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作业题参考答案1、试说出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3个主要方面。
答: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与如下3个主要方面密切相关:一、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二、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技术的形成;三、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
(见第6页)2、简述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协会(AECT)发表的教育技术定义的内容。
答: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协会(AECT)发表的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在这里,“设计”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包括从学习者的特征出发,对教学系统、教学讯息和教学策略的设计;“开发”是每时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制作,将其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详见第9页)3、简述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取得的主要经验。
答: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经验大致有如下5条: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教育技术;二、发展的不仅是装备与规模,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三、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现代教学媒体教材建设;四、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是人;五、教育技术的科学研究是发展教育技术的先导。
(见第14页)4、教材中对于信息加工学习原理可以描述为哪4个方面的内容?答:信息加工学习原理认为,一、认知系统的对象是信息流;二、人的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故学习者会对信息作过滤选择;三、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编码方式又往往取决于学习任务的性质,编码还涉及“组块”问题;四,回忆部分地取决于提取线索。
这一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许多思维过程。
(见第16页)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哪4个要素?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如下要素: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
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
即便学习的推力或刺激来自外部,基本的学习要求来自学习者个人;三、学习是渗透性的。
学习会使学生的行动、态度及至个性都发生变化;四、学习是自我评价的。
(见第18页)6、简述现代建构主义观的学习具有哪6个特征?答: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现代建构的学习有以下6个特征:一、学习应该是积极的——强调学习者积极作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学习是建构性的——心智的表征具有真实的本体状态(即外部世界)、知识是由个人建构的、个人在建构知识时必须依靠人际的意义共享与协商、建构过程必须科学;三、学习是累积性的——学习建立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可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以前的学习,而且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或质变;四、学习是目标定向的——学习的目标形成于学习过程的内部,由学习者自己设定,与学习任务有关。
五、学习是诊断性的——自己控制学习;六、学习是反思性的——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行动进行思维。
(见第19页)7、简述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内容答:此模式阐明了信息传播的一般原则,是对传播活动过程中基本要素之间关系的最直观和最简洁的描述。
从中我们得到传播研究的五大内容1.控制分析:研究“谁”,也就是传播者,进而探讨传播行为的原动力。
2.内容分析:研究“说什么”,也就是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怎样说的问题。
3.媒介分析:研究传播通道,除了研究媒介的性能外,还要探讨媒介与传播对象的关系。
4.对象(受众)分析:研究庞大、复杂的受播者,了解其一般和个别的兴趣与需要。
5.效果分析:研究受播者在接收信息后所产生的意见、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等。
8、简述施拉姆交互模式的内容。
答:香农—施拉姆模式:在香农的传播模式中加入反馈环节,并强调只有信息源与信宿的经验领域内有重叠的共同经验部分,传播才能完成。
施拉姆模式:传播的循环模式,强调反馈,并且突出反馈的双向性。
(见第22页)9、简述考夫曼的教育应用模式。
答:考夫曼的教育应用模式为:教育系统方法可以分成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阶段。
先确认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必备手段,逐步进行有关的分析:使命分析、职能分析、任务分析、方法和手段分析。
再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组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评价效果,对系统的整体或部分作必要的调整或修改。
(详见第.29页)10、斯金纳根据强化作用理论提出的程序教学包含哪四个组成要素?它的构造包括输入、输出、贮存和控制四个部分11、简述发现学习有哪4项优势和作用?答:1、提高智力的潜力;2、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3、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布鲁纳观点,见第34页)1.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活动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任务的。
3、学生的学习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经验,用前人的知识经验武装自己。
4、学生的学习要发展能力,培养品德以及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简述加涅提出的学习过程的8个内部阶段。
接受神经冲动的模式、特征的选择性知觉、短时记忆贮存、长时记忆贮存、提取、反应组织、作业反馈、强化。
3.皮亚杰提出,外界刺激与主体反应的关系不是简单的S→R,而是S→A T→R。
试述S→A T→R的含义。
A T是主动同化刺激S于结构T的结果,A是大于1的系数,刺激S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T,才能成为A T,才能引起一定的反应R。
4.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比低级机能在结构上多一个中介。
565.简述学习风格构成的3个层面。
心理性层面、生理性层面、社会性层面。
6.谈谈教学活动过程有哪几个要素?并简述各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意义。
要素: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没有这个要素,教学就失去了目标。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离开这个要素,就不能引成教学的双边关系。
教学内容是一定的科学知识,没有这一要素,“学与教”就失去了基础的前提。
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载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7.试分析三种教学结构各自的优缺点。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缺点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难以全部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搜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但是,这种教学结构往往会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不仅适用于指导课堂教学,也可适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和网上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8.学习资源具有哪几类形态?教育人员、教育材料、教育工具、教育设施、教育信息、教育策略。
9、教材里对于媒体理论介绍了哪些观点?P9310.试述教学媒体的四种选择方法。
(1)问题表型是列出一系列有关媒体选择的问题,引导选用者通过思考、回答,逐步发现比较适合的媒体。
(2)矩阵型是两维排列,以媒体的种类为一维,以教学功能及其它考虑因素为另一维,然后用某种评判尺度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
(3)算法型通过模糊的数量计算,确定媒体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值关系。
(4)流程图型是流程图建立在问题模型的基础上,通常先确定过程和分解过程的按序列排列的步骤。
9611.简述维特罗克提出的生成学习模式过程。
P56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来知觉信息,然后进行主动建构的以及生成意义的过程。
1、为什么听觉有方位感?答:由于“双耳效应”,当某一声源至两只耳朵距离不同时,在听觉上存在时间差(相位差)和强度差(声级差);另外还有声波的绕射性能,以及头部和耳壳对声波传播的遮盖阻挡影响,在两耳间产生声强差和音色差。
于是就导致听觉的方位感。
(P.112)2、试说出视觉图像的种类和构图的要素。
答:视觉图像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真实的——对真人真事的拷贝;模拟的——模仿真人真事、对历史和真实事件的有根据的、科学的人工方式的再现如计算机模拟实验和以真实历史为题材的电影和电视片等;类比的——漫画、童话故事以及类比手段表达的画册、影片、电视节目和计算机动画等;结构的——用于分析和说明各类事物的原理结构和程序过程的方框图等。
构图的要素包括平衡、线条、形状、质地和色彩。
(P.115)3、试说出传声器的用途和种类123传声器是一种将声波信号(机械能)转换为电信号(电能)的能量转换器件。
俗称话筒、克风。
传声器按构造不同,可以分为动圈式、电容式、压电式、半导体式传声器等多种;根据使用方式,可以分为有线式和无线式两种;按接收声波的方向性可分为无指向性和有方向性两种,有方向性传声器包括心形指向性、强指向性、双指向性等。
常用的传声器是动圈式和电容式两种传声器。
4、使用传声器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答:使用传声器应该注意1、阻抗匹配;2、连接线长度适当(避免损失和干扰),3、工作距离适宜并正确处理近讲效应,4、声源与话筒之间的位置适当,5、使用时还应防止敲击、使用防风罩等,(P.127)5、扩音机与扬声器之间的连接有几种形式?答:扩音机与扬声器之间的连接最主要地在于“匹配”。
在“定阻抗式”扩音机的情况,常用到低阻抗配接和高阻抗配接两种方式。
使用扩音机32Ω以下的输出阻抗称为低阻抗配接,即把扬声器经过适当串、并联后接到扩音机相应的输出端上;在扬声器与扩音机距离较远时,使用高阻抗配接方式以减少线路上的损耗,可用线间变压器变换阻抗。
还有是“定电压式”扩音机的配接,这时需要注意功率总和的匹配、扩音机的输出电压和扬声器的承爱电压。
(P.142)6、说出听觉媒体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方法。
答:听觉媒体的教学功能有:1、典型示范、反复训练,2、创设情境,3、因材施教,4、及时反馈;教学方法有:1、示范法,2、比较法,3、情境法,4、配画放音法。
(P.146)8、说出影碟机的技术种类和光盘存储的方式答:影碟机的技术种类包括LD(laser disk,光盘,采用模拟信号处理方式)、CD(compactdisc)光盘机(采用数字处理即及脉冲编码调制方式),VCD(Video-CD,数字视频光盘机,在CD光盘的格式中录入了经过数据压缩处理的视频和音频数字信号),DVD(DigitalVideo/V ersatile Disc,数字视盘/数字多用盘,采用MPEG-2技术标准的压缩处理)(P.167)9、简述听觉媒体教材的设计过程与录制方法答:听觉媒体教材的设计过程为:1、确定内容和时间长度,2、编写稿本和确定录音方法,3、组织录音,4、编辑加工,5、编目储存;录制方法:1、传声器录音,2、线路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