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第二章口腔黏膜知识讲解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第二章口腔黏膜知识讲解
SC, stratum corneum 角化层 (cornified layer)
SG, stratum granulosum 颗粒 层(granular layer)
SS, stratum spinosum (spinous layer)棘状层
1.角化层stratum corneum
上皮最表层 数层角化或不全角化的扁平细胞 无细胞器细胞核 胞浆充满角质蛋白 HE染色红色 正角化:细胞间排列紧,细胞间桥消失 不全角化:核固缩未消失
胞 根据上皮表层是否角化分为:
角化或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典型的口腔上皮由四层细胞
基底层、棘层、颗粒层、角化层
Oral epithelium of the gingiva口腔牙 龈上皮
Legend:
CT, connective tissue结缔组织
SB, stratum basale (basal layer) 基底层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a.棘层或基底层 b.来自骨髓造血组织。 c.常规染色:胞浆透明,有树枝状突起,核深染,多巴染色阴性。 e.电镜下:胞浆内棒状或圆形朗格汉斯颗粒或Birbeck 颗粒 f.与粘膜的免疫功能有关,其表面特征与巨噬细胞相似。作为
一种抗原呈递细胞,可激活T 淋巴细胞。 在皮肤过敏反应、抗肿瘤免疫和移植排斥中起重要作用;同时
范围
覆盖于口腔表面 前借唇红与唇部皮肤相连 后与咽部粘膜相延续 唾液腺经导管开口保持其湿润
按部位分为:
唇 颊 口底 舌腹 舌背 硬腭 软腭等
粘膜形态与功能关系
硬腭和牙龈粘膜在咀嚼过程中经常受磨 擦,所以有角化层,称咀嚼粘膜
舌背粘膜与味觉感受和咀嚼有关,形成 特殊的结构味蕾及乳头,称特殊粘膜
三、粘膜下层submucosa
疏松结缔组织 含腺体、血管、淋巴管、神经脂肪等 为固有层提供营养与支持
粘膜上皮无血管分布
复习题
1、口腔粘膜的基本组织结构:上皮层、 固有层、粘膜下层
硬腭hard palate
硬腭粘膜表面角化层较厚,以正角化为 主, 钉突长。固有层具咀嚼粘膜特征:纤 维粗大致密,粘膜下层为脂肪.
被覆粘膜:软腭(soft palate)
表层无角化 钉突短而平 固有层纤维细、松 粘膜下层含粘液腺
(二)非角化上皮
口腔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有很大一部分 表层无角化,称为非角化上皮。
2.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角化层深面 2-3层细胞 大、扁、核浓缩 内含嗜碱透明角质颗粒 在正角化时明显在不全角化时不明显
3.棘层stratum spinosum
粒层深面 在上皮中层次最多约十几层 大、多边形,核圆,位中央,1-2核
仁 有细胞间桥与桥粒,桥粒内有附着板 蛋白合成最活跃
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
a.上皮的基底层 b.源于胚胎期的神经嵴细胞 c. 大小不一 d.胞浆透明 e.核圆形或椭圆形。 f.特殊染色见胞浆有树枝状突起,伸入基底细胞或棘
细胞之间。 g.胞浆内含黑色素颗粒,对多巴染色呈阳性反应 h.电镜下:无张力细丝及桥粒,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
达 i.牙龈、硬腭、颊和舌常见黑色素沉着。
由表至深:表 层 中间层 基底层
表层
扁平 无角化 有胞核 细胞器少 染色浅
中间层
体积大,相当于棘 层细胞
细胞间桥不明显 为棘层和表层的过
渡
基底层:
基底细胞形态同 角化上皮
注:无颗粒层和 角化层
口腔粘膜上皮
始终更新
生发层分裂增殖---上皮表面移动,并 不断分化,形态变化---到达上皮表面--脱落 整个过程约10-14天,脱落与新生保持 平衡, 若失衡---上皮病变
口腔粘膜上皮构成
角质形成细胞 非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口腔粘膜上皮的主体细胞 不断增生和分化 粘膜上皮由基底到表面细胞形态结构上
的层次变化,就是这类细胞不断增生、 分化的结果。
非角质形成细胞
不参与上皮的增生与分化 在上皮的深层 包括:
a.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 b.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c.梅克尔细胞(Merkel cell
第三章 口腔粘膜 oral mucosa or oral mucous membrane
学习要求: * 掌握口腔粘膜的定义、基本组织结构 (上皮、 固有层、粘膜下层)、咀嚼粘 膜和被覆粘膜的区别和各部位口腔粘膜 的结构特点 * 熟悉口腔粘膜的功能及组织结构特点 的临床联系 * 了解口腔粘膜的增龄变化
其它部位粘膜主要起衬覆作用,结构疏 松,无角化,故称被覆粘膜。
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结构
与皮肤形似:上皮和固有层, 上皮相当于皮肤的表皮 固有层相当于皮肤的真皮 不同的是口腔粘膜无皮肤附属器。上皮
借基底膜与固有层相连,部分粘膜深部 还有粘膜下层。
一、上皮
口腔粘膜上皮属复层鳞状上皮 组成:角质形成细胞和少数非角质形成细
二、固有层lamina propria
致密结缔组织分为: 1.固有层乳头:固有层突向上皮的部份与上皮
钉突呈指状相嵌 2.网状层:乳头以外部份,血管神经通过网状
层进入乳头层 细胞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未
分化细胞 基质:透明质酸、蛋白多糖、血清蛋白等 作用:调控上皮分化 有些固有层下方有疏松的粘膜下层。
它们也是HIV-1传播至T细胞的传播者。
梅克尔细胞(Merkel cell)
a.位于基底层,常成群 b.来自神经嵴或上皮细的膜被小颗粒 是一种压力或触觉感受细胞。
透明细胞
三种非角质形成细胞: 黑色素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梅克尔细胞
在普通切片下胞浆不着色称透明细胞
桥粒
功能:维持上皮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 某些病变:
如寻常性天疱疮:桥粒钙依赖性黏附 蛋白即桥粒芯蛋白成为自身抗原----诱 发机体产生自身抗体----桥粒破坏---细胞间松解----形成疱
4、基底层stratum basale
上皮层最深面 立方矮柱状 核圆深染 基底膜与固有层相连 分裂繁殖又称生发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