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领导力赋能教练
Nemin
——管理者未来领导力转型的7项实践
课程背景
研究、学习和讲授领导力由来已久,一直想搞清楚领导力,从而系统建构领导力,来帮助管理者提升领导力。
但是,研读大量关于领导力著作以后迷惑了,关于领导力的著作多如牛毛,关于领导力的观点五花八门,而且看起来都对……
这样让我对那些市场上铺天盖地的领导力课程产生了质疑,也对自己讲了多年的关于领导力的课程有了敬畏之心……
于是乎,我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基于大师关于管理和领导知识观点,结合多年来自己的领导和教学工作的实践,根据现在关于场域的变化,重新设计关于领导力的课程。
为了帮助大家受众能够更好的认识领导力,我先简单阐述领导力:
领导力是是由leader(领导者)衍生出的leadership(领导力)词语,指的就是leader 的共同特性。
所以领导力的本意是领导者的共同特性。
包含三个含义:
1.职位:领导者的共同特性在于职位。
也就是说,领导力是职位。
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数
领导力研究都是以担任某个“领导职位”的人为特定研究对象;
2.能力:领导者的共同特性在于能力。
也就是说,领导力是一种能力;能力分可以分为
技能和特质两类。
技能可以后天学习,而且可以较短时间掌握。
特质则往往是先天形成的,难以在后天改变,即使能够改变也需要一个非常长时间的过程。
这也是大多数领导力素质模型结构的概念原点。
3.行动:领导者的共同特性在于行动。
也就是说,领导力是行
动。
詹姆斯·库泽斯和巴里·波斯纳以此为原点,调查和研究得
出卓越领导力的五大实践: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
使众人行和激励人心。
做这五件事情,您就是领导者,就体现了领导力。
领导力的三个含义交织在一起的。
领导者往往就是三者的合一。
三个含义重叠越大,代表着领导力越强。
基于这样的定义,古典管理理论概括为三种范式:
科学范式是学院派范式。
以实验、调查、统计等科学方法,借用自然科学的套路对领导力进行研究。
经验范式是实践者的方式。
市面上绝大多数领导力的书籍都是经验范式的产物。
他们基于自己亲身经历和个人的非系统性观察,提炼出关于领导力的个人见解。
人文范式是思想家的范式。
人文范式的典型特征是在人的价值观上激发对“可能性”的思考。
科学范式求真,想要真实地描述世界;经验范式求善,想要改善人的社会实践;人文范式求美,想要激发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领导力。
于是乎,在以上范式的指导下,出现各种关于领导力的不确定性的定义,也出现了不同版本的领导力能力模型结构。
⚫沃伦·本尼斯:领导者做正确的事
⚫詹姆斯·库泽斯:领导力的五大实践
⚫约翰·科特:领导就是变革
⚫罗纳德·海菲兹:领导是发动适应性变革
⚫比尔·乔治:真诚领导力
⚫詹姆斯·马奇:领导力与人生
…….
从定义和模型结构来看都是正确的,但都是“正确的废话”。
为什么呢?
因为面对中文的领导一词,古汉语没有领导这个词,自然也没有“领导力”,“领导”作为外来词进入汉语是20世纪初的事情。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领导”
一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动词,指率领并引导;另一个是名词,指担任领导工作的人。
要理解领导力必须把名词的意思和动词的意思相结合,那就是只要您“通过别人完成任务”,您就具备了领导力。
根据大师们提出的关于领导力的素质要素,结合5+X人才模型结构,我取其共性重新梳理了关于领导力素质模型特征如下:
(1)激情(强烈的成就动机、进取心);
(2)担当与挑战意识;
(3)系统与全局思维;
(4)决断与决策力;
(5)敏锐的思维与高智力;
(6)支配他人与说服力、鼓动力;
(7)组织与协作技能、意识;
(8)改善、创新倾向。
结合上述8个重要的领导力素质模型,我结合领导力研究的成果,把领导力分成两个维度,一是带领团队实现目标(初级定义),即
通常所说个人领导力;二是动员团队解决难题
(高级定义),及通常所说组织领导力。
强调组织与个人共同成长,不论是组织还
是个人,都必须落实到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本——人。
因此,作为企业中的领导者,如何提高个人领导力,建立人才驱动型组织,成就组织的战略目标就成为其核心的工作。
本课程围绕初级定义提供解决方案。
本课程则系统介绍如何进行自身的修炼,以及如何培养人才,建立人才驱动型组织,系统思考“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给予启发,帮助领导梯队建设,全面大作领导力驱动型公司指明了方向。
本课程一共分为三篇7章,三种境界分别个人在对应组织成长中的三个阶段:
第一篇:悬思——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解决领导力的迷惑;
第二篇:苦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解决领导力修炼路径;
第三篇:顿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解决领导价值观。
——用这三重境界,结合“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给到企业领导者——企业教练一次心灵的体会和过程训练的学习。
课程特点
⚫大师管理课与领导力实践结合
⚫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扎根于管理的本质而又深入浅出
⚫传统东方文化与西方理念有机结合
⚫建构人人都能明白领导力,人人都必须学会的领导力,人人都能学会的领导力课程
课程收获
1.个人天赋领导力转向价值领导力:学习新的东西、改变观念和改变自我;
2.战略的具体体现形式就是实现目标,组织领导力的作用就是帮助个人体现价值领导力;
3.领导者的作用在于通过“道德”引领价值,通过技术赋能使其个人价值得以体现。
“责任
内生”引领“道德“,“路径依赖”控制“技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领导力。
4.学习目标达成的方法,从而解决挑战性难题。
课程时间
本课程设计标准课时设计为两天共计12小时(6小时/天)
适合对象
组织中的管理者或者储备培养干部
授课方式
本课程实训则采用现场面授、录像观摩、角色演练、案例分析、游戏体验、分组讨论和室内体验式项目结合,实训的感受更为深刻。
课程大纲
第一篇 领导力定义篇
第一章领导力的本质——承担责任
一.领导力的含义
二.领导力的定义
三.领导力是行动
四.领导力中的权力、职位和能力
1.权力与领导力
2.职位与领导力
3.能力与领导力
五.先秦儒家哲学中的领导力思想
案例解析:稻盛和夫的《干法》
第二章领导力的核心——解决难题
一.区分领导与管理
二.技术性难题和挑战性难题
三.领导力的核心
四.基于难题的领导力素质模型
五.领导力的任务、策略与修炼
思考分析:领导力学习的“道”和“术”
第二篇 自我修炼篇第三章领导力的根基——价值成就
一.天赋潜能
二.核心价值观
三.清晰目标的价值驱动
四.愿景领导的自我修炼
思考分析:目标为什么紧逼就能完成?
第四章领导者的学习——自我成长
一.领导者的四个H
二.领导者的五个特性
三.领导者的四个悖论
四.领导者解决三大冲突
工具应用:吉姆柯林斯的《卓越三环理论》及其解析
第五章领导者的心智——思维模型
一.系统思考
二.整合思考
三.决策思考
四.领导者思考在于未来
工具应用:
1.基于前瞻性思维的“社交”路径
2.青少年领导力培养的“路径依赖”
第三篇 解决难题训练篇第六章领导者的角色——做教练
一.领导者的角色
二.领导者是教练
三.教练的五个层次
四.教练的五个原则
文章分析:教练技术的底层逻辑源自于儒家哲学体系
第七章领导者的沟通——激发梦想
一.领导者应该做正确的事
二.领导者要学会讲故事
三.领发力故事的三个维度
工具应用:从乔哈里视窗学领导者习惯
课程总结:本课程源自于领导力的初级定义,即带领团队实现目标。
其核心是自我管理与自我修炼,正是“独善其身”的落地实践。
领导力的高级定义则是“兼善天下”,其课程框架及结构参考《组织赋能——激发组织效能八堂管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