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工法制度管理实施细则

公司工法制度管理实施细则

路港集团有限公司工法制度管理实施细则
1 总则
为了总结路港集团有限公司在工程施工中形成的先进成套施工技术,促进路港集团的技术积累、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推广工作的开展,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逐步形成施工技术管理新机制,以促进施工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迅速提高,根据《路港集团项目管理手册》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本细则所称的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方法。

它要具有新颖、适用、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和保证施工安全等特点。

工法是具有指导企业施工与管理的一种规范化文件,是企业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施工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技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路港集团技术中心归口管理工法工作。

2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路港集团内三级工法的开发、编制、申报、评审和管理工作。

本细则适用于一级工法和二级工法的推荐工作。

3 工法等级
一级(国家级):其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国家先进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级(省级):其关键技术达到所在省市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级(企业级):其关键技术达到集团公司的先进水平,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4 工法编制
工法的内容
4.1.1 前言:概述本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鉴定及获奖情况等。

4.1.2 特点:说明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

4.1.3 适用范围:说明最宜采用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

4.1.4 工艺原理:说明本工法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

4.1.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流程(可用流程图表示)和操作要点。

4.1.6 材料性能:说明本工法使用主要材料的规格、主要技术指标、外观要求等。

4.1.7 机具设备:说明本工法所必需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工具、仪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及合理的数量。

4.1.8 劳动组织:说明本工法所需工种构成、人员数量和技术等级要求。

4.1.9 质量要求:说明本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及有关部门、地区颁发的标准、规范名称,并指出本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

4.1.10 职业健康和安全环保措施:说明本工法应注意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环保事项以及采取的具体保证措施。

4.1.11 效益分析:从工程实践效果分析本工法在质量、工期、成本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12 应用实例:说明本工法应用的工程项目名称、地点、开竣工日期、实物工程量和应用效果。

按上述内容编写的工法,层次要分明,文字要简练、通俗、用语准确规范,标题明确,数据准确,其深度应满足指导项目施工与管理的需要。

工法要反映公司管理技术水平、应用和推广水平及效果。

提倡运用现代化表达方式(如声像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提高表达方式水平。

工法的编制责权要明确,编制单位、执笔人、审批单位要注明,对某些关键性的技术要保密,保密内容由各编制单位视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5 工法申报、评审
工法的申报,采取自下而上的申报程序。

即工法的申报首先由各部门、分公司、项目部推荐,并自行组织评审并上报公司;公司从所报工法中按照三级工法的标准评审认定;在评审出的三级工法中选择满足一级或二级工法要求的工法,向所在省部相关管理部门推荐。

工法申报条件
5.2.1 工法的关键技术达到集团公司一级企业先进水平,并在项目中经过实践,确认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2.2 工法的关键技术必须是自行研究开发或与其他单位联合研究开发。

工法申报要求
5.3.1 工法申报必须经各部门、分公司、项目部推荐;
5.3.2 申报材料包括:工法申报表(申报表格式见附件一)、申报的工法材料、技术鉴定(或评审)证书和效益证明;拟申报二级及以上工法的需提供查新报告。

5.3.3 工法申报材料必须齐全,打印装订成册,一式6份,并提交电子版文件。

如所申报工法经过评审并被评定为公司三级工法后,被公司推荐申报二级及以上工法的,其申报材料需按照评审意见进行修订,修订后由技术中心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整理后上报。

5.3.4 工法申报流程图
各部门、分公司、项目部
进行推荐
5.4.1 工法审定实行主审员主审制,在评审会议召开前30天将工法申报材料分送主审员审阅后,由主审员提出主审的意见。

5.4.2 召开评审会,听取主审员介绍工法情况及主审意见后,进行评论,提出初审意见。

5.4.3 评审组对初审意见进行讨论、质疑、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以到会评审专家有效投票数的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为通过。

5.4.4 在通过的三级工法中,由评审委员会评议提出申报二级工法的名单和推荐意见。

工法评定组织工作,工法组织工作以及颁布和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下设由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负责工法的评审工作。

评审组中评委人数由技术中心负责确定,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评委不得少于80%。

审定工法时,专家应根据工法的技术水平与技术难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使用价值与推广应用前景、编写内容与文字水平综合评定工法等级。

参加工法评审的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应对工法成果保密,不得向外提供或泄露资料内容。

评审工作结束后,工法申报材料统一由技术中心收回归档。

6 工法推广
各部门、分公司、项目部要加大工法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工法的基本知识和已实行工法的典型经验;要组织实施单位主要人员学习工法,并在工程施工中推广应用。

工法可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方案中采用,工程完工后要及时总结工法的应用效果。

对已采用工法进行技术跟踪,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工法在应用中的改进,及时对原编工法进行修订,以保持工法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7 工法奖励
公司对所开发工法具有所有权。

对于经批准、颁布的工法,在推广先进经验和应用先进技术中有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
国家有关规定的专用技术,应实行有偿转让。

工法中的关键技术凡符合国家专利法、国家发明奖励条例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条例的,可按规定分别申请专利权、发明奖和科学进步奖。

工法运用情况要在实施后进行考核,对开发和应用工法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

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工法的单位,均应颁发证书。

也应对开发编写和推广应用工法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并作为业绩考核和职务、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评定为企业级的工法,公司奖励5千元,对通过省级工法的奖励2万元,部级的奖励3万元,国家级的奖励10万元。

8 工法的管理
工法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工法开发、申报、评审、考核、推广应用以及工法中具有的发明、专利、有偿转让工作等。

技术中心根据各单位工法开发及实施计划情况和公司科研发展规划,编制公司总体工法开发计划和批准各单位工法的实施。

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工法,应指定专人编写。

开发计划包括工法项目立题、预计达到的等级完成时间及实施措施等。

公司每年下达一次工法编制计划。

各部门应于1月初前将工法编制年度计划、拟申报工法的计划和年度工法项目执行情况报公司技术中心。

工法成果的评定每年进行一次。

各部门、分公司应在一季度按公司工法申报表的要求,备齐资料报公司技术中心。

工法成果中若包含某种经国家专利局批准的专利技术或工艺诀窍,成果归公司所有。

根据国家关于专利技术和技术转让的规定,工法成果必须经公司同意后才能实行有偿转让。

禁止抄袭和其他侵权行为。

工法颁布和编号
8.6.1 工法的颁布在每年工法评审结果出来之后15天内,由技术中心在公司内进行颁布。

8.6.2 工法采用统一编号,格式为:GF/CSCI 00-0000
工法批准年度
工法编号
企业名称
工法中文拼音缩写
9 其他
本细则由技术中心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