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浅析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浅析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摘要: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全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核心,因此,应作出全面分析和计算,对待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通过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从而最大限度的控制项目成本,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施工企业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phase is a key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cess control, it is the basis for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core, therefore, it should be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s, treat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i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by making effectively plan, organize,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 of activities to achieve a predetermined cost targets to reduce costs as much as possible, to achieve the target profit, to create a good economic benefit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control of project costs, to obtain the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key words: construction phase; cost control;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成本控制是工程建设成本的重要环节,项目的成本控制是贯穿在工程建设自招投标阶段直到竣工验收的全工程,其中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能否有效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本文仅就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原则和有效途径进行论述,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概述
工程成本的概念: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通俗一点的说就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

工程项目成本按经济性质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指施工过程中的消耗构成的工程实体,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指企业内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管理人员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还有水电费、保险费等。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

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做好成本控制,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已成为施工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但是现在很多施工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或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直接导致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浪费,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

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施工企业利润减少,同时会降低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二.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现在工程项目一般都是项目经理负责制。

施工企业一般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成立项目小组,由项目小组定期向企业汇报工程的实施情况,但没有明确和权利对应的责任。

而项目小组呢,有的项目经理根本就没有将成本控制提上日程,因为成本控制所带来的效益是企业的,而工程项目由于成本控制而带来的质量问题是则属于自己的。

有的项目经理把成本控制作为可有可无的部分,直接将其作为任务交给财务人员。

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从项目全局进行成本的控制。

因此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首要位置。

否则难以完成预期的成本目标,必然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2.成本控制认识上存在误区
工程成本控制是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需要所有的施工人
员参与,绝非像有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和其他人员无关。

如果成本控制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就会使导致工程技术人员只注重工程的技术问题,采购人员只关心设备、材料的采购问题,虽然这看起来分工明确,但如果他们都不关心工程的成本,就会为了将自己的工作干得最好,而通过增加工程成本的途径来提高自己工作的质量。

从决策上来说,每个职能部门工作达到最优,对于企业来说未必是最优的。

企业是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3.忽视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

“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

保证质量往往会增加成本,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

由于在人们的意识里,质量的提高必然是以增加成本为代价,所以项目经理为了免于承担质量责任,往往就片面地强调质量,而不进行成本的控制,这就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的项目经理片面强调工程的成本控制,致使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还会给企业带来名誉上的损失。

4. 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施工企业除了要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力和责任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奖罚分明,是促进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动力,也是实
施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武器。

当前施工企业在员工的绩效考核方面,尤其是成本控制的绩效考核方面,很少有明确的规定。

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使成本控制做不到实处。

5.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管理缺乏。

5.1工资超支严重。

施工企业成本构成主要是由工、料、机三大部分组成,当然人工费用比例随特定项目的施工环境、机械化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5.2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材料成本在施工企业工程成本中占相当重的比例,因此它在施工企业成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材料的控制权完全在项目经理及采购员身上,结果往往导致材料的积压、超支。

5.3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低,使用费高。

施工机械费占施工企业项目总成本20%左右,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造成机械使用费成本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盲目投资,不能根据市场行情和项目施工需要作可行性分析来购买或租赁设备。

②设备采购选型盲目,专用性太强。

③购买大批设备不实行招投标。

④企业缺乏计划管理和统筹调配,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5.4.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

工程项目中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有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导致材料的浪费和窝工现象,增加了项目的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