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的提高说课课件
(三)新课讲解
1.介绍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1)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 (2)减少输电线路的压降及功率损耗。
个问题来展开讲解)
2 .介绍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设置四
(1)利用功率三角形说明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 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实际意义。
S:视在功率 P:有功功率 Q:无功功率 Φ:阻抗角
4.辅助教学法
课件是现代教育极好的辅助 手段,能让抽象理论变为直观现 象,易被学生接受。
三、学法分析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弱, 在初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电工电子 原理枯燥难懂,学习情趣低。为此,应 当强调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理论联系实 际,积极思考。通过寻找和解决周围环 境的例子的途径,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强调学生注意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
处理该节教学难点,要体 现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 性,从实际需要出发,公 P 式C= U (tgφ1-tg φ2)直接给 出。利用矢量图,定性说 明电容器电容值与功率因 数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2
(四)演示实验
• 演示日光灯电路的连接方法及操作过程。 并讲清楚实验所需电器元件,操作中注 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并鼓励 学生尝试更换电容器值,观察功率因数 的变化。
(五) 教学内容总结
(1)对感性负载来说,其消耗的功率及流过感性负载 的电流都保持不变。但线路的电流减少,从而功率损耗 减少,同时整个电路的无功功率减少。 (2)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提高,并不是指提高负载 的功率因数,而是提高了线路的功率因数。感性负载自 身的功率因数不变。 (3) 实际生产中不求电容值,而是利用无功功率补 偿的概念。根据Q N=P(tg φ1-tgφ2) 的值,从有关手册中选 取满足此容量的电容器或电容组。
(2)根据功率三角形,讨论如何提高电能利用率
结论:有功功率不变,减少无功功率,减少视在功率
结论:视在功率不变,减少无功功率,增加有功功率
(3)如何做到减少无功功率?
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并联电容能做到减少无功功率。
(4)并联电容后,电路会有何变化?
结论:电路中总电流减少,电路中功率损耗减少。
3.介绍并联电容值与功率因数角的关系。
(六)布置作业
为巩固课堂所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针对性布置作业题目。 1.一发电站以22KV的高压输给负载4.4×104KW的电 力,若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10Ω ,试计算电路的功率因 数由0.5提高到0.8时,输电线上一天少损失多少电能?
2.拓展题:鼓励学生上网查找实际生产中采用无功 补偿的例教学大纲及该内容的现实意义,现确定教学目 标如下: 认知目标: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提高感 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节约能源意识。 教学重点:感性负载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 教学难点:并联电容器的电容值与功率因数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2.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 4.演示实验 5.教学总结 6.布置作业
(一)通过提问来检测学生预习情况
问题:对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
功率、功率因数的理解。 问题设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此 题对以前内容进行回忆,为学习这节新 内容作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
播放录相 录相情景描述:某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增设电焊专 业,数控专业。在设备增加变压器容量不变的前提下, 只能通过无功功率补偿,以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补 偿前,有功功率16KW,功率因数0.5,补偿后,有功功 率33KW,功率因数0.95。补偿前后有功功率相差17KW。
• 一、教材分析 • 二、教法分析 • 三、学法分析 • 四、教学过程 • 五、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该节内容在《电工基础》教学中 的地位和意义 2.教学目标确定
1.该节在教材中的意义
《功率因数的提高》这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直流电路、 交流电路的基础知识,并对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 率、功率因数掌握的情况下完成的。是全书联系实际的纽 带之一。因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能源 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 途径。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掌握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 并对其节约能源意识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的确定,结合学生的 学习现况,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 位。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采用以下教 学方法:
1.比较渗入法 2.层次讨论法 3.实验验证法
4.辅助教学法
1.比较渗入法
好的导入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集中 学生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导 入采用一例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观看录像, 自主思考,自主比较,发现无功功率补偿前后 的不同点,发现功率因数的高低是电源设备利 用率高低的关键,进而很好的渗入了课题。
五、板书设计
功率因数的提高
一、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1) 电源设备的容量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减少了线路上的压降和功率损耗。
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感性负载并联电容
从相量图上可以看到并联电容器后,电源供给的电 流减小了,与电压的相位差也减小了。因而,功率 因数提高了。 • 例1:例3
•
从上例可得出计算最佳电容值的公式: C = P 2(tan RL - tan ) U
谢谢指导
2.层次讨论法
针对这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提出四个问题,让 学生四人一组,在组内展开讨论,最后每组说出自 己的结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恰当引导,对 每组的结论作出评价,并总结出正确结论。这样会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 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3.实验验证法
• 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改变以 往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加入实验, 让理性变为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