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五局浙赣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Z-5标段)指挥部安全施工作业指导书为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使“安全第一”的思想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消灭人身重伤及以上、设备、交通一般责任事故,使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浙赣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Z-5标段)优质、高效、安全地按期建成、特制定本指导书。
1 总则1.1 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管理责任。
其主要职责:1.1.1在组织与指挥生产过程中,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1.1.2建立安全管理机构,主持制定项目安全生产细则,审查安全技术措施,定情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1.1.3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生产奖罚制度;1.1.4主持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和事故教训。
1.2 项目总工程师主要职责:1.2.1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1.2.2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时,应同时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并进行书面交底;1.2.3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2.4解决施工生产中安全技术问题;1.2.5制定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有关技术措施;1.2.6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参加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技术鉴定意见和改进措施。
2 路基2.1 参加施工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2.2 从事爆破、电力、高空、起重、锅炉、压力容器等作业的人员,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和机动车驾驶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2.3 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使用;2.4 爆破材料库必须符合防爆、防雷、防潮、防火、防鼠要求,必须有良好的通风和防爆照明设备。
库存量及平面位置必须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
库房距厂矿、村镇、人口稠密处所、交通要道及其他建筑物必须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的确定应按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办理。
2.5 爆破作业必须设炸药加工房,其位置应隐蔽安全,起爆体加工量不得超过当班用量,应有专人负责看管并有防火、防暴等安全措施。
2.6 坡面锚杆挂网必须设脚手架,严禁攀登锚杆露头。
3 桥涵3.1 开挖基坑严禁采用局部开挖深坑,从底层向四周掏土的方法施工。
3.2 挖孔桩挖孔时,必须采取孔壁支护,同时应经常检查孔内有害气体浓度,当二氧化碳超过0.3%,其他有害气体超过允许浓度或孔深超过10m时,均应设置通风设备。
3.3 进入工地应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3.4 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安全标准,高处作业平台应设置围栏,架板应铺满,不得有探头板。
3.5 各种塔吊或提升设备必须经检查验收,同时应有定期安全检查记录。
3.6 严禁作业人员通过提升架上下。
3.7 梁体移动、起落、架设必须由专职技工指挥,各部位应由技工负责。
3.8 梁体起、落应用支撑等保险措施,梁底用托架,动作应同步,禁止用齿条起道机代替油顶进行起、落梁。
4 隧道4.1 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卫生标准:4.1.1坑道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4.1.2粉尖最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mg;4.1.3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工作面时,浓度可为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min;4.1.4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得大于0.5%;4.1.5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10mg/m3以下。
4.2 采用电力起爆时,除应按国家现行的《土方和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4.2.1装药前电灯及电线路应撤离工作面,装药时可用投光灯、矿灯、风灯照明。
4.2.2起爆主导线应敷设在电线和管道的对侧,不得已设在一侧时,与钢轨、管道等导电体的间距必须大于1.0m,并应悬空架设。
4.2.3起爆电源应使用直流电或采用低电压大电流起爆器,放炮器应保持干燥,并不得用湿手操作。
4.3 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4.4 洞内爆破不得使用TNT(三硝基甲苯)、苦味酸、黑色火药等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炸药。
4.5 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才准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且相距时间不得少于15min,并经过以下各种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其他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
4.5.1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
4.5.2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
4.5.3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
4.5.4支护有无损坏变形。
4.6 严禁在炸药加工房以外地点改装炸药包等加工作业。
4.7 装炮时严禁火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至安全地点。
4.8 严禁明火点炮。
4.9 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的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4.10 在稳定性差的围岩中开挖时,应尽快作好初期支护。
4.11 对设计标明可能有断层、突泥、突水等不良地质的隧道,应单独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及防护措施,并认真作好超前探测工作。
5 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5.1 加强既有线路基施工安全管理5.1.1路堑开挖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防止因开挖不当造成坍塌、边坡不稳,坚决禁止掏底开挖。
路堑开挖时,注意坡面的稳定情况,每次开工前,收工后,对坡面、坡顶周围认真检查,对有裂缝和塌方现象或有危石、危土时立即处理。
在岩石破碎或土质松软地段,基坑开挖面不能太大,不能暴露太久,防止坍塌伤人。
5.1.2路基、路堑施工时,要做好截、排水,并随时注意检查,开挖后应保持排水畅通。
5.1.3做好路基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组织指挥工作,土石方运输机械按指定路线行车,保证道路畅通,防止发生机械碰撞及翻机、翻车事故。
既有线旁施工时加强防护,在既有线限界外设置限界桩,防止施工机械侵入限界,确保行车及施工安全。
邻线来车前,驻站联络员及时通知防护员,防护员通知机械司机停止作业,并确认施工不侵入邻线限界。
5.1.4施工作业范围内的电杆处设立明显的标志,防止施工机械碰撞。
5.1.5施工机具、车辆和设备有专人管理和操作,做到“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三好”:管好、用好、维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四懂”:懂管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车辆设备按有关规定进行保养,确保其性能处于完好状态,符合安全技术要求,满足施工需要。
5.1.6为了保护工程,保障施工人员、铁路运输作业人员及群众的安全,在基坑、轨料堆放处、大型机械设备存放处夜间应设置照明和防护、警告信号和看守人员。
没有施工人员在场的基坑应加以覆盖。
5.1.7做好现场管理及安全用电、防火、防汛工作。
现场管理有序,道路畅通,材料堆放整齐,现场用电必须由专职电工负责,防火设施按规定配置且完好有效,安全标牌齐全且符合规定。
雨季成立防汛小组并设专人值班,并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提前做好防洪、防汛工作,避免人员损伤及财产损失。
5.2 加强既有线桥涵施工安全管理5.2.1拆除既有涵洞、框架桥的端墙时必须对既有线路基进行加固。
5.2.2涵洞接长施工时,施工场地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告标示牌。
5.2.3接长交通涵施工顶板时,应在模板底下挂设安全网,以防工具、材料坠落伤人、伤车。
5.3 加强既有线轨道施工安全管理5.3.1工程项目的通讯系统除了有线电话外,主要管理人员都配置移动电话。
同时,配置设备无线通讯网络,包括无线电台、对讲机等设备,确保通信畅通。
5.3.2无缝线路地段的施工,应严格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作业,锁定轨温,维持足够的轨道框架刚度,保持足够的道床纵横向阻力,拧紧扣件螺栓和接头螺栓,防止无缝线路胀轨跑道。
作业后应有人进行全面检查,注意有否变化,并应采取措施。
5.3.3无缝线路的换轨、换枕、拨道、抬道、车站改造的施工,应优化施工方案,方案经管辖的路局、分局运输等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按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5.3.4路料卸车应严格按路料卸车的有关规定办理,所卸路料应防止打坏营业线上的设备,并不得侵入既有线的限界,确保行车安全。
5.4 既有线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好“五关”即“防护关、施工准备关、慢行、封锁作业关、开通关、保养关”,确保施工和行车安全。
5.4.1防护关5.4.1.1按规定向运输部门报请施工封锁方案,批准施工后,按规定设置防护。
选派经考试合格的防护员上岗,防护员必须明确防护条件,熟悉防护办法,同时配带齐防护用品。
5.4.1.2按《技规》的要求设置防护,位置准确无误,未设好防护前禁止施工。
5.4.1.3未设好防护,禁止开工。
线路状态未恢复到准许行列车的条件,禁止撤除防护。
施工防护信号的设置与撤除,由施工主管项目经理决定。
5.4.2施工准备关5.4.2.1施工负责人认真组织施工作业人员学习施工方案,做到施工方法及步骤明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明确,职责分工明确。
5.4.2.2加强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施工劳力,备齐机械设备和机具材料,作好充分的施工准备。
5.4.2.3凡防碍施工电务设备,如电缆、信号机、电务接线盒等的拆除或移动均要电务配合方可办理。
未经许可,严禁盲目乱动。
5.4.3慢行、封锁作业关5.4.3.1严格凭慢行、封锁施工电报办理慢行、封锁要点手续,没有调度慢行和封锁的命令,禁止拆除既有线路设备。
5.4.3.2慢行作业施工准备阶段,严禁施工准备工作超前。
即严格按慢行条件起钉松动螺丝等,严禁过量扒开道床,避免破坏线路稳定性。
5.4.3.3进一步加强施工组织,合理地解决好封锁时间紧与施工任务重的矛盾,如发现施工进展不利的情况,及时作出劳力机具的调整,确保安全正点开通。
5.4.3.4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规范和正确使用各种机具。
人多作业时应统一听从指挥互相照应,动作一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谨防机具伤人。
材料机具不得侵入邻线限界,列车开来时,必须听从防护员指挥,及时下道避车。
5.4.3.5施工负责人在封锁施工中应做到“两保持、两掌握”。
“两保持”即保持与驻站联络员联系,保持与防护员联系;“两掌握”即掌握列车运行情况,掌握施工现场的作业进度。
5.4.3.6驻站联络员应做到“一及时、二严格、三联系”。
“一及时”即及时通报准确的列车运行情况;“二严格”即严格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三联系”即与施工负责人保持联系,与车站值班员保持联系,与防护员保持联系。
5.4.3.7施工技术人员应做到“两监督、一确保、一确认”。
“两监督”即监督施工各环节质量,监督道岔正式就位的准确性;“一确保”即确保龙口顺利合拢;“一确认”确认路线开通的技术状况及条件。
5.4.3.8加强与各施工单位间的协调与配合,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5.4.4开通关5.4.4.1加强对线路道岔质量检查,质检工作贯彻“严、全、细”的方针。
5.4.4.2施工负责人确认放行列车条件后,通知工地两端防护人员撤除移动停车信号,如红牌(灯)、响敦等,设置好减速信号,方可通知驻站联络员办理开通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