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

2)对HDPE防渗层的铺设要求 3)对HDPE复合衬层下垫层的要求 4)单HDPE复合衬层的结构设计 5)HDPE双衬层构造设计要求 6)HDPE膜的锚固设计
• (3)土工无纺布 土工无纺布是相对较薄、有弹性的一种聚合材料。美国材 料测试中心对这一专门术语有如下定义:“土工无纺布是 一种用于土壤、石块、土或其他材料用一定技术聚合而成 的平面状产品,作为人造工程结构或系统的一部分”。
3、填埋场功能
贮留功能
隔水功能
处理功能
基本功能 利用自然地形或人工修 筑形成一定的空间,将 一定量的废物贮留在其 中,待空间充满后封闭, 恢复该地区的原貌。
主要功能 一方面防止废物中水分 及降水进入后产生的渗 滤液进入周围环境;另 一方面防止外部降水、 地表径流、地下水等进 入填埋场。
安全填埋场一般不考虑 一方面由于安全填埋场 本身填埋的主要是无机 物,另一方面运行中一 般尽量避免填埋层中发 生任何反应,尽量避免 水、气等二次污染物。
地质屏障系统 包括场地的地 质基础、外围 和区域综合地 质技术条件。 地质屏障防护 作用大小,取 决于地质介质 对污染物质的 阻滞性能和污 染物在地质介 质中的降解性
能。
2、三道屏障系统
废物屏障系统 对危险废物进行预 处理如固化/稳定化, 降低废物的毒性或 减少渗滤液中的有 害物质
密封控制系统 也称人工屏障系统,是指利用人工 措施将废物封闭,使废物渗滤液通 过屏障的概率最小化,其效果取决 于密封材料的品质、设计水平、施 工质量以及运行中的控制
预 处 理 系 统
防 渗 系 统
渗 滤 液 控 制 系 统
填 埋 气 体 控 制 系 统
监 测 系 统
应 急 系 统
公 用 工 程
渗滤液收集与排出系统 渗滤液处理系统 雨水集排水系统
地下水集排水系统
6、进场废物要求
• 1、直接入场填埋的废物 (1)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 法》(GB/T15555.1~12)测得的废物浸出 液中有害成分浓度低于表6-1中的允许进入 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 (2)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 法》(GB/T15555.1~12)测得的废物浸出 液pH值在7.0~12.0之间的废物。
6、渗滤液控制系统
• 达西定律 q=K×H/L×A q——渗透量; K——渗透系数; H——水头损失; L——水力流程; A——渗透面积; 降低q的三种方法: ①选用渗透系数低的衬垫(降低K
值); ②减少水头(降低H值); ③增加衬层厚度(加大L值)。
通过低渗透性材料 (如HDPE、PVC等高 分子聚合材料和压实 黏土)和一定厚度的 组合来完成这一作用
通过渗滤液控制系统的适当 设计、施工和维护来控制水
量与水头,方法有两个: 一是防止雨水、地下水 进入填埋场(雨水、地 下水集排水系统);二 是及时顺畅地排出场内 渗滤液(渗滤液集排水 系统)。
渗滤液控制系统包括:渗滤液集排水系统 (即渗滤液收集系统,通常由导流层、收集沟、 多孔收集管、集水池、提升多孔管、潜水泵和 调节池等组成)、雨水集排水系统、地下水集 排水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
单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 (3)双层衬层防渗系统
垃圾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首次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第一层人工合成防渗膜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二次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第二层人工合成防渗膜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地下水收集系统 地基
双层衬层防渗系统
• (4)双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1)导流层
导流层的目的就是将全场的渗滤液顺利地导入收集沟内的渗滤 液收集管内(包括主管和支管),导流层铺设在经过清理后的 场基上,厚度不小于300mm,由粒径40~60mm的卵石铺设而成, 卵石也可用碎石代替。
(2)收集沟和多孔收集管
收集沟设置于导流层的最低标高处,并贯穿整个场底,断 面通常采用梯形,铺设于场轴线上的为主沟,在主沟上依间距 30~50m设置支沟,支沟与主沟的夹角宜采用15的倍数。
• 3、水质特性
(1)受废物组成、性质影响大 (2)总溶解固体含量高,特别是含盐量高 (3)重金属离子浓度高 • 4、影响因素 (1)废物组成 (2)填埋场结构 (3)废物预处理 (4)入渗水量的影响
5、渗滤液产生量计算
• (1)水量平衡法
Q=P+W+D+G-E
Q——年产量,m3/年; W——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量, m3/年(由垃圾量、垃
(3)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
(4)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
(5)液体废物
• 3、禁止填埋的废物
(1)医疗废物;
(2)与衬层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
二、安全填埋场选址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选址准则: 1、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及国家和地方危险废物管理规划; 2、场址应满足一定的库容要求; 3、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 4、气象条件; 5、对地表水体的保护; 6、对居民区的影响; 7、对场地地质的要求; 8、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 调节池防渗结构
四、渗滤液控制系统
• 1、来源 (1)降水入渗 主要来源 (2)外部地表水入渗 (3)地下水入渗 (4)废物水含水率 (5)覆盖材料中的水分 (6)有机物分解生成水 • 2、产生量影响因素
区域降水及气候状况;场地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填埋废物性质与组分;填埋场构造;操作条件等
自然黏土衬层 具有低渗透率、富含黏土的自然形物,
其渗透率应小于或等于1×10-6~1×10-7cm/s。 人工压实黏土衬层 基本上是由自然黏土材料经过人工 压实而成。压实的目的是将松散不均匀的黏土压实成均匀 分布、低透水性的黏土层。广泛应用于衬层与覆盖层系统。
• (2)人工合成材料
• 目前已经应用的聚合物防渗膜有很多种,主要有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氯乙烯(PVC)、 氯化聚乙烯(CPE)、异丁橡胶(EDPM)、氯 磺 化 聚 乙 烯 ( CSPE ) 、 乙 烯 丙 烯 橡 胶 (EPDM)、氯丁橡胶(CDR)、热塑性合成橡 胶、氯醇橡胶等。其中HDPE是目前适应废物范 围最广、应用最为广泛的防渗膜,具有良好的防
• 2、必须预处理后入场填埋的废物 (1)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
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 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害成分浓度超过表6-1中 的允许进入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
(2)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 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 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7.0和≥12.0的废物;
4、填埋场分类
• 按构造类型分类 衰减型 半封闭型 封闭型←安全填埋场 • 按填埋方式分类 山谷型 平地型(地上式、地下式、半地下式) • 按填埋废物分类 Ⅰ类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 Ⅱ类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生活垃圾填
埋场、安全填埋场
5、填埋场组成
安全填埋场
接 收 与 贮 存 系 统
分 析 与 鉴 别 系 统
(4)调节池
主要作用是对渗滤液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平衡丰水期和枯 水期的差异,为渗滤液处理系统提供恒定的水量,同时也可对 渗滤液水质起到预处理作用。 调节池通常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如条件允许体积应尽可能 大,一般情况下应可贮存3个月以上的渗滤液。
(5)雨水集排系统
雨水集排水系统应从场内场外两个角考虑,主要有以下措施: ①山谷型填埋场上游应设置雨水排水沟,且应根据地形设立,绕过 填埋场排入下游; ②周边雨水集排水沟渠可设在填埋场四周、道路外侧、四周斜壁或 与上游雨水沟建在一起。 ③根据清污分流的原则,填埋区宜设立分区独立排水系统,将填埋 区的渗滤液和未填埋区的未污染雨水分别排出; ④在较深的填埋场中,可在坡面上设置排水渠; ⑤填埋场作业单元应设置临时防雨设施
• 种类 • 1)土工织物材料 • 2)土工织物网格材料 • 3)土工膜材料 • 4)地聚合黏土衬层 • 5)土工管 • 6)地混合材料 • 7)地泡沫材料 • 8)土工膜单元
• 基本功能 • 1)隔离 • 2)加固作用 • 3)过滤作用 • 4)排水 • 5)水阻挡层或水控衬层系统
• 1、衬层系统主要功能
• (1)将渗滤液封闭于填埋场之中,使其进 入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止其渗透流出填埋 场之外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 (2)控制填埋场气体的迁移,使填埋场气 体得到有控释放和收集,防止其侧向或者 向下迁移到填埋场之外;
• (3)控制地下水,防止其形成过高的上升 压,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场导致渗滤液量 的大量增加
垃圾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首次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第一层人工合成防渗膜 第一层压实黏土衬层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二次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第二层人工合成防渗膜 第二层压实黏土衬层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地下水收集系统
地基
双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4、衬层材料
用于填埋场作防渗衬层的材料可分为人工合成有机材料、 无机天然防渗材料、天然与有机复合防渗材料三大类。 • (1)黏土 塑性指数Ip大于10的土被称为黏土。 黏土衬层应包括两类:
渗性能、对大部分化学物质具有抗腐蚀能力、具
有良好的机械和焊接特性、低温下具有良好的工 作特性、可制成各种厚度、0.5~3.0mm、不易 老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填埋场衬热地、最终覆 盖、污水池衬垫、废物处理设施、沟渠衬垫等。
• 1)对HDPE膜的性能要求 密度、熔流指数、炭黑含量、HDPE原料、膜
厚度、抗穿能力、拉伸强度和渗透系数等。
2、衬层系统组成
过滤层 排水层 保护层 防渗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