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方法
摘要花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是实施有效教学的
核心理念。
而优化英语教学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重要途径。
关键字英语教学;有效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80-01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是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
作为教师不仅要去研究教材,还要思考如何将教材的诸多内容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丰富内在情感,由此可见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根据教学实践,有效的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策略:
1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
初中英语各版新教材大都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它们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训练,重视发展学生语言的流畅性。
不少教师能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有机地结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2“应用教具”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喜欢使用教具来进行导入,把教学内容
用挂图、简笔画、投影、ppt课件等形式呈现给学生,然后师生按照直观教具所提供的情景,通过合理的联想、想像和推理,进行一系列的问答、讨论和探究活动。
如:在教8b m1 u1 pollution fighters时,我就制作了一组幻灯片,上面分别显示了冒着黑烟的烟囱,在沙尘暴中几乎睁不开眼的行人,沙漠化了的绿地,被太阳暴晒后裂开了的道路等等。
然后问学生:“what causes all these?”学生都回答:“pollution.”然后再问学生:“would you like to change these and make our earth better?”学生都回答:“yes.”接下来就告诉学生说:“we’ve got a wonderful friend who can do the changes for us.do you know who is the friend?”now let’s look.下面就显示一组各种各样的美丽的树的照片让学生欣赏,最后是一张图片上写着“pollution fighters——trees”自然地把主题引了出来。
由于使用的教具形象鲜明,容易引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因此,应用教具导入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策略
3.1有效地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规定了教与学的方向。
一堂好课,肯定有着清晰、科学、具体化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弄清楚教学目标问题。
制定教学目标要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测量和落实。
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确定在一节课中有所侧重地体现某一方面的目标。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教学目标设计是第一个环节。
3.2有效地把握学情。
陶行知先生也曾告诫教我们,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一言以蔽之,关注学情是教学活动的内在要求。
要想上好一节课,不认真研究教育对象,特别是教育对象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实现以人为本。
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而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达到教学有效的境界。
3.3有效地研读教材。
教材是教师用于组织教学的语料和范本,是众多教育专家深入思考的产物,有着科学周密而蕴涵深意的经典编排。
当今的新教材确实能让人耳目一新。
教材的版面设计、插图、知识结构、文化背景,教学内容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这些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但教材并不是圣经,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有所调整。
教师应多角度钻研教材,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
只有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自己使用的教材做出适当的裁剪,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转变,才能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4有效地设计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语言技能、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有效的课堂设计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改变英语课堂低效或无效的现状。
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要遵循以下策略:①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促进有效学习。
②调动多人积极参
与,促进有效学习。
③设计多样的学习方式,促进有效学习。
④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促进有效学习。
⑤学会按要求操作,促进有效学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正确的操作,这是有效学习活动最基本的要求。
⑥学会沟通合作,促进有效学习。
4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留出空间
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和交流是每节英语课的灵魂。
由于学生各具特点,只有实现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
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让其放任自流。
要使学生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程度,教师首先要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条件,即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语言材料,并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理解、学习和运用这些语言材料的能力。
教师还要根据所学的语言内容设计出能够使用所学语言的情景,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完成交际任务。
所谓给学生留出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空间,就是要为他们留出足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
因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依存的,要使学生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空间,那么在有限的一节课的时间里,教师就不能占据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来讲解有关语言的知识,让学生失去可实践的时间和可动脑的余地。
一般来说,教师占用大量时间来讲解语言知识的目的无非是:“疑难解析”、“加深印象”、“巩固基础”…等。
事实上要达到以上目的,讲解并非是唯一的途径,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不必事事躬亲,只要是学生能通过上下文理解的内容教师就不必“疑难解析”;只要是通过活动能让学生掌握的内容就可省去讲解;只要学生经过努力就可求解的教师就
不必急于公布答案。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能准确把握教材,发现可留给学生的空间,在课堂上努力通过设计应用性的交流活动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机会。
只有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才能使学困生有弥补不足的机会,使学有余力者有发展特长的时机,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但是,也有些学校,尤其不少农村学校,部分教师仍沿袭旧的教学方法。
他们常常是用一支粉笔,一本书就应付课堂内的一切,将精彩生动的语言材料支离破碎地加以分解,逐词、逐句象教“文言文”那样把它们译成汉语,接着是花费大量时间去演绎讲解所谓的“语法规则”和“原理”,甚至把功能项目也作为知识点来讲解,并不断地在黑板上加深拓宽。
他们对语言点的分析深入细致,旁征博引,而完成这一系列程序教师所用的却是汉语而非英语。
我们姑且把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现象称为“文言文”教学现象。
总之,一堂好课的诞生,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前提。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全面地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与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这样的设计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中活力的源泉。
要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愉快,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调动他们积极探索、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能健康、有效
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