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电子教案 PPT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电子教案 PPT
第1章 绪论
1.1 互换性概述
1.1.1 什么是互换性?
1.定义:在制成的同一规格零件中,不需要作任何挑选
或附加加工(如钳工修配)或再调整就可装上机器(或 部件)上,而且达到原定使用性能要求。
2.互换性包括:几何参数、机械性能、理化性能。 3. 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内互换和外互换。
1.1.2 怎样使零件具有互换性?
1.6
R10系 列 : q10 q40 4 10 1 0 1 .2 5
R20系 列 : q20 q40 2 20 10 1.12
R40系 列 : q 40 q 40 1 40 1 0 1 .0 6
1
R80系 列 : q80 q40 2 80 10 1.03
R5 1.00
R5 4.00 6.30 10.00
R10 3.15
4.00
5.00
6.30
8.00 10.00
R20 3.15 3.55 4.00 4.50 5.00 5.60 6.30 7.10 8.00 9.00 10.00
R40 3.15 3.35 3.55 3.75 4.00 4.25 4.50 4.75 5.00 5.30 5.60 6.00 6.30 6.70 7.10 7.50 8.00 8.50 9.00 10.0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电子教案
性质:专业技术课 重要性:承上启下 特点:互换性属于标准化的范围,而测量技术属于计量学,
本课程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参考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王伯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陈于萍、高晓康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胡风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60
2.50
R10 1.00 1.25 1.60 2.00 2.50
R20 1.00 1.12 1.25 1.40 1.60 1.80 2.00 2.24 2.50 2.80
R40 1.00 1.06 1.12 1.18 1.25 1.32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2 2.24 2.36 2.50 2.65 2.80 3.00
1.3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3.1 数系的传播
a ,a d ,a 2 d ,......,a n d
a ,a r ,a r 2 ,a r 3 ,......,a r n .n 1 ,2 ,3 ,......
1.3.2 我国采用的优先数系
GB/T 321-1980
R
系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列
:
q
5
q40 8
5 10
公差: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
1.1.3 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有什么作用?
1.在设计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
和标准部件,大大简化了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了设计 周期,并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产品的多样化。
2.在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便于采用先
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有利于计算机辅助制造, 及实现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1.2.2 标准的定义: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
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 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 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1.2.3 标准的分类:
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专业标准, 如JB) 、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公差等级IT5~IT18,采用R5系列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7i 10i 16i 25i 40i 64i 100i 160i…;
显微镜的物镜放大倍数采用R5系列:
1.6X,2.5X,4X,6.3X,10X,25X,40X,63X,100X;
水泵流量采用R10/3派生系列:
3.在使用、维修方面:减少了机器的使用和维修的时
间和费用,提高了机器的使用价值。
1.2标准和标准化
1.2.1 标准的引入
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特点是规模大,协作单位多,互换 性要求高,为了正确协调各生产部门和准确衔接各生产环 节,必须有一种协调手段,使分散的局部的生产部门和生 产环节保持必要的技术统 一。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 现互换性生产。标准与标准化正是联系这种关系的主要途 径和手段,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
1.2.5 标准化
1.定义:指标准的制订、发布和贯彻实施的全部活动过
程,包括从调查标准化对象开始,经试验、分析和综合 归纳,进而制订和贯彻标准,以后还要修订标准等等。 标准化是以标准的形式体现的,也是一个不断循环、不 断提高的过程。
2.定义: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
互换性的必要前提,是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对人类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 静
1.2.4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在国际上,为了促进世界各国在技术上的统一, 成立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和国际电工委员 会(简称IEC),由这两个组织负责制定和颁发国际 标准。我国于1978年恢复参加ISO组织后。陆续修订 了自己的标准。修订的原则是,在立足我国生产实 际的基础上向ISO靠拢,以利于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 技术交流和产品互换。
答疑时间地点: 课间休息时间;
3:00~4:00,2教-413教机械制造系办公室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长度测量基础 第3章 圆柱公差与配合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第6章 光滑极限量规 第7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第8章 螺纹公差与配合 第9章 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 第10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第11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传动的互换性
6.3,12.5,25,50,100,400(m3/h);
水泵扬程采用R10/2派生系列:
8,12.5,20,32,50,80,125(m);
第2章 长度测量基础
2.1 概述
2.1.1测量的基本概念
1.定义:被测的量与作为单位或标准的量进行比 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试验过程。
2.意义:若被测量为L,标准量为E,那么测量就 是确定L是E的多少倍。即确定比值q = L / E,最 后获得被测量L的量值,即L = 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