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饮品市场调查报告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课题名称:《大学生饮品市场调查》指导老师:李战生小组成员:李朴蒙祉丞袁安勇李乐平耿婉丽目录一、摘要站在大学生自身的角度看,我们大学生在饮品方面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大学生对饮品绝大部分的需求都是来自于外出购买,所以在这次的作业出来以后,我们小组就统一意见,决定对“大学生对于饮品的选择”这个问题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各个因素与选择倾向之间的联系,还针对我们自己是营销系的学生,我们就我们的报告对整个饮品市场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回顾了我们小组的整个调查流程,从而对市场调研与预测这门学科有了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和初步的了解,也加强了对这门学科的系统性的运用。
关键词:饮品选择大学生调研分析运用二、前言1、调查背景随着前几年哇哈哈老总宗庆后成为了内地首富,而去年“王老吉”也超越了“可口可乐”成为了国内最有价值的饮料品牌。
如今的饮料市场已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其销售收入和利润都比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年产量已达1300多万吨。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料作为一种饮用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愈加密切。
另外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饮料除了传统的解渴功能,还衍生成多种营养饮品。
消费者对天然、低糖、健康型饮料的需求,促进了新品种的崛起。
大学生作为饮料消费的主要群体,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一直受到关注。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更青睐于哪些饮品对于饮料的口感、价位、色泽、包装、促销方式等方面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在消费日益冷静的今天,厂家又将如何面对呢为了重点了解大学生群体的饮料消费现状、各种饮料品牌的满意度以及本校大学生对新口味饮品的认知,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
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对大学生在饮品方面的消费有一个科学的、清晰的认识,取得一份有决策价值的信息,为相关饮料企业做出有效的市场分析和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2、调查目的(1)了解大学生对饮料的偏好(口感、价格、包装等)(2)了解大学生在选购饮料品牌时的决定要素(3)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必要的市场信息(4)通过这次调查,加强对于市场调研与预测这门学科的实际运用3、调查内容(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2)对饮品种类的选择以及偏好程度(3)选择饮品时候的影响因素(4)对不同品牌饮品的选择偏好(5)了解以及购买饮品的渠道4、调查对象湖南大学全体学生5、问卷发放我们共收到问卷140份,90份来源于网上发放,其余50份来源于线下发放6、调查方法对整个市场的初步了解:各个组员通过网络搜寻的方法,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商家、经营者对饮料消费市场的看法。
问卷的确定:先是以小组内部成员的头脑风暴确定焦点小组访谈的问题与大纲,再召集了各个年级,不同院系的男女生8名,展开焦点小组访谈,确定调查问卷的主要调查问题,最后根据焦点小组访谈的结果确定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发放: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将湖南大学各个院系的学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层,采用分层抽样中的等比例抽样法进行抽样,在调查时尽量按照男女比例1:1的原则进行分发问卷。
7、进度表序号项目开始时间实际结束时间参与人1主题的确定10-3110-31小组全部成员2相关文献与资料的搜集11-211-4李乐平耿婉丽3第一次焦点小组访谈11-511-5小组全部成员4第二次焦点小组访谈11-1311-13小组全部成员5问卷的确定11-1311-15袁安勇蒙祉丞李乐平6问卷的发放以及收取11-1611-25小组全部成员7数据分析11-2712-03蒙祉丞李乐平袁安勇8报告的撰写12-0612-15李朴三、调查结果分析:1、基本情况分析(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分析:选项小计比例男83%女5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40从回收的样本数据显示,本次调查的男女性别比例大约为3:2,虽然人员结构不是我们之前预计的1:1,但是男女样本数量差别不是非常大,因此可以说我们的样本结构算是合理的。
(2)大学生周购买频率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我们调查所得的数据中,一周的时间内,一次都不购买饮品的大学生是不存在的,这说明了饮品已经在我们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其中一周购买1—3次的大学生是最多的,达到%,而一周购买饮品3次以上的大学生打到了%,这些数据更加说明了饮品在我们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仍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大学生购买饮品的频率较低,说明饮品在大学生市场的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商家可以通过密切关注大学生这一新兴的消费群体,了解他们的喜好,推出更多针对大学生的饮品,来打动这一部分较少购买饮品的大学生群体,从而打开更大的市场。
(3)性别与购买饮料频率的交叉性分析我们对每周购买饮料的频率分为3次以下,3到6次,6到9次及9次以上四个维度,其中,参与我们调查的男生占总人数的%,参与我们调查的女生占总人数的%。
男生中每周购买三次以下的占男生群体中的%,3到6次的占%,6到9次的占%,9次以上占%;女生中每周购买三次以下的占女生群体中的%,3到6次的占%,6到9次的占%,9次以上占0%。
由此可得,女生购买饮品的频率要低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女生在生活中更加节俭,并且女生自己泡制饮品的比率更高,另外,一些有减肥需求的女生会刻意减少对饮品的购买。
2、消费者对饮料选择及偏好程度分析(1)大学生挑选饮料最看重的因素分析:我们列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饮品的因素,其中包括:品牌,口味,包装,价格,功能,健康,季节。
我们运用了林肯特量表进行搜集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因子分析。
首先进行了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显示KMO为,证明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而Bartlett的sig值<,表明各个变量之间的存在显着相关性。
通过碎石图可以直观的看出,前两个因子的Array影响程度占据了绝大部分。
又通过左图的成分矩阵,可以看出,最能影响大学生挑选饮品的因素是口味和健康因素,其影响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因素。
因此我们选择两个因子来进行进一步分析男生对口味重视程度女生对口味重视程度通过饼图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女生更重视口味。
显然,这样的结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2)选择饮品类别与是否重视饮品健康性的交叉性分析我们对是否重视饮品健康性分为五个维度,分别为:非常重视、重视、一般、不重视和非常不重视,为了分析简便,我们将前两者统一归纳为重视饮品健康性,后三者归纳为不重视饮品健康性。
其中,选择品牌饮品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45%,重视饮品健康性的人数占选择品牌饮品人数的%,不重视的是%;选择自己泡制饮品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重视饮品健康性的人数占%,不重视的是%;另外还有两者都有选择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其中重视饮品健康性的人数占%,不重视的是%。
由此可以看出,有过自己泡制饮品经历的同学占总人数的55%,说明与只购买品牌饮品的同学群体相比,有自己泡制饮品经历的大学生,对健康性的重视程度相对更高,这也符合常理,一般愿意花时间去自己泡制饮品的同学会更加重视饮品的健康性。
(3)性别与是否重视饮品健康性的交叉性分析我们对是否重视饮品健康性分为五个维度,分别为:非常重视、重视、一般、不重视和非常不重视,为了分析简便,我们将前两者统一归纳为重视饮品健康性,后三者归纳为不重视饮品健康性。
其中,参与我们调查的男生占总人数的%,重视饮品健康性的人数占%,不重视的占6%;参与我们调查的女生占总人数的%,重视饮品健康性的人数占%,不重视的占%。
由此可以看出,男女对饮品的健康性都比较重视。
但还是有些许差别,从两头极端看,男生对于饮品健康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女生;而持中立态度的女生占%,男生占%,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是表明男生更重视健康性。
这与我们的惯性思维相矛盾,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认为女生更爱干净,生活方式更为健康。
但是在饮品这方面似乎这样的论断就很难站住脚跟了,经过我们焦点访谈和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女生喜欢喝奶茶和街边小店的自制饮品,虽然她们或多或少知道这种饮品并不健康,但是女生更关注的是口味的问题。
所以我们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众所周知,消费者购买饮品历来看重“口味”因素。
至于“健康”因素,是最近几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甚至很多知名企业都遭到了质疑,因此健康因素也成为大学生们比较关注的因素。
所以商家可以根据这种新的认知趋势来针对大学生饮品市场,以此来建立长久的健康品牌形象,锁住现代大学生的心。
(4)消费者最喜欢的饮料类型分析上图是我们林肯特量表的调查结果分析图,图中可以看出纯净水的得到的平均分是最高的达到图,紧随其后的是果汁分,茶饮分。
平均分只能从总体上说明这些饮品类别的平均受欢迎程度;如果要了解大学生的偏好,我们则需要调出上表中两个极端的人数进行对比,我们将1分,2分归为不喜欢一类,将4分,5分划为喜欢一类,进行更加深入的比较,来得出大学生对于各种类别的饮品的偏好程度。
比较见下图:上图可以看出,其实喜欢果汁的人数和喜欢纯净水的人数是不相上下的,而喜欢茶饮,奶茶的人数也占了比较大部分,落后并不多,这些都颠覆了平均分给我们的直观感觉。
不过在不喜欢的饮品图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反转,最令大学生不喜欢的依次还是碳酸饮料,运动型饮料,奶茶。
这样的结果也体现了口味和健康因素对于大学生的高影响程度。
另外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奶茶的偏好程度出现了较大的分歧,经过调查我们认为日常生活中奶茶的健康性是受到大家质疑的,而奶茶的口味又比较好。
因此造成了比较极端的分歧。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夹在喜欢和不喜欢之间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商家可以给予这部分大学生更多的重视,争取改变他们的偏好程度。
(5)消费者喜欢的饮料品牌分析我们对购买各个品牌饮品的排序题进行非参数检验的K个相关样本分析,以检验排序是否有意义。
首先我们先提出两个假设:H0购买频率1到8位的总体分布相同;H1购买频率1到8位的总体分布不同。
上图可以看出渐进显着性为零(实际上是,非常接近零)<,说明渐进显着性非常显着,所以拒绝H0,接受H1,即排序是有意义的。
上图是我们关于品牌排序题的调查结果,如图显示排在前三的是娃哈哈,康师傅,统一,最后的是椰树。
这能在一定程度是说明品牌在大学生市场中受欢迎程度。
我们选取了购买频率第一和第八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娃哈哈,康师傅和统一这三个品牌,在大学生市场中购买频率最高,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怡宝其实也是受到大家青睐的品牌,只是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也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将它们列为购买频率最低的品牌。
可乐,可能与健康性有关。
但是怡宝两极分化的情况却让人摸不清头脑,或许怡宝还需要尽可能提升企业的正面形象,打动这部分人的心。
而椰树则需要尽快提高品牌知名度,丰富产品线,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改善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