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及开发价值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及开发价值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及开发价值刘金亮(生命科学学院730070)摘要:绞股蓝(Fiveleaf Gynostemma Herb)是葫芦科绞股蓝属的一种药用植物,对绞股蓝所含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含有的绞股蓝皂甙具有抗糖尿病、抗癌症、抗衰老、抗血栓、降血脂、抗疲劳、对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消除激素类药物的毒害等多方面的作用,对绞股蓝皂甙的作用机理已经得到了普遍的研究,并且针对绞股蓝的药用作用,关于绞股蓝的应用开发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主要集中在绞股蓝制剂的制备方面。

关键词:绞股蓝;药用机理;开发应用地球上记载的植物约有30余万种,我国地域辽阔,从寒温带直到热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世界上植物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已知植物约有25700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包括383科,共11146种,常用的约有1000种,其中藻、菌、地衣类低等植物有459种,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类高等植物有10687种,在这些药用植物中,临床常用的植物药材有700多种,其中300多种以人工栽培为主,传统中药材的80%为野生资源,有些药用植物为我国所特有,如人参、杜仲、银杏等(郑汉臣,2008),因此开发我国药用植物,发掘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植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绞股蓝(Fiveleaf Gynostemma Herb),是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中药大辞典》名七叶胆,别名五叶参、遍地生根、小苦药等,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与本科雪胆属及葡萄科等多种植物形态相似,根为须根系,须根白色,幼根纤细,老根稍粗;底下茎肉质,呈不规则圆柱体,幼茎细柔,具槽纹,五菱型富韧性;复叶鸟足状,互生,小叶卵状披针形;雌雄花序均圆锥状,花小,萼、冠均5裂,雌蕊5枚,子房2,常3室,稀为2室;果实为浆果球形,豌豆大小,熟时转变为黑色(刘敏华等,2001)。

现已从绞股蓝中分离鉴定了80多种与人参皂苷有类似骨架的达玛烷型绞股蓝皂甙(Gypenosides,GP),该皂甙使绞股蓝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包括抗糖尿病、抗癌症、抗衰老、抗血栓、降血脂、抗疲劳、对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防治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并且已经得到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证实。

随着对绞股蓝作用机制研究的日趋深入,绞股蓝更多重要药用作用的不断发现,对于开发和利用绞股蓝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本文便主要通过对绞股蓝的药用机理做详细的综述,并且根据绞股蓝的药用价值和社会面临的人口结构及健康问题,探讨绞股蓝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绞股蓝的药用机理1.1绞股蓝抗糖尿病作用我们知道,胰岛素对于降低血糖维持体内血糖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体外及体内动物实验中发现,绞股蓝皂苷可刺激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Norberg等,2004),从而起到降低体内血糖的作用。

淀粉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消化道,尤其是十二指肠的淀粉酶活性,减少或延缓消化道淀粉水解为单糖,使单糖的吸收减少而降低血糖,研究发现,绞股蓝多糖在体外对α一淀粉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魏守蓉等,2005),因此,绞股蓝多糖可以作为淀粉酶的抑制剂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糖苷酶与体内血糖关系密切,α一糖苷酶活性增加可以加速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增加双糖、低聚糖、多糖的吸收,如果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内的α一糖苷酶活性,便可以延迟蔗糖、糊精、麦芽糖等多糖分解及在肠道中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Megally等(2006)的体外实验表明,绞股蓝可以有效抑制a一糖苷酶的活性,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1.2绞股蓝的抗肿瘤作用利用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表明,绞股蓝皂甙均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姜彬慧等,2003)。

体外实验研究表明,GP对癌细胞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效应甚至可以直接杀死癌细胞,同样体内抗肿瘤实验研究表明,GP对小鼠S180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临床试验中,GP对胃癌、直肠癌、子宫癌、食道癌及胆、胰、肾、肺、肝、舌、胆癌及肉瘤等均有一定的疗效(陈运生等,1997),说明绞股蓝在体内同样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关于绞股蓝抗肿瘤作用机理的研究,连玉树等(1989)发现GP除了对癌细胞有直接杀灭外,还能明显提高小鼠空斑形成细胞和血凝抗体效价,明显增强小鼠的迟发超敏反应,从而提高带瘤动物的免疫力。

GP还可以通过增加淋巴细胞数目,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和血清溶血素的产生及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魏婉丽等,1995),并且能抑制癌细胞如肝癌细胞DNA、RNA及蛋白质合成(陈葳等,1993),从而达到限制瘤生长及侵袭作用。

1.3绞股蓝的抗衰老作用一般脂质的过氧化作用会使得脂质含量较高的生物膜组成发生变化,且使DNA,RNA的结构受到损害,引起蛋白质份子的交联,导致细胞衰老。

GP具有降低中性粒细胞中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量以及增加SOD酶活性的作用,抑制血清和肝脏的过氧化脂质上升,因而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的作用(Lin等,2000),绞股蓝皂苷的这种能显著降低过氧化脂质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的减缓细胞衰老的速度,起抗衰老的作用。

1.4绞股蓝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目前,绞股蓝皂甙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已得到肯定,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绞股蓝皂甙具有保护心肌缺血或梗死、脑缺血的作用,调节脂质代谢和抗动脉粥样硬化,降压及抑制损伤血管的内膜增生,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等作用(齐刚等,2002)。

绞股蓝皂甙的这些药理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绞股蓝保护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的机理研究表明,有部分研究表明,当心肌缺血时,绞股蓝总皂甙可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结构的损伤程度,改善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使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的流动性维持在正常状态(张芳等,1999)。

此外,新近研究表明,静脉注射绞股蓝皂甙可显著减轻脑缺血过程中皮层脑电发生的严重抑制,改善缺血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同时还可以显著减少脑组织内乳酸的积聚,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苏显红,2010)。

1.5绞股蓝的其他药理作用绞股蓝除了上述几种重要的药理功效而外,已经发现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药理作用,如免疫调节作用,治疗偏头疼和改善脑力活动解除疲劳使得大脑机能得到提高,此外绞股蓝皂甙还可以健脾胃,催眠、抗紧张、,消除激素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和神经衰弱等(陈运生等,1997;齐刚等,2002)。

2绞股蓝的开发价值2.1我国人口结构及健康现状分析目前,我们国家老龄化逐渐严重,国家统计局2009年09月11日发表报告指出,中国面临另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

据200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

预测到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11.92%,比2000年提高4.96个百分点,届时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

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老龄人比重逐年增加,在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些疾病也越来越普遍,如糖尿病、癌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偏头疼等。

根据上述所述绞股蓝的药用作用,可以看出当前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病例恰巧可以利用绞股蓝来进行治疗,因此,绞股蓝在老年人群体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此外,现在我们的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很多疾病都出现在我们年青人的身边或者身上,比如肠胃消化不良、紧张、烦躁、免疫功能失调等,并且长时间使用脑力劳动,可能导致偏头疼和神经衰弱等症状,通过绞股蓝的药理作用可以看出,绞股蓝对于这些疾病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说,绞股蓝在我们年青人群也有相当的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2.2绞股蓝的开发应用绞股蓝在医药中占有如此重要地位,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必将受到进一步重视。

随着人们对绞股蓝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以绞股蓝皂甙为主要成分的许多绞股蓝单、复方制剂已经广泛用于心血管、血脂异常、糖尿病、肝炎、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

目前对于绞股蓝的开发主要是制成绞股蓝制剂,既有汤剂、口服液、茶剂,也有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微丸剂等临床常用剂型,还有壳聚糖-绞股蓝总皂甙缓释微球等新剂型,比如常见的剂型绞股蓝口服液、绞股蓝颗粒剂(旧称绞股蓝冲剂)、绞股蓝茶、绞股蓝胶囊剂等。

既然绞股蓝的药用作用如此普遍,那么对绞股蓝的开发仅仅限制在制剂的制备方面还是比较局限的,我们应当开发更多关于针对绞股蓝药用作用的其它方面的用途。

对于糖尿病人,我们可以考虑在当前的无糖食品中加入绞股蓝,在调节口味的同时,也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必将受到广大糖尿病患者的欢迎;可以利用绞股蓝抗衰老作用的抗氧化机制,研发美容护肤产品,其前景也是非常乐观的,并且根据绞股蓝的药用作用,对于养殖业也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可以将绞股蓝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增强饲养动物的免疫力及食欲等,从而增加产量,也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总之,我国绞股蓝资源丰富,且绞股蓝环境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繁殖容易,栽培管理和加工工艺相对简单,适宜大面积种植推广,对于绞股蓝的应用与开发是很有利的,因此,生产和推广绞股蓝制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1]陈葳等.绞股蓝总皂甙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核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西安医科大学学报[J],1993,14(1)∶1-4.[2]陈运生等.绞股蓝药理研究进展.广西中医药[J],1997,20(4),5-1.[3]姜彬慧,杨万春,赵余庆.绞股蓝抗肿瘤作用研究现状.中药材[J],2003,9(25):684-686.[4]连玉树.绞股蓝药理与应用.福建中医药[J],1989,20(4),5.[5]刘美玉,刘铜华.绞股蓝抗糖尿病作用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J],2008,3(15):97-99.[6]刘敏华等.绞股蓝(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M],2001.[7]齐刚,张莉.绞股蓝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武警医学院学报[J],2002,12(3):239-241.[8]魏婉丽等.绞股蓝总皂甙对Lewis肺癌的作用.西安医科大学学报[J],1995,16(4):4-19.[9]魏守蓉,薛存宽,何学斌,等.绞股蓝多糖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J],2005,25(4):418-420.[10]苏显红,余仲平,韩凤英,张志慧.绞股蓝总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实用药物与临床[J],2010,13(4):12-18.[11]张芳,李莘田.绞股蓝皂苷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心脏收缩功能的保护作用.山东医科大学学报[J],1999,37(1):31-34.[12]郑汉臣等.药用植物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8.[13]Lin CC,Huang PC,Lin JM.Antioxidant and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of Anoectochilus formosanusand Gynostemma pentaphyllum[J].Am J Chin Med,2000,28(1):87-96.[14]Megalli S,Davies NM,Roufogalis BD.Anti-hyperlipidemic and hypoglycemic effects ofGynostemma pentaphyllum in the Zucker fatty rat[J].Pharm Pharm Sci,2006,9(3):281-291. [15]Norberg A,Hoa NK,Liepinsh E,et al.A novel insulin-releasing substance,phanoside,from theplant Gynostemma pentaphyllum[J].Biol Chem,2004,279(40):41361-4136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