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7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02年,欧盟的大多数 成员国开始使用统一的 货币——欧元。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2004年欧盟、美国、日本GDP对比 (单位:亿美元)
127000 116675
46234
欧盟
美国
日本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美国的发展
1.战后繁荣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政治经济同盟
世界第二 经济大国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2.表现
①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
②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德宣布 成为“福利国家”。
③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2.评价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表现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①明确提出要加入政治大国的行列; ②重整军备,军费开支居世界第二; ③以国际合作名义,接连向海外派兵; ④几年多次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随着欧洲联合趋势的加强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钢(万吨)
1939 1946 年年
1343 1290 795 441
德国 396.9 105.5 1775 208 2373 256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一)战后西欧经济发展
1.表现
①50年代初,各国工业已恢复甚至超过战前水平。 ②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材料1:到1952年,西欧地区工 业产量比二战前上升35%,农业产 量比战前提高10%,经济完全得到 恢复。
2.衰退调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速度放缓 3.新经济时代 90年代后,进入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
增长率(%)
9
拓展世界市场
8 7
应用最新科技
6
革新生产技术
5
4
3 2 1 1950
西欧日本崛起 石油危1机982
-1 1955 1965 美19苏75争霸 1985 -2
发展高新技术 1994 1999 年份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表现 ①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1956-1973年, 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13.6%,国民生产总值占 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跃升到第2位,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第二经济大国,被西方学者认为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1250
二战后的欧洲和日本
战后的欧洲
战后的日本长崎
一、欧洲的联合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材料一:1939年和1946年英、法、 德各国煤、铁、钢产量表
煤(百万吨) 铁(万吨)
1939年
1946 年
1939 年
1946 年
英国 235 193.1 811 789 法国 50.2 49.3 738 344
美国
出现“新经济”
新的增长模式


崛起成为资本

日本
主义世界第二
新的经济格局

经济大国

政府干预经济
新的经济体制
新 变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新的社会政策
①积极性:缓和社会矛盾,稳 定经济境②消极性:不能解决资本主义 制度的基本矛盾
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体系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①高科技的应用 ②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④资本主义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和改良能力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欧洲
走向联合
新的发展途径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日本的崛起
1.原因 ① 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1.原因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② 美国的扶持和朝鲜战争时期的军需订单。
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军“特需订货”的刺激 下,日本出现了“战争景气”。1500亿日元 的滞销货一扫而空,许多已关闭的工厂重新 开工,外汇收入不断攀升,据粗略估计,日 本在朝鲜战争期间,仅从提供商品和劳务得 到的“特需”收入,就占了同期日本出口总 额的一半。绝路逢生的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到 了战前水平。
——《欧洲经济史》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一)战后西欧经济发展
2.原因
①原有的工业基础 ②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③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 ④恰当的经济政策
马歇尔计划漫画
一、欧洲的联合
(二)欧洲的联合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原因 ①西欧国家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②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
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德国总理 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 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 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 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原因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③日本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 育经费占政府行政费用的1/5左右,这一 比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 1950—1972年,教育经费由1599亿日 元增加到40244亿元,增加近25倍。
1965年日本新干线
日本战后坚持以“科技立国”,为了扭转 战后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制定了“吸收型战 略”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国外新技术, 广泛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革新和创造。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2.过程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50年代初。法德等六国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1993年,组建欧盟。
20世纪50、60年代 1993年
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意义
①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②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 ③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