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区域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

2018.5.9 中国区域地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2.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B.②—“银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C.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D.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

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

据此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①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②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③自洛阳市向南逐渐减小④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④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125. 该地区位于我国( )。

A: 华北地区 B: 华南地区C: 青藏地区 D: 西南地区6. 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 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 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D: 一年中春季最干旱读图问题:7.乌江流域( )A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C 有遵义、荔波等旅游景点D 煤、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下图是某地区河流封冻日数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造成A 、B 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高低 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③水流速度 ④纬度位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甲、乙处的数值最可能是( )A.160、140B.140、160C.180、120D.160、120已举办了七届的长江三峡国际红叶节,以“满山红叶似彩霞”、“游高峡平湖赏巫山红叶”……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观赏。

读图,回答10--12题。

10.长江三峡地带性植被属于A .常绿阔叶林B .常绿硬叶林C .落叶阔叶林D .针叶林311.长江三峡国际红叶节举办时间应该选择在A .4—5月B .7—8月C .10—11月D .12月—次年1月12. 红叶观赏期长是三峡红叶景观的优势之一,形成这一优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红叶树种分布集中 ②红叶分布区地势落差大③红叶树种品种丰富 ④三峡旅游资源多组合好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下图)。

据此完成13-15题。

13.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 无划分指标依据B: 与自然河道一致C: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14.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 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15.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技术 C: 资金 D: 交通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16-18题。

16. 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 坡度和缓 B: 岩石裸露C: 河流、沟谷众多 D: 降水集中17. 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8.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较高 B: 土层浅薄 C: 光照不足 D: 水源缺乏4广东《行摄天下》栏目组不远万里奔赴波密县寻找桃花盛开的地方,对波密三月盛情进行了详尽报道,波密海拔2700-4200米有“西藏的瑞士”、“绿海中的明珠”、“雪域的江南”等美誉。

读图完成19-20问题。

19.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形成与这里地壳上升有关B: 雅鲁藏布江谷地形成是板块张裂后经河流侵蚀而成C: 图中年楚河和拉萨河反向流入干流是因为这里地势陡峭D: 藏南谷地可找到冰川冻融颗粒物由大到小有规律的分布20. 下列有关波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形成了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雨量充沛,生物繁茂②栏目组既可看到桃花又可看到油菜花盛开的美丽景观③可产芭蕉、柑子、橘子、西瓜、甘蔗等农产品④波密县境内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多分布于峡谷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21.西藏年楚河河谷(如图所示)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

年楚河河谷与我国东部平原相比,种植油菜突出的优势条件是____。

A 热量丰富B 太阳辐射强C 水源充足D 地势高我国的祁连山地长有“阴阳脸”(如图),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2-23题。

22.制约图中植被分布规律的因素主要是A .坡向B .海拔C .坡度D .人类活动23.造成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A .“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B .“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C .“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D .“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左图为某区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图,右图为气候变化影响该区域农作物生产图。

读图完成24-25题。

24.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以下省级行政区中的()A.晋B.贵C.甘D.吉25.关于气候变化对该区域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粮食总产量下降B.春小麦分布的海拔降低,种植范围缩小C.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D.玉米种植的海拔升高,种植范围扩大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

读下图,回答26-27题。

26.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B.常发生凌汛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27.“藏水北调”工程不会A.诱发沿线地质灾害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C.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D.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凡是温度在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称为冻土。

读下图“北半球多年冻土分布剖面图”,回答28题。

528.图中所示的冻土分布特点是A.多年冻土水平分布的范围小B.不连续多年冻土带多分布在高纬地区C.季节冻土多分布在极地附近D.中纬度的多年冻土随纬度增高而增厚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29~30题。

29.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 ①B: ②C: ③D: ④30. 该地寒冷期()。

A: 最低气温高于-16℃B: 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 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8分)6(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6分)(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分)(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6分)答案详解1. (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取封闭运输。

2013年11月28日举行的乌鲁木齐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上,有物流专家指出,乌鲁木齐市可依据现有条件,完善大流通体系,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枢纽城市.图1是新疆局部地区简图,图2是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1) 题.(1)描述图1中城市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比较博格达峰南北坡自然带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成因.(3)分析乌鲁木齐市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枢纽城市的有利条件.答案(1)主要分布在(天山)山地南北两侧的山麓冲积扇上;沿河流分布;沿交通线分布.山麓冲积扇地形较为平坦;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交通便利.(2)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的海拔比北坡高;南坡缺失山地针叶林带(北坡自然带谱较南坡7复杂).南(北)坡是向阳(阴)坡,热量条件较好(差);北(南)坡是迎(背)风坡,水分条件较好(差).(3)地处中国与中亚的交通要道,腹地广,交通便利,发展基础好,省会城市,经济实力雄厚.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