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杆接头热处理工艺
钢材调质处理是为了获得良好综合机械性能的 回火索氏体组织,淬火后必须获得足量的马氏体, 调质效果与加热、回火温度和材料淬透性密切相 关。加热温度或保温时间不足,奥氏体化不充分, 则机械性能低下;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造成晶粒 长大,淬火马氏体粗化,工件变形严重,这些均应 尽力避免。 因此掌握材料充分奥氏体化最低温度和过冷奥 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等相关数据是制定热处理工艺的 关键。鉴于国内尚未见到这两种材料的相关资料和 介绍,而且企业目前尚不具备获得相关信息的技术 条件,采取从材质化学成分方面近似对比,结合试 验的方法进行分析概括。 调质处理的冷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淬火冷 却和回火冷却。淬火冷却及其介质是调质工艺的关 键,决定着能否获得淬火马氏体。鉴于光坯有突变 截面、壁厚不均,较大淬火内应力易引起工件变形 和开裂,因此在冷却速度足够的条件下不宜采用水 基淬火液。 根据光坯形状特点以及对材料淬透性的评估, 兼顾减小内应力畸变,选择快速淬火油。试验选用 的淬火油具有冷却速度快、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在 油温60℃无搅拌条件下,特性温度在670℃以上, 最大冷却速度超过i00℃/s。 回火脆性的问题在材料化学成分选择时已经兼 顾,两种材料中均含有一定量的Mo元素,而在处 理过程中,可采用快速冷却的水冷方式以抑制回火 脆性的发生。 采用无氧化箱式炉生产线完成工艺过程。生产 线技术特性:加热、回火温度均匀性≤±5℃,碳 势控制≤O.050%。 4.工艺实现 以工艺分析为基础首先试验4137材料,分析 试验结果得到启示:芯部强度和硬度数据表明冷却 速度足够、材料淬透;7.5级晶粒度证明晶粒长大 趋势不明显,淬火温度、保温时间适当;冲击功偏 低说明回火温度偏低或保温时间不足。于是以回火 温度和回火保温时间两因素的正交试验进行6组试 验,综合分析试验结果,确定4137外接头适当工 艺参数为:淬火860℃,回火600℃,回火保温 lOOmin。采用同样方法进行试验,36CrNiM04材 料适用于工艺参数为淬火860℃,回火610℃,回 火保温100min。
(栏目主持樊韶华)
万 方数据
石油钻杆接头热处理工艺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谭淑梅 大庆师范学院 油气田地面工程 OIL-GAS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2007,26(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qtdmgc200701030.aspx
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6卷第1期(2007.1)
51
石油钻பைடு நூலகம்接头热处理工艺
谭淑梅(大庆师范学院)
1.接头材料选择原则 (1)满足有害元素的限制要求。 (2)经热处理后能满足力学性能要求。 (3)兼顾各向应力腐蚀、H。S、Hz腐蚀的工 作环境要求。 (4)易于切削加工。 (5)经济性的原则。 采用AISl4137和DIN36CrM04两种材料能够 满足限制硫、磷含量不大于0.030%。适量的合金 元素Cr、Mn、Ni、Mo提高了材料的强度,使之 能够满足抗拉强度大于962MPa和屈服强度大于 827MPa的要求,同时提高韧性,并且Ni元素对 处在复杂交变应力环境下的钻杆接头抵抗H。S、 H。等腐蚀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2.光坯几何尺寸优选原则 光坯几何尺寸优选原则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方 面是淬透性,余量越少越好;另一方面,保留合理 .的余量才能保证产品尺寸精度要求。由于热处理引 起材料组织、体积、形状的改变及变幅和方向受多 种因素制约,因此选择适合的光坯余量需要在实践 中摸索。 3.热处理工艺 根据力学性能要求,确定采用调质处理以获得 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4137材料是美国牌号,按 我国的钢材牌号定义为37CrMnMo钢,Cr、Mn、 Mo元素含量与40CrMnMo较相近,其中Cr是提 高淬透性、增加回火稳定性的元素,在钢中可起到 提升抗氧化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的作用;Mo是 提升钢的淬透性的元素,在CrMn钢中添加Mo, 可以改善金相组织,细化晶粒,减轻合金钢的回火 脆性;Mn加入钢中可提高钢的淬透性,并起到固 溶强化作用,对于0.9%的含量,应在选择热处理 参数时注意其对奥氏体晶粒成长的影响。 36CrNiM04材料中Ni元素可以增强奥氏体稳定 性,提高钢材淬透性,还有固溶强化作用。 两种钢材均属于中碳含cr合金钢,淬透性良 好,可以获得较强的综合机械性能,淬硬性略逊于 40CrMnMo和40CrNiMo,Mo元素含量0.25%以 上,尽管回火脆性倾向不明显,但应适当采取措施 防止回火脆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