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913电子内窥镜使用说明
一、内窥镜的连接图
二、软件的安装
驱动的安装:
安装驱动之前请先检查计算机的USB接口是否是USB2.0,如果不是请更换到USB2.0的机器上安装(或单独购买一个PCI的USB2.0板卡)。
尽量接电脑主板后边的USB接口,前置USB有的会供电不足。
确认是USB2.0接口以后,用USB线从设备的USB接口连接到电脑的USB2.0的接口上。
连接正常以后,电脑会自动找到新硬安装向导
1.在弹出的[找到新硬件向导]中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高级)(S)],单击[下一步]继续安装;
2.选择[在搜索中包括这个位置(0)]后,点[浏览]来选择该设备驱动所在的位置;
3.选择好驱动所在的位置后,单击[确定],路径[E:\Driver]是此设备驱动所在的路径。
单击[下一步]继续安装;
4.安装过程中,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单击[仍然继续]进行安装;
5.出现下边窗口后,单击[完成]完成驱动的安装;
6.完成安装后,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把鼠标移到桌面[我的电脑]上,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管理]
7.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设备管理器],在[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中可以看到,安装正
常的设备[USB Media Captuer Device]。
如果安装的设备[USB Media Captuer Device]出现异常,如:有黄色“!”“?”的时,可以双击该设备来更新驱动程序。
具体的步骤,同上边安装时一样。
再重启计算机后,没有其它异常现像,表示驱动完全安装到您的电脑,可以运行软件正常使用该设备。
病历软件的安装:
1.打开光盘,运行光盘[开发包/Setup.exe]安装软件(安装的软件包中含有VC二次开发包,用户可以进行二次开发)
2.运行[软件.msi]进行安装病历软件
三、病历软件的应用
软件启动后默认加载病历信息。
一、操作说明
1环境设置
菜单栏的“设置”->“系统参数”
保存路径:病人的图片、录像资料保存的目录。
录像定时:设置此时间在录像时达到指定时长时则自动结束。
2查看病历(参照软件主界面图)
病历表:
在左边树形目录中点击相应节点,右边病历区个人信息板块中数据自动填充。
节点分为两级,第一级为“病历号_姓名”形式,例如“1000200_东方不败”,第二级表示的是该病人的就诊记录,可有多条。
表示形式为“检查号_就诊日期”。
病历检索:
在树形目录下方有查找功能模块。
可选择查找方式为按病历号或是按病人姓名查找。
如果查找成功则树形目录中只显示与查找关键字有关的记录。
若想查看所有记录则单击菜单栏的“文件”->“刷新”。
3输入数据
单击菜单栏“文件”->“新建病历”。
病历区的个人信息及诊断信息均会清空,且自动生成一个新的病历号。
此时可以输入各种信息。
如果想为一个病人输入多次检查信息则可以在单击该病人的一级节点后,单击菜单栏“文件”->“新建诊断”。
各项信息输入完毕之后点击界面中“保存”按钮,则所有的信息写入数据库中。
点击菜单栏“文件”->“刷新”,可看到新增数据。
4放大窗口
共有三个选项(软件主界面图为原始效果),效果分别如下:
充满整个对话框。
注意:抓图时请切换到抓图模式。
抓图时点击采集棒上的按钮即产生一张图像。
点击后右边图片显示区就会显示刚才抓下的图片,单击“放大”按钮则图片会放大一倍,多次点击则按比例放大。
放大后要查看图片则可拖动滑块。
如果文件列表框为“图片列表”时,可通过下拉列表框从该病人所有的图片中根据日期选择查看。
6录像功能
注意:录像时请切换到录像模式。
设置录像时长:菜单栏“录像时间”下有四个选项,分别为10秒,30秒,一分钟及自定义时长。
默认为10秒,可根据需要选择。
自定义时长的设置参考前文环境设置一节中的界面,修改“录像定时”参数即可。
点击采集棒上的按钮会触发系统进行录像,实时视频窗口下方会显示录像时间,单击“停止”则录像结束,如不单击则运行至指定时长时自动结束。
右边的区域根据下拉列表框通过文件时间可选择视频文件加载,单击“回放”按钮会将视频重新播放。
点击“打印报告”按钮后进入打印界面。
首先是效果预览,在确认无误后选择“打印设置”下的“打印”功能进行打印输出。
8资源配置
工作配置:
资源参数备注
CPU Celeron1G提高此配置可改善处理速率内存512M提高此配置可改善处理速率硬盘80G可根据实际数据量调整此配置显示卡8M提高此配置可改善画面质量USB接口 2.0必须,否则无法正常工作操作系统Windows XP需即时更新系统补丁
系统组件DirectShow9Windows XP以上无需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