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经济发展的过程
经济的自然增长
A,经济的自然增长是人类存在的前提和随着人口增加生活能够维持下去的基本条件。
B,经济的增长是一切经济学,包括国际经济学在进行分析时的最基本出发点,即经济学历史与逻辑的起点。
2,经济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
A,经济的增长意味着生产更多的产出,即一个国家所生产的货物与服务数量总额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这一过程与结果通常用货币化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NI)或它们的人均数值来衡量。
B,经济的发展则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即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
3,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
产品的跨国流动
货币的“跨国流通”——汇总
跨国公司、多国公司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
经济开始真正成为全球化的具体结果
4,国际经济学的发展
家政学(是经济学的史前阶段,是经济学的历史和逻辑的起点)
微观经济学(以企业为经济活动中心,针对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进行研究。
着重探讨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进行分析。
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
国际经济学(随着历史的发展,国家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彼此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国家于是成为国际经济往来和活动的主体,国际经济因而产生。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
是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和应用,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
国际经济学的发展定位
5,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发展异同
A,运行主体的异同:
从这方面看,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相同之处可能更多些,尽管在某些方向的特点上会存在较大差异。
B,运行的目的异同:
在追求经济福利增长上,国际经济存在着个别经济体或国家经济集团与世界经济总体利益之间的差异,以及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区别。
但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在这方面的差异不是根本性的。
C,经济运行范围的异同:国际经济的运行范围大于一国国内经济。
D,经济交流方式的异同:大同小异,但是会在不同条件下有一定程度的修正。
E,经济交流场所的异同:国际市场中的市场机制更容易得到贯彻,市场的竞争性体现得更加完全。
F,经济运行机制的异同:
a,经济要素与产出流动的自由程度,一般而言国内比国际自由。
b,经济运行的条件不同,因国家间法律、经济体制等不同那个而不同
c,经济交往的媒介不同,货币不同,需要进过汇兑解决
d,经济调节手段其作用的程度不同,一般而言,国内贯彻得不叫彻底。
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
(一)经济运动主体的异同1,国内市场:个人,企业和国家
2,国际市场:个人、企业、国家和国家集团
(二)经济运行客体的异同1,国内经济更侧重于研究商品、金融、劳动力、信息或服务四种资源的国内流动及其对福利分配的影响
2,国际经济更加侧重于研究商品、金融、劳动力、信息或服务四种资源的跨国流动及其对福利分配的影响。
(三)经济运行目标的异同
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运行的目标基本相同,均追求经济运行主体福利的增长,以最小资源的耗费,获取最大经济福利,以有限的收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用,追求内外经济均衡目标的同时实现。
(四)经济运行机制的异同1,经济生产要素流动的自由程度不同,在国内流动时自由的,但在国际流动却受到限制。
2,经济运行条件不同,即经济运行所必须的政治、法律、文化、习俗、中交等方面的环境及条件有差异。
3,经济交往的媒介不同,如货币单位有差异
4,经济调节手段起作用的程度与范围不同,在国际经济中无法找到类似于异国中央政府的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对经济进行调控,且国际间也很难有强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