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是关于3个供应商总运作成本的比较评价。
总运作成本包括价格、质量、交货期等方面的要素。
这个比较分析来源于一个意大利中等机械制造企业的供应链。
1. 案例背景
该企业生产的机器上有一种零件需要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购进,年需求量为10 000件。
有3个供应商可以提供该种零件,他们的价格不同,质量也有所不同。
基本资料如下:
供应商价格合格率提前期提前期的安全期采购批量
A 9.5 88% 6 2 2500
B 10.00 97% 8 3 5000
C 10.50 99% 1 1 200
如果零件出现缺陷,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使用。
每个有缺陷的零件处理成本为6元,主要是用于返工的费用。
为了比较分析评价的结果,共分三个级别评价供应成本和排名:
第一级:仅按零件价格排序;
第二级:按价格+质量水平排序;
第三级:按价格+质量水平+交货时间排序。
2. 供应商供货绩效及排序分析
首先按第一个级别即价格水平排序。
排出的结果如下:
供应商单位价格排名
A 9.5 1
B 10.00 2
C 10.50 3
其次,按价格和质量成本的绩效排名。
有缺陷零件的处理成本可根据不同供应商的零件质量水平来计算。
排出的结果如下:
供应商缺陷率缺陷数量缺陷处理成本质量成本总成本排名
A 12% 1200 7200 0.72 10.22 2
B 3% 300 1800 0.18 10.18 1
C 1% 100 600 0.06 10.56 3
最后,综合考虑价格、质量和交货时间的因素,评价供应商的运作绩效。
交货期长短的不同主要会导致库存成本的不同。
主要考虑下列一些因素:交货提前期、提前期的安全期、允许的最小采购批量、考虑缺陷零件增加的安全量(补偿有缺陷零件的额外库存)。
该企业用下列方式计算考虑提前期和安全的库存数量=质量可靠性系数
1.64×标准偏差80×(提前期+安全期)的平方根
安全库存
下面以供应商A为例计算库存相关费用。
给供应商A设定的安全库存为:371(件)
则安全库存物资的价值为:
371×9.50=3575.00(元)
供应商A要求的订货批量为2 500件,由订货批量引起的成本按下面的方法计算:
(2 500/2)×9.50=11875.00(元)
用于预防有缺陷零件的成本是根据缺陷率和零件的总的库存价值计算的,即:
(3 575.00+11 875.00)×12%=1 848.00(元)
综合以上结果,得到供应商提前期引起的批量引起的总库存。
供应商提前期批量引总库存缺陷造实际总库存维单位零总成本排序
引起的起的库价值成的年库存成持费用件交货(单价+
库存价值存价值费用本 (25%×库期成本交货期成本
存价值) +质量成本)
A 3525 4312 15400 1848 17248 4312 0.43 10.
65 2
B 4352 7558 29352 881 30233 7558 0.76 10.
94 3
C 1948 1050 2998 30 3028 757 0.08 10.64
1
3. 结论
结论已经很明显。
通过对三家供应商的供货运作绩效的综合评价,在价格、质量、交货时间及订货批量方面,供应商C最有优势,最后选择供应商C为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
这个案例的思路很好。
我的问题是:文中红字部分公式为什么要除以2,这跟经典的库存公式不一致啊。
也请教了优秀的财务管理硕导,也认为不好解释。
在此请教高手,帮忙分析原因。
小路感激不
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