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中国文化通论第一章 姓氏称谓 PowerPoint 2007 幻灯片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中国文化通论第一章 姓氏称谓 PowerPoint 2007 幻灯片
名和字
号和称呼
• 绰号(外号、诨名) 如《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人人皆有诨号。 智多星 宋江 智多星 吴用 母大虫
顾大嫂 鲁智深
花和尚 及时雨
李世民
• • • •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太宗 天可汗 贞观
爱新觉罗· 玄烨
• 康熙
•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 恭俭宽裕孝敬诚信 功德大成仁皇帝 • 清圣祖
帝王称号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⑼ 以志向命名
王志文
薛岳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⑽ 以数字命名 宋元时,以父母年龄合计数或出生时 祖父年龄命名。
重八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⑾以生时重量取名 宋元时较为流行。鲁迅小说中有:九斤老太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⑿ 以古代典籍文句命名
钱谦益:“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金圣叹:(曾点)曰:“暮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 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 先进》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氏
• 一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生活,每个支 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氏
• 如:夏王族姓姒,后来分出夏、曾、褒等氏 商王族姓子,后来分出殷、边、宋等氏 周王族姓姬,后来分出王、张、吴等氏 • 进入夏、商、周三代,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 贵者有氏,贱者无氏。
姓和氏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2)名的字数
三代、秦时代取名以单名为主: 孔丘、孟轲、庄周 西汉,仍以单名为主,但双名开始流行: 司马相如、霍去病、董仲舒 西汉末年,王莽复古改制,“双名之禁”: 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 六朝后,双名又开始流行: 陶渊明、王羲之、顾恺之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3)取名方法
名和字
号和称呼
总结秦以前的‚姓‛‚氏‛区别
• • • • 姓:区别不同的家族 氏:区别同一家族子孙的不同支系 姓:别婚姻,同姓不婚,女子称姓 氏:明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男子称氏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先秦如何称呼妇女 • 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 前加以孟、仲、叔、季表示排行。
小 贴 士
1)年号
• 年号是开国或继嗣君主即位时,为了区别于前代 皇帝而确立的纪年称号。 • 从汉武帝开始设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封、 元狩 、元鼎。 明太祖洪武帝 明成祖永乐帝 明神宗万历帝 明思宗崇祯帝 清世祖顺治帝 清圣祖康熙帝 清世宗雍正帝 清高宗乾隆帝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2)尊号
• 帝王、帝后生前接受含有尊崇、赞美的称号。 • 始于秦始皇。 《史记· 秦始皇本纪》:‚臣(李斯)谨与博士议 曰:古有天皇 有地皇 有泰皇,臣等昧死上尊 号,王为‘泰皇’‛。 唐玄宗——开元天地天宝圣文神武孝德应道皇帝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取名方法
⑴ 以字辈命名 ⑵ 以五行命名
⑶
以长幼顺序命名 ⑷ 以出生时间命名 ⑸ 以地名为名 ⑹ 以出生情况命名 ⑺ 以生理特征命名 ⑻ 以祝愿取名 ⑼ 以志向命名 ⑽ 以数字命名 ⑾ 以出生时重量命 ⑿ 以古代典籍文句命名
如何取名?
小 贴 士
忌用生僻、 整体匀称 注意谐音、 抑扬顿挫
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
• 出嫁以后, ⑴ 在姓氏前加上所出自国的国名
齐姜 晋姬 秦嬴
⑵在姓氏前加上国君或卿大夫的姓
棠姜(棠公之妻)
赵姬(赵衰之妻)
(3)死后,在姓上冠以本人或者配偶 的谥号:
武姜(郑武公妻) 姓和氏 名和字 敬嬴(鲁文公妃)
返回第一页
号和称呼
轻松一刻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2.姓氏来源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⑹ 以出生情形为名 寤生: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遂恶之。——《左传》 孔鲤:伯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赐孔子。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⑺ 以生理特征取名
孔子,名丘:生而头 上圩顶
晋成公黑臀,晋文公重耳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⑻ 以祝愿取名
霍去病,辛弃疾 萧天佐、萧天佑 满仓、满囤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一、“姓”和“氏”
姓和氏 姓氏区别 姓氏来源 姓氏流变
1.姓氏区别 姓
• 母系氏族社会,每个以母系血统为纽带的 氏族都必须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氏族的称 呼。——姓 • 姓的作用(一):明血缘 最古老的姓: 姜、姬、嬴、嫦、嫫、姞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 姓的作用(二):别婚姻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
形
义
音
典雅、境美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二)字
冠而字
《谷梁传· 文公十二年》说:“男子二十而冠,冠 而列丈夫。”
缁 布 冠
皮 弁 爵 弁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礼记· 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日本成人仪式:
韩国成人仪式:
字
• 古人的字,一般因名而生,和“名” 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古人有云“闻 其名即知其字,闻其字即知其名。”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3.以先人的爵号、官职为姓
《礼记.王制》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 男,凡五等。 有的原来的姓加上爵位,如“夏侯”之姓氏。
司徒、司马、司寇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4.以祖先的名字、谥号为姓
孔丘乃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故其后代 以孔为姓 。 伍員的后代以‚員‛为氏。 文、武、灵、炀、哀、闵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孔氏家族
• 乾隆九年,清朝皇帝为孔子后裔钦定30 个辈次用字: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今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杨 • 1920年,第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在 这30字后续了20字: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端 永锡世绪昌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姓和氏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⑵ 以五行命名 • 宋开始,以“五行相生”说来表示行 辈的命名法。 • 闰土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⑶ 以长幼顺序命名
• 名中含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 如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⑷以出生时间命名
嬴政
太乙 唐寅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⑸ 以地名为名
居住地 轩辕 出生地 齐奴、福松
模仿古人,给自己 取个字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三、“号”和“称呼”
(一)号
• 成年之后,在有了名、字之后,根据本人的意向 或特征而定的一种称呼。表现本人的性情理想和 兴趣爱好。
• 别号
如: 陶渊明——五柳先生 李白——青莲居士 欧阳修——六一居士、醉翁 朱耷——八大山人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姓和氏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背诵《百家姓》
赵、钱、孙、 李……
3.姓氏流变
郑 和
1)帝王 赐姓
王皇后
萧淑妃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2)避讳改姓
• 古代,对尊者、长者的名、字都 不能直说、直写。 籍——席 王玉昆——黄玉昆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徐茂公爷孙姓氏的变化
徐世勣 李世勣 李勣
李敬业
徐敬业
3)避祸改姓
名和字
号和称呼
明太祖朱元璋家谱
太子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家: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晋王家: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家: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周王家: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楚王家: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齐王家: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鲁王家: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蜀王家: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湘王家: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代王家: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肃王家: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辽王家: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庆王家: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 宁王家: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岷王家: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谷王家: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1)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
《史记· 五帝本纪》:“(黄帝)长于姬水, 因以为姓 。” 西门、东方、城、郭、南宫、井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2)以祖先封国、封地为姓
周代,周天子分封同姓国鲁、晋(韩、魏)、 燕、郑、虞、虢、曹、卫、岑等;异姓国有 秦、齐、楚、赵、陈等。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 楚之同姓也。‛ 姜尚=吕尚
• 孔子:大成至圣文宣 先师 • 关羽:忠义神武关圣 大帝
• 北宋初年钱塘一位儒士编写 • 共收录常见姓438个 •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依各姓氏人口实际 排列
姓和氏
名和字
号和称呼
今天的《百家姓》
• 阎福临等编之《中国姓氏汇编》中,收姓 5730个;其中单音姓3470个,双音姓2085 个,三音姓163个,四音姓9个,五音姓3个。
• 最多为十字姓,为藏族姓“伙尔川扎木苏 他尔只多”姓 • 今天的百家姓前四位:李王张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