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1.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案1.1土石方施工方案路基表层土采用推土机与人工配合清理,填土路堤地段,采用堆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施工。
路堑石方采用松动爆破,凿岩机配合潜孔钻机钻眼,严格控制大块率,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本桩利用方采用推土机施工,远运利用方采用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车施工。
路基填筑采取整幅分段分层填筑 (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由每段最低点开始填筑,填料就近利用路基开挖土石混合料、隧道弃碴或借土填筑,填筑摊铺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再用振动式压路机分层辗压密实;涵洞背及挡土墙背回填与路堤填筑同步进行,采用内燃冲击夯夯实。
分别按作业区段划分平行流水作业。
相交、相邻地段施工待施工过渡便线与既有线接轨后开始施工,并行地段路基为填方,土石方的调配施工原则按不跨既有线进行组织。
及时安排下挡工程施工,确保路基填筑的顺利进行。
路基工程以路基填筑、基床处理为重点,逐段成型,边坡防护及排水系统紧随其后,及早配套成型。
路基与桥涵根据施组总体安排平行或交叉施工,桥涵缺口待其完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填筑。
1.2防护工程施工方案路肩墙和下挡在路堤填筑前施工,待强度达到70%以上进行路基填筑,3m以上路肩墙和下挡,采取边砌筑边填筑施工。
按沉降缝分段施工,涵洞出口穿过路肩墙时,路肩墙先施工至涵洞底,然后与涵洞一同施工。
浆砌片石砌筑采用立模挂线、水平砌筑,挤浆法施工。
路堑挡土墙及边坡防护待路基开挖成型后,人工挂线清刷边坡,放样挂线自下而上水平砌筑浆砌片石、喷锚防护、喷播植生进行防护;预应力锚索施工在路基开挖高度达到预应力锚索位置时,按设计位置采用锚孔钻机钻孔,成孔后安装锚索并注浆,然后安装锚垫板,进行垫座、锚头砼的施工,最后进行锚索的张拉、封孔回填灌浆。
1.3排水工程施工方案排水沟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挖基,放样挂线浆砌沟身。
2.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措施2.1路堑开挖2.1.1土质路堑土质路堑施工采用逐层顺坡开挖方法。
推土机沿纵向顺坡推土,挖掘机或装载机装土,汽车运至填方地段或弃土场。
路堑开挖施工时,预留一定厚度保护层不挖,以后用挖掘机横向顺坡从上至下刷除,最后由平地机或人工修整成型。
路堑开挖至设计基床顶面标高后,精确测量检查断面,设计有换填或特殊地基处理地段按设计进行施工,无特殊地基处理或换填地段检底成型。
土质路堑施工工艺见《土质路堑施工工艺流程图》。
2.1.2石质路堑石质路堑施工施工与土质路堑施工不同之处在于爆破作业,为保证路堑边坡岩体稳定,并使边坡坡面平顺、光滑,爆破作业方法如下:离既有线较远地段的路堑采用深孔梯段微差控制爆破施工;路堑开挖深度较浅且数量不大时,采用浅孔爆破方法施工;与既有线并行地段采用控制爆破方法施工,边坡一次开挖成型。
深孔爆破采用潜孔钻机钻孔,浅孔爆破采用YT-28型风动凿岩钻孔,非电毫秒雷管进行微差爆破,爆破石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至填方地段或弃土场。
土质路堑施工工艺流程图在岩层的走向、倾角不利于边坡稳定及施工安全的地段,顺层开挖,严禁逆向挖断岩层,采取微振控制爆破技术,以防止爆破时影响附近岩层的稳定。
2.1.3既有线路堑开挖控制爆破搭设防护排架:根据石质边坡高度及坡度采取防护措施。
如采用钢轨排架、枕木排架、钢管竹排架防护。
防护材料集中统一购置。
在石质边坡上打眼,设置锚杆,将钢轨、枕木、钢管等固定在边坡上,再将竹夹板或钢丝、木柴等固定在排架上。
根据边坡高度分层设置排架,清除边坡上危石及树根,对控爆范围进行场地清理。
开挖方法:由于开挖石方紧靠既有线,断面底宽较小,边坡高度较大,必须自上而下采取平行于既有线的纵向台阶法,由两端向中部开挖,在挡护工程地段上部采用一次性全断面推进,下部采用台阶法与预留隔墙法相结合的方法交叉施工,以防爆破后的滚石对既有线造成的威胁。
布孔、钻眼:孔位主要根据爆体的形状、尺寸、结构特征及爆体的具体要求而确定。
既有线旁路堑石方爆破孔采用垂直和水平孔两种,边坡采用倾斜孔。
其孔位排列方式可采用单排孔、多排孔,以及梅花形布孔。
炮孔深度决定着装药位置和分段装药数目,并影响被爆体的破碎程度和最小抵抗线的方向,在控爆施工中,孔深根据被爆体的形状、尺寸、材质和钻孔条件等因素确定。
准确计算炸药用量:在控爆施工中,炸药用量计算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计算出最大允许炸药量;第二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每次和每孔的装药量;第三步通过最小范围的试爆对计算进行核对和调整。
合理的装药结构:分为密实集中装药和密实分段装药。
密实集中装药的炸药集中于孔底,炸药与孔壁保持密实,接触或便于药卷装填的方便而留有微量缝隙。
当孔深超过最小抵抗线的1.5~2.0倍时,采用密实分段装药。
施爆:驻站联络员在每天爆破前2h向车站提出“申请施工放炮表”,经认可后,即通知施工装药。
在定点放炮前半小时必须装完炸药,并通知驻站联络员,现场准备就绪。
驻站联络员在接到现场准备就绪的报告后,向车站值班员提出请求爆破时间,当接到封锁命令后,双方进行签认,并按调度命令进行施爆,未接到调度命令,一律严禁施爆。
既有线路堑开挖控制爆破见《既有线石方控制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2.2路堤填筑路堤填筑基床及基床以下部分填料及压实标准应满足下表规定:2.2.1软土路基处理路基地基表层为松软土层,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 值小于1.2Mpa 或容许承载力小于150kPa 时,根据软弱土层的性质、厚度、含水量、地表积水深度等,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换填、抛填片石挤淤等加固措施。
施工方法:自卸汽车将片石倒入抛填点,抛填露出水面后,人工配合推土机整平,振动压路机碾压,片石间用碎石及砂砾料填隙。
填石路段压实度采用K30承载试验车进行检测。
当底部硬层有较大横坡时,抛石从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展开,并在低的一侧多抛一些。
抛石挤淤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工艺见《抛石挤淤施工工艺流程图》。
2.2.2路基岩溶整治根据岩溶形态、分布特征,视情况采用回填、封闭、钻孔注浆整治。
钻孔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一般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方法:采用多口径钻机钻探成孔→套管护壁→孔口封闭→无栓塞→自下而上分段注浆法。
施工顺序:根据地下水的流向,先注下游排,后注上游排。
同排注浆孔按照逐渐加密法分次序进行,避免串浆。
成孔工艺:全孔采用硬质干钻取芯法钻进;在孔口处开挖直径0.5m,深0.3-0.4m的浅坑;校正立轴角度,将变角螺栓紧固;钻进1~1.5m后(口径φ150mm),用φ146mm套管击入2~2.5m深,上端高出0.2m,之后用水泥砂浆回填浅坑。
换下一级口径钻进一定深度后,仍用吊锤将套管击入预定孔深,重复上述作业,直至终孔,然后冲洗钻孔。
注浆工艺:水泥、砂、水玻璃等材料按设计选用,并准备充足。
注浆方法:采用纯压式注浆,注浆段长5m。
注浆压力p=p1+p2-p fp1—孔口压力表指示压力(Mpa);p2—注浆段受浆液自重压力(Mpa);p f—孔口压力表指示压力(Mpa)。
压力控制视地层的完整性和裂隙、溶洞的发育程度而定,裂隙发育时采用分级升压,地层完整时采用一次升压。
浆液遵循由稀变浓的原则,注浆结束,拔管进入下一段落注浆。
特殊问题的处理:串浆采用间歇法注浆或注入适当的水玻璃。
地表冒浆采用低压或自流式注浆,同时使用浓浆,必要时加砂或水玻璃;孔口返浆采用低压注浆,同时使用浓浆;大量漏浆采用增大浆液浓度,限制进浆量,间歇注浆,加速凝剂。
2.2.3一般地段土质路堤填筑填筑路堤前规划好作业程序和机械作业路线以及土石方调配方案。
路堤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把施工区划分为填筑区、平整区、压实区、检测区,按试验得出松铺系数和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填筑时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平整,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最小不小于10cm,进行碾压,碾压时先静压一遍,弱振2遍,先慢后快,行走速度不超过4km/h,振动频度先弱后强,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错行进行碾压,行与行的轮迹重叠为后轮宽度的1/2,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0.4~0.5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错开3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每层碾压完毕,采用K30承载板进行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
施工工艺见《土质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2.2.4填石路堤施工为减小路堤施工工后沉降,路堤压实至关重要,每层填筑厚度由试验确定。
逐层压实,填料最大粒径小于层厚的2/3,否则进行破碎。
每层松铺用推土机推平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其碾压速度≤2.5km/h,碾压遍数由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8遍)。
碾压时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全断面碾压,第一遍和最后一遍为静压,其余为振动压,每层填料压实度经检测合格后才进行下层填筑。
填筑质量检测用K30承载板按规定的检测点位及检测频度要求作对比检测。
每层填筑完成后,及时清理两侧边坡,以达到线条顺直、美观大方的要求,及时进行植被施工,以防止路基被雨水冲刷,污染周围环境。
2.2.5基床填筑及处理基床底层填筑时,每层必须均匀,避免有的超厚填筑,有的超薄填筑,形成薄壳,影响路基的整体性。
表层顶面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有路拱的路基面和无路拱的路基面必须棱角分明,线条顺直,相连接处无路拱段向有路拱段以渗水土顺坡,顺坡长度不小于10m。
路堤及路堑基床进行加固处理措施:基床处理先铺设二布一膜复合土工布,然后填筑砂及A组填料。
2.2.6高填方路堤施工高填方路堤施工按规定进行基底清理和压实,按设计进行加固处理,填筑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法与一般路堤相同。
高路堤地段严禁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并严格按设计边坡填筑。
路堤高度小于20m地段按平均堤高的0~2.5%预留沉降加高量,并按加高量和规范要求进行加宽;路堤高度大于20m地段,除按设计加宽外,按平均填高的0~1.5%预留沉降加高量,并按加高量和规范要求进行加宽。
对中心填土高度大于12m的路堤,在施工期间选定代表性断面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点分别埋设在路堤基床以下部分堤高的1/3、2/3处和基床底面,观测点顺线路方向的间距为50m。
根据观测结果,适当调整预留沉降量。
2.2.7交叉、并行地段路堤交叉地段路堤施工先施工过渡便线,待便线与既有线接轨后按一般路堤施工。
帮填路堤地段,大型机械设备施工困难,且必须与既有线紧密衔接,帮填路堤施工是增建二线工程路堤填筑的薄弱环节,拟采取以下施工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清理地表杂物和有机质,挖除树根。
将原地面整平,并向既有线侧倾斜成2∶1坡度。
分层水平填筑,且将既有线边坡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0m,尽量利用大型振动压路机碾压,若条件困难则必须用内燃打夯机进行压实。
密实度和K30值满足规范要求。
填筑过程中,按设计规范和预留沉降量进行加宽,若附近工点有多余符合规范要求的土石方,则加宽值可适当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