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书面文件,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因此,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机构都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方法和动机;会计分析企业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书面文件,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因此,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机构都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但现实生活中,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利润操纵。
本文就试图对企业常见的利润操纵方法予以简单的会计分析,从而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有一个更加清醒、正确的认识。
1 利润操纵的方法(1)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发生的转移资源和义务的事项,而不论其是否收取价款。
关联方主要是指在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中,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的有关各方。
从理论上说,关联交易是一种中性交易。
而事实上有些公司在关联交易中利用协议定价,实现利润在关联方之间的转移。
①利用关联购销业务操纵利润。
例如:ST苏三山,1997年销售一批货物给该公司的控股股东的子公司,销售收入16002万元,销售成本14002万元,产生净利润2000万元,交易价格由协议确定。
这项交易利润占公司1997年利润总额的23.5%。
②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
按照有关法规规定,企业之间是不允许相互拆借资金的,但实际上关联企业间的资金拆借现象非常普遍。
如某公司对关联企业进行长期债权投资,按20%的比率收取固定回报,为企业创造了一大块利润。
③利用关联企业间的托管经营调节利润。
目前,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缺乏托管经营方面的法规及操作规范,托管经营就成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另一方式。
一些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给关联企业经营,定额收取回报,使上市公司既回避了不良资产的亏损,又凭空获得了一块利润。
反之,关联企业也可以通过把获利强较的资产以较低的收益由上市公司托管,直接为上市公司注入利润。
(2)通过挂账处理进行利润操纵。
按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所发生的该处理的费用,应在当期立即处理并计入损益。
但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尤其是为了使当期盈利,则故意不遵守规则,通过挂账等方式降低当期费用,以获得虚增利润之目的。
①应收账款尤其是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长期挂帐。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及其他原因,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因它是企业的销售业务也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因此,一般而言,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对企业业绩影响很大。
但对于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极小,按规定应转入坏帐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按规定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转为坏账的话,有人曾计算过,1997年深沪市上市公司亏损数将由42家改为114家,亏损面将由5.2%扩大至14%。
由此可见,应收账款对收益的影响极大。
在现实中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即企业为了虚增销售收入的需要而虚列应收账款。
[!--empirenews.page--] ②在建工程长期挂帐。
这主要体现在大部分企业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时,都会对外部分融入资金。
而借款需按期计提利息,按会计制度规定,这部分借款利息在在建工程没有办理峻工手续之前应予以资本化。
如果企业在建工程完工了而不进行峻工决算,那么利息就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从而使当期费用减少(财务费用减少),另一方面又可以少提折旧,这样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虚增利润。
上述达尔曼公司就曾利用这一方法进行盈余管理.该固定资产投资不断,经常有巨额的在建工程款项,而且这些工程经常不能按时产生效益。
达尔曼第一次发行股票募集的1.47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此后两次配股共募集近6亿元,也是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工程建设项目有珠宝首饰加工生产线扩建、西安国际珠宝交易中心、都江堰宝石加工中心、生态农业和园艺项目等,预计产生效益的周期从1年到3年不等。
达尔曼董事会几乎每一年都要提出新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入资金动辄几千万元,导致公司总资产中的在建工程款项长期居高不下。
1999年,达尔曼在建工程价值高达30,474.05万元,比当年固定资产净值高出一半;2000年,虽然许多工程已经宣布完工,但在建工程价值仍然高达29,706.01万元,而且董事会还在准备第二次配股,进行新的固定资产投资。
这些长期挂帐的在建工程对该公司的利润操纵真可谓是意义重大啊。
相关阅读推荐:各专业论文格式.论文提纲下载本科生.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标准格式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摘要:随着股份有限公司和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公司理财的重要性也逐渐的显现出来。
理财目标是理财主体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下,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标。
从根本上而言,理财目标和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较大的联系,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公司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必然要相应变化,也就是作为财务进行驱动的理财目标也要相应变化。
关键词:理财目标;治理结构国内外各相关学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发展的过程。
一般说来,公司理财的目标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1)营销最大化。
(2)扩大市场占有率。
(3)利润最大化。
(4)每股收益最大化。
(5)股东财富最大化。
前两者的实质即收入最大化。
在现代企业经理革命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理财的目标就基本锁定在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上了。
1 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理财的目标的选择从上图可以得到,不同的国家对公司的所有者持有不同的看法,这也造成不同的国家公司理财的目标的差异。
总的来说为以下两种情况: 1.1 美国的树形持股模式树形持股的集团公司内,各子公司之间通过资本纽带建立联系,理论上联系的方式可以是绝对控股,也可以是参股,但实证分析发现绝对控股方式的公司基本不存在,因而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企业经理,而不是股东,股东的真实权利体现在分红收益方面。
显然,对于经理人而言,如果不能经营好企业,不但股东会选择用脚投票,企业因此不能获得新的股权投资进而影响到债权投资,而且该经理人的职业经营生涯也可能从此结束。
可见,在树形持股模式下,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实际上是企业的经营者,而理财的目标却必须锁定在股东利益上,股东财富最大化就是必然的选择。
至于内部人控制下的各种可能弊端,则由企业经营者选择决策机制、社会监督制度、法律法规等去避免。
[!--empirenews.page--] 1.2 日本的环形持股模式环形持股的集团公司内,企业之间以相互持股为特征,此时企业的股东实际上由于权利的互相制衡,即使对子公司具有绝对控股的股权,也很难对子公司的经营指手画脚,因而,环形持股模式下的经营者控制更加明显,但企业经营者却需要股东、债权人、员工等的支持,不以股东为第一利益者,而以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理财对象,就成为环形持股的理财目标选择,这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从树形持股和环形持股两种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理财的目标选择直接与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相联系,有效的经理市场和有效的资本市场,才有公司以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可能性。
2 我国公司理财目标选择的现实状况与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理财目标一致性不同的是,我国公司理财目标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选择上存在许多不同。
且理财目标表现出随意性和盲目性,常见如下选择:(1)选择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2)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3)选择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作为目标;(4)选择社会效益作为目标;(5)选择企业员工收益最大化作为目标;(6)选择企业各关系人(股东、经理、员工、债权人、客户等)利益平衡作为目标等。
[next] 3 问题分析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六个方面(1)股权过分集中。
上市公司多以国有企业为主,而国有企业的股权又十分集中。
流通股在上市公司总股本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
(2)内部人控制严重。
公司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内部人操纵公司运作,进行大量关联交易。
(3)中小股东、债权人权益得不到合理保护。
公司大股东拥有公司的绝对或相对控制权,中小股东的投票权难以与大股东相抗衡,致使中小股东失去监督大股东的有效方式及动力。
中小股东的权益难以得到司法程序上的有力支持。
在企业破产程序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真正保护。
(4)董事会的功能难以发挥。
公司董事会结构不尽合理,执行董事所占比例过高。
(5) 法律环境不完善。
《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存在许多与现实的公司运行环境不相宜的规定,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孱弱的法律体系已在事实上阻碍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持续改善。
另一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6)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
一方面,政府直接干预企业运营的情况还十分普遍,在一些地方,企业决策往往受到政府的干预。
有些需要破产的企业也不能履行破产程序。
另一方面,国有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往往会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压力。
4 实际案例根据有关调查发现,公司治理中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大量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曾有680余家上市公司存在被控股股东通过多种形式占用资金的情况,资金总额达970亿元,有超过20%的上市公司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
[!--empirenews.page--] 1993年,猴王焊接股份公司从猴王集团中剥离出去,改组为猴王股份公司上市,猴王集团公司成为猴王股份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但此次资产重组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剥离,猴王集团和猴王股份从未在人员、资产和财务上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分开剥离。
这也就为后来的猴王集团破产以及猴王股份演变为空壳埋下了祸根。
猴王股份公司自上市以来,经营状况江河日下,1999年开始出现亏损。
由其2000年公布的债务往来可以看出:自1994年以来,借贷给猴王集团的长期借款高达8.91亿元,未还款数额为5.9亿元;自1998年4月份以来,猴王公司为其下属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金额45862.4万元。
由于突然宣告破产,有近3亿的担保金额血本无归。
这两项数额加起来达近9亿。
而根据猴王公司2000年中期报告的数据,猴王公司总资产才93408万元。
也就是说,随着猴王集团的破产,猴王股份公司已经变成一家空壳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净资产而言。
5 结束语理财目标是企业从事财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只有确立恰当的理财目标,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才能有的放矢。
从国内外的理财目标来看,国内和国外的公司理财的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反映了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差异,我国的公司治理相当复杂,这是由其所处的转轨经济特点所决定的,虽然在这样一个阶段会存在着很多投机的不良现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经济转轨促进了中国公司治理机智的不断完善,提升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