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赵州桥》人教部编版《赵州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2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3.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二)、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段落,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20个词语。
2.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课件欣赏现代桥图片上海卢浦大桥、美国金门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师:赵州桥全长50多米,宽9米,为什么也是世界闻名桥梁之一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赵州桥》师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检验预习:1.课件出示生字词,自由读、领读、去拼音读。
2.多音字“爪”3.“慧”“史”的书写,观察需要注意的地方,师范写,生练写。
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智慧”“历史”出现在文中的哪个地方?指读。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赵州桥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地位?让我们走进课文找找答案。
三、自主学习1.课件出示要求(填表格)2.前四个问题的答案都在……第一自然段。
而地位在……最后一个段落那中间又提到了什么?这个问题需要您们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一下。
四、小组合作1.课件出示要求:①赵州桥有哪些特点?用“”画出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赵州桥特点的?用“~~~”画出五、展示反馈1.哪个小组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雄伟、坚固、美观2.下面一个小组来分析一个特点,哪个小组说说赵州桥的雄伟?关键词“全部”“只有”“横跨”3.指导朗读,通过朗读来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关键词重读。
师:通过大家的朗读,老师眼前仿佛浮现了赵州桥的样子,那老师的疑问来了,这样的桥还会坚固吗?哪个小组赏析了赵州桥的“坚固”?4.坚固:“桥两边……”“干什么用的?”“平时发大水的时候……”“”“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既……又……”(欣赏古代桥的图片,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建造一座这样的桥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创举什么意思?”“前所未有的举动或事业”5.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赏析赵州桥的美观:生:精美的图案、活了一样、有的……有的……有的……①教师范读,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加动作演一演③生读生演6.总结:通过我们的学习,发现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这些特点足以证明赵州桥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六、检测评议1.基础连线题2.假如你是导游,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赵州桥,试着用上以下词语: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师:这是一位合格的导游,再次带领我们游览了赵州桥,也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实地去观赏一下这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
七、作业:必做:根据自己对赵州桥的理解,写一篇导游词。
选做:查找资料,了解其他的“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同学家长交流。
八、板书:11.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赵州桥人教部编版赵州桥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赵”字。
2、通过学习“创举”一词,用自豪的语气朗读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及其作用的句子,感受古人智慧,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3、通过学习过渡句、找修辞手法以及对比阅读的方式,理解第三段是怎样围绕美观这个特点把这段话写清楚的,并通过小练笔的方式巩固运用。
4、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
教学重点:理解第三自然段怎样是围绕美观这个特点把这段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一个创举。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磁条黑板、学习单、预习单学生准备:课本、笔、预习单教学过程:一、学习生字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1课《赵州桥》(板书课题),学习“赵”字。
二、回顾课文昨天我们对《赵州桥》这篇课文有了整体了解,你还记得赵州桥的哪些信息?(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赵州桥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石拱桥,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课文主要围绕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进行介绍。
)过渡: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为什么会一千四百多年屹立不倒?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其中的奥秘。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默读。
思考:这一段哪些句子体现了赵州桥的雄伟?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设计的作用是什么?要求:边读边用“——”和“〰〰”画出相应的句子。
2、交流哪些句子体现了赵州桥的雄伟?(1)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2)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3、图片对比古代工具与现代建桥图,进一步理解赵州桥的雄伟。
小结:难怪作者说赵州桥非常雄伟,难怪赵州桥会世界闻名。
过渡:赵州桥的雄伟让人赞叹,它的设计更是世界闻名。
4、赵州桥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呢?(1)结合图片理解设计特点。
(2)课文中“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①“创举”是什么意思?自主理解并说一说。
②哪种设计是一个创举?(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预设一: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解决方案:是什么样的设计可以是赵州桥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从四个小桥洞流过?预设二: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解决方案: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来形容赵州桥的设计还不够完整,我们刚才讲到的赵州桥的设计有什么特点?)5、这样设计有什么作用?(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朗读理解这样设计的好处——坚固。
6、列举创举,情感升华。
(1)据资料显示,赵州桥这种设计在世界建桥史上是最先创造的,比欧洲早1100多年。
这就是创举!(2)列举“创举”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3)小结:这一项又一项的创举无不凝聚着我国每一个辛勤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一项有一项的创举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这一项又一项的创举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7、指导朗读并在背景音乐下用自豪的、赞叹的语气朗读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及其作用的句子。
过渡: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无不让我们骄傲、自豪,难怪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赵州桥的美观。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①哪句话既讲了前一段的内容又概括了这一段要写的内容?用横线画下来。
②哪些句子体现了赵州桥的美观?用波浪线画下来。
(2)学习过渡句。
(3)哪些句子体现了赵州桥的美观?结合图片理解各种姿态的龙的描写。
小结:在一千四百多年雕刻的图案今天来欣赏我们依然能看出它的美,我们依然可以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4)比较阅读:“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这两种写法哪种更能体现赵州桥的美观?为什么?小结:除了总的介绍赵州桥美观这一特点,还应该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围绕美观具体来写。
(5)【当堂检测】:借鉴作者写赵州桥美观的方法,围绕“各式各样的花灯真美啊!”写一写。
(6)点评指导。
(三)学习第三段每一盏花灯的背后都凝聚着工作人员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就像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一样无不体现着劳动人名的智慧和才干,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向那些劳动人民送去最真挚的赞美!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段向那些劳动人民送去最崇高的敬意!(四)回顾、梳理课文四、小组合作:要求: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请试着用“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几个词语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赵州桥。
五、【当堂检测】 请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用“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几个词语向全班同学介绍赵州桥。
六、拓展延伸 了解我国其它历史文化遗产。
七、作业: 用“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几个词语向家人介绍赵州桥。
八、板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1课《赵州桥》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第11课《赵州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课文语11、赵州桥雄 伟 世界闻名坚 固 过渡句 美 观 创举 排比句才 干智 慧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年级是段教学的起步阶段,而总分段式是最基础的构段方式之一。
本单元训练的语文要素就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而本课的2、3自然段结构清晰,尤其是第三自然段,是学生模仿和运用的良好范本。
【学情分析】1.三年级孩子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初次接触说明文,对于说明文的阅读还是比较陌生。
“图文对照,展开想象”是本文的主要阅读方法。
在教学中,通过看图、引导想象,积累词汇,理解词意,指导背诵,梳理文脉,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本文第3自然段,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教学时可借助课外阅读片段,在比较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秘妙,并尝试模仿和运用,进行总分段式的训练。
3.本文位于三下“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单元中,教学时,教师应引领孩子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了解桥梁发展史,走进家乡的古桥,发现身边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运用检索关键词(句)的方法,尝试概括赵州桥的特点。
2.以赵州桥“美观”为例,理解怎样把赵州桥的特点写清楚。
3.体会说明性文体的表达特点,感受赵州桥的美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1.快速检索,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2.边抄边想,理解运用,体会表达清楚。
【预学要求】1.学生课前了解本地的桥梁;2.课前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3.第一次阅读说明文,你用了几分钟。
4.你觉得《赵州桥》与你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5.读了《赵州桥》,你能不能提出1-2个问题?【教学过程】课前交流1.学生介绍本地桥梁;2.老师引进学习伙伴“小白人”;3.跟着“小白人”去欣赏世界上的奇怪的桥梁,感受现代桥梁的形态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