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2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1-1-1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50
2002年11月召开了 主题是“高举邓小 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继 往开来,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 现代化,为开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新局面而奋斗”。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 和内容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基本经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 第三节 新世纪新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第四节 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第五节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代怎 市样 场建 体立 系现 ①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 ②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③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 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13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重大历史课题:
新世纪新阶段,怎样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继续推向前进,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历史课题。 主要理论成果: ( 1)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历史地位。(2)总结概括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 来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基本 经验,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 )提出 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对外关系、党的建设 等方面的战略思想。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11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3-1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济 社 保 种 类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247
社 保 的 作 用
①体现了社会的人文精神, 反映着人类的道德追求 ②调节社会经济关系,消除 分配不平等,维护社会公平 ③保障基本生活维护安定 ④使劳动者解除生老病死、 失业、伤残等后顾之忧 ⑤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劳动力流动和劳动用工 制度的改革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21
江泽民参加上海团讨论时指出: 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 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 要有新举措。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20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5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1-5-2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 一定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 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 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 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 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 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 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 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导亚 人太 经 年合 在组 上织 海领
2016/5/25
织海 领科 导技 人馆 会宣 议读 宣第 言九 次
青柴学院
01
exit
19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5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1-5-1 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的概括: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 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 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 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 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 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 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 史前进中的作用。158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15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3-3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新概括:当今世 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 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 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157 一是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如何发展 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 二是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是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四是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五是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六是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年纪 政念 协“ 主江 席八 贾点 庆” 林发 讲表 话十 周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18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4-3 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 外 新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交 世 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政纪 策 新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方 阶 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 针 段 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 亚 江 太泽 主 我 多样化。 经民 张 国 反对一切形式恐怖主义。 合 在 组上
11-2-2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五是坚持两手抓,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六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七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精兵路。 八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九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十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
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它回答了党 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 代前列的问题。 153 504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5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1-4 怎样 高举邓小平 理论伟大旗 帜,全面贯 彻 “三个代 表” 重要思 想
①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 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 新境界。 ②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 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 力量。 154 251 ④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 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503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6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2 基本经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1-2-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十三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1989-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 (亿元)
120000
95933 74772 57733 31380 15677 1989 19580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82054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4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对党的建设 的根本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
11-1-3 “三 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 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它回答了我 们党如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不断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的两 大历史性课题。
11-3 新世纪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11-3-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如何发展 二是坚持和完善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主政治 基层民主制度
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推进领导方 式、决策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156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8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2-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必经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上承第二步,下达基本实现现代化。155 309
11-2-4 全面建 设小康 社会目 标 经济建设目标 政治建设目标 文化建设目标 持续发展目标
十五届政治局常委在十六大上
1990-2001年中国与发达国家GDP(美元) 比较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中国 法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7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一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靠发展解决问题。 会 以 来 的十 基四 本届 经三 验中 全
青柴学院
exit
2016/5/25
12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3-1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四)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要 求: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 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 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 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3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最新理论成果 深 远 意 义 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2003年7月1日“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在 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 重要讲话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16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4 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一是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 律严明、保障有力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 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11-4-2 二是始终把思想政治 技中 新世纪 建设摆在首位。 术央 大军 新阶段 三是贯彻积极防御的 学委 军事战略方针 。 题主 国防军 写席 队建设 四是探索新的历史条 校为 训国 件下治军特点和规律 五是坚持国防建设与 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