社会 内涵。
核心期刊(Core Journals)
▪ 某学科领域发表论文较 多、使用率(含被引率、 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 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
▪ 被北大图书馆每四年一 次出版的《中文核心期 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 期刊。
期刊的识别
▪ 主要外部特征是“论文题名、著者、期刊 的刊名、卷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ISSN。
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信息素质要求:
能够敏锐地察觉信息需求,并能进行相应的信息检索、评估 以及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水平
明确信息需求(为何查资料、查哪些资料、有什么用途?使用层次)
查找原文实物 主要到各类印刷型文献资料中获取原件 查找相关论文资料 利用各类专业数据库就可完成获取电子版原文的任务 对某一学术动态进行追踪 主要关注会议信息 学术评价 主要关注各类索引工具的学术评价功能 科学研究所需立项及结题查新 了解所在地主要的查新机构及其动作模式
——按内容加工层次划分
标引 著录
文献整理
书目 目录 索引 文摘
一次文献
知识重组 词典 手册 年鉴 指南知识浓缩来自专著 综述 述评 百科全书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3]按文献出版形式划分— 十大信息源
科技图书 会议文献
科技期刊
标准文献
政府出版物 产品资料
专利文献 学位论文 科技报告 科技档案
(1) 图书
▪ 是对科研成果、生产技术 或者某一知识领域的系统 论述和总结。一般是经过 著者对原始材料加以选择、 鉴别和综合之后写成的。
了解各类信息资源的分布与发展状况,所在单位提供的信息服务
科技文献分布与发展规律 几种常用学术资源形式(paper,conference,patent,standards,etc.) 所在单位的信息服务部门所提供的信息服务
熟练掌握各类学术资源,特别是外文学术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个人信息素质自测:
1、南邮学术榜期刊目录是什么? 2、所学专业核心期刊目录及知名专家? 3、南邮中外文数据库及提供服务有哪些? 4、如何借阅外校图书馆资源? 5、毕业论文及文后参考文献的格式是什么? 6、引擎的学术搜索与数据库的差异 7、技巧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