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标准化知识讲座之一-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化知识讲座之一-企业标准体系
(3)制定标准必须以当代科学、技
术和综合经验成果为基础,充分体现 先进性原则。
(4)制定标准必须使相关方协调一致,
做到基本同意,并经一个公认权威的
机构批准发布。
三、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IS() /IEC 第 2 号 指 南 ( 1 9 9 6 版 ) 制 定 了 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 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其 中对“标准化”的新定义为: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为了在一 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 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点:
1.标准化活动是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 的系统过程,标准是标准化活动过程的产 物。
2.标准是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的共 同的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这类文件制定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 的综合成果。
3.此类文件的产生应经相关方协商一
致,对标准涉及的实质问题,各相关方基
本同意,没有坚持反对意见,经过征求、
考虑所有相关方的意见并协调任何关键异 议的过程。 4.标准必须经公认的权威机构以一定格 式和程序批准。企业标准一般由企业法定 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管理者批准签发。
桑德斯定义明确说明了标准化和标准的关系, 标准化是一项活动和过程,活动和过程的结果才 形成了标准,从现代意义上,标准是标准化活动 的产物。 1982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1SO)第2号指南 的定义: 标准——适用于公众的,由有关各方合作起草并 一致或基本上一致同意,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 综合成果为基础的技术规范或其他文件,其目的 在于促进共同取得最佳效益,它由国家、区域或 国际公认的机构批准通过。
2.标准是¨当代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成果为基础制定,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
操作性。
3.标准的形式,一般是技术规范,也可
是其他公开的技术文件。
4.制定标准的目的必须在于促进最佳公
众利益,即为接受标准的各方共同的最佳利
益。
5.为此,必须经相关各方协调一致 或基本同意,并经权威的标准化团体(组织) 批准,作为企业标准,必须经企业法定代
二、标准的基本概念 19134年盖拉德(CJ· Galliard)在《工业标准 化原理与应用》中定义: 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基准、物体、动作、 过程、方式、常用方法、容量、功能、性能、方 法、配置、状态、义务、权限、责任、行为、态 度、概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给出定义、做出规 定和详细说明。它以语言、文件、图样等方式或 利用模型、标样及其他具体表现方法,并在一定 时期内适用。
这个定义全面而详尽地罗列了涉及需要统 一的概念和事物,并表述了表现形式和载体以 及标准的时效特性,但不够概括,为此, 1972 年桑德斯在《标准化的目的和原理》中定义: 标准 —— 是经公认的权威当局批准的一个标准 化成果。它可以采用下述形式: 1) 文件形式, 内容记述一整套必须达到的条件; 2) 规定基本 单位或物理常数,如安培、米、绝对零度等。 桑德斯定义补充了标准形成的法定程序和表现 形式,但除表述了标准包括了计量单位这个重 要组成外,并没有对标准统一的概念和事物提 出明确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原国家标准局在GB 3935.1—1983《标准化基本术语 第一部 分》中,对标准下了定义: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 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 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 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 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1983年我国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涵盖了 以下标准要素: 1.标准的实质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 做的统一规定。反过来对偶发的事物和概 念不必制定标准或制定统一规定。
标准化讲座之一 企业标准体系
某某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一章 企业标准化工作概要
第一节 企业标准化工作一般概念
一、概述 “任何一个学科的兴起和发展,开始就是由生产 所决定的”。标准化工作也不例外,人类开始认 识自然,改造自然,学会使用工具,从事生产活 动以来,为了协调个人行为和社会活动需求的一 致,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就需要 对人类活动的概念和事物提出标准化的要求。在 生产实践活动中对工具、器物的性能和形状提出 相似和统一的要求,以便利于加工、制造和操作, 就推动了建立在
手工劳动基础上的产品和工艺标准化;人们对 在生产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和成功经验加以 确认和推广,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为了满足 社会发展需要,将逐步复杂起来的管理系统化、 规范化和简约化,使管理、指挥更加有效,使 各项社会活动和经济、技术活动建立正常的最 佳秩序,从而以各种资源的最少投入,得到更 多的产出结果,以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的需要。就这样,一门基础性的标准化学科就 必然地随着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的生产力发展 要求而成长起来。
标准(standard)——为在一定的 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 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 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 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 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 理解“标准”新定义,应注重
把握以下方面:
(1)制定标准的目标是在一定的范围
获得最佳秩序,有序化的目的是促进
表人签发,并以一定的格式发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技术和 实践经验的日新月异,标准化领域日渐扩展, 客观的需要也要求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义能更 科学合理。为此,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检疫总局根据ISO/IEC第2号指南(1996版) 制定了GB/T 20000.1—20024标准化工作 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 汇》重新对“标准”下了定义:
最佳的社会效益,当然也包含了制定 或使用标准各方的利益。
(2)标准的实质是对一个特定的活动 (过程)或其结果(产品或输出)规定共同 遵守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 文件,也即标准文件可以是规则或规 范性文件,可以是导则性指南性文件, 也可以是对特定的特性规定。对不需 要规定共同遵守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 文件的活动和结果,没有必要制定标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