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黄疸病因分类护理论文

新生儿黄疸病因分类护理论文

新生儿黄疸病因分类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80-01
【摘要】新生儿黄疸(neonatal??jaundice)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时期对胆红素代谢不成熟,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出现皮肤﹑巩膜﹑粘膜黄染现象。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做特殊处理,病理性黄疸可发生核黄疸,引发智力落后,神级系统疾病等后遗症,甚至威胁新生儿的生命。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病因分类护理
在临床护理中经常会发现宝宝在住院期间皮肤会发黄,并且家属也经常会询问原因。

据临床数据表明我国50%足月儿及80%早产儿可发生新生儿黄疸1]
呢?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生理和病理原因使血液里的胆红素增高,出现皮肤、巩膜﹑粘膜处发黄。

1 新生儿黄疸常见的原因
1.1 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体内的胆红素约80%是由衰老的红细
胞被破坏而形成的。

如果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胆红素激增,就会引起黄疸。

1.2 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发生障碍由于肝细胞发炎或肝细胞内缺少旰脏酶,或这种酶活力低,胆红素到肝脏后变成结合胆红素并排除的过程受影响。

1.3 由于胆管阻塞由于胆管阻塞,胆红素不能排泄到小肠,使胆汁淤积在肝细胞或胆道内而引起黄疸.
国内也有报道2]要因素,其中窒息占首位。

由于新法复苏的推广和使用,新生儿窒息率大大降低,故窒息已不是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

此外还有缺乏症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有报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新生儿中有1/3呈现黄疸3]
2 新生儿黄疸的检查
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最高约51.3μmol/l(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71~205μmol/l(10~12mg/dl),早
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

3 新生儿黄疸分类
3.1 感染性黄疸:感染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首要原因,占
19.95%与国内一些报道相同4-5]3位依次是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感染不典型,而黄疸常常是泌尿道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唯一表现。

最常见的致
病原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破杆菌,巨细胞病毒。

3.2 abo溶血症性黄疸:abo溶血症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次要原因,占14,8%6]a型血的母亲或b型血的婴儿。

3.3 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

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
10-30?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3.4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黄疸是生理性的自然会消除,是病理性的就要抓紧时间治疗,
平时注意仔细观察,精心呵护。

4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4.1 保暖:将患儿置于适宜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因体温过低时游离脂肪酸浓度增加,可与胆红素竞争清蛋白,是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从而加重黄疸。

4.2 喂养:提倡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喂养,保证水分和营养的供给,喂奶后取右侧卧位,减少呕吐次数,以利于肠道正常菌群建立。

4.3 预防减让感染:一母一患一陪一病室,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病房消毒隔离工作。

保持患儿清洁卫生。

4.4 用药护理: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和不同药物的
应用,给予有效地护理措施。

4.5 光疗护理:由于患儿一般情况差,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光疗时容易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等副作用,因此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至关重要。

如果新生儿是生理性黄疸对小儿没有影响,可多喂些糖水,提倡早吸吮,使胎粪及早排出和减少排到肠腔内的胆红素吸收。

有报道说游泳及抚触可满足新生儿各种需要,有助于胎粪的排泄和生理性黄疸的早消退。

7]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关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6.
[2]聂卫平.光疗治疗新生儿学高胆红素症220例临床分析
[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2(16):1231-1232.
[3]钟丹妮,高宗燕,刘悠南,等.广西南宁地区g-6-pd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j],中国当代儿童杂
志,2009,11(12):970-972.
[4]李敬风.新生儿学高胆红素症220例感染病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3):2054
[5]牛广建.新生儿学高胆红素症86例分析[j],安徽医
学,2008,29(1):58-60.
[6]彭旭东.新生儿学高未结合胆红素症340例临床病因分析
及治疗[j],华西医药,2009,24(7):1712-1714.
[7]葛敬霞.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医学理论
作者单位:210018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医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