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较难理解,需要逆向思考,即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角度去理解数量关系和算理。
所以教材采用方程解法,只要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顺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单位“1”是未知情况的开始,这是本节课要为学生展示的地方,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引导学生在探索思考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致力于数学素养的形成,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优化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分析推理、回顾反思等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理解分析,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二、复习旧知。
1、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1)六二班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73 。
(2)小明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 8
3 。
(3)科技书的本数占图书总数的 5
1 。
(4)东东的年龄是李老师年龄的 4
1 。
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1)故事书的本数占图书总数的 3
1 。
( )×
3
1 = ( ) (2)甲数正好是乙数的 5
3 。
( )× 5
3 = ( ) (3)男生人数的 6
5 恰好和女生同样多。
( )× 65 = ( )
三、情境导入:
“水是生命之源”,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离不开水。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我们应该注意平日多喝水,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新知探究
1、出示例题:
例4:一个儿童体内所含水分有28千克,占体重的
45。
这个儿童体重多少千克? 【阅读与理解】学生独立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⑴儿童体内的水分重28千克。
⑵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
45 ⑶要求的是儿童的体重。
【分析与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里讨论,最后全班反馈)
(1)组织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画图。
根据“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可以知道要把儿童的体重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体内水分质量占其中的4份,也就是28千克。
(2)根据线段图列出等量关系式。
体重×
45=体内水分的质量 (3)启发思考。
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小明的体重是未知的,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是已知的,我们可以怎样来解答呢?(列方程解答)
(4)学生尝试列方程解答。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解:设小明的体重是x 千克,
45
x=28 X=28÷45
X=35
【回顾与反思】
(1)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把儿童的体重乘以45,看看结果是否等于题中儿童体内水分的质量:35×45
=28(千克) (2)写答句。
(答:这个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
)
(3)成人的信息与问题有关系吗?
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明确,这道题的问题求的是小明的体重,和成人的信息无关,不需要用到有关成人的信息。
因此我们在阅读与理解时要学会筛选有用信息。
2、补充问题:这道题除了用方程解,你还有其他方法解吗?
算术方法:
(1)28÷45
=35(千克) (2)28÷4×5=35(千克) 这样解答行吗?和方程相比,有何优缺点?(用方程解决思路统一,便于理解,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用方程解决更简便。
)
3、探究发现,建立联系:
(1)同学们回过头看一看,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和前面的复习题相比,有何异同?(先想一想,写一写,再在组内说一说)
相同点:思路是一样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
不同点:单位“1”的量在复习题中是已知的,现在是未知的。
(2)小结:在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应用题时你觉得什么最重要?(看清所求问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
五、学以致用(列方程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六一班有男生25人,占全班总人数的
85 。
六一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找出单位“1”,列等量关系式。
总人数 × 8
5 =男生人数
六、巩固练习:
小明体重是35千克,他的体重是爸爸的 15
7 ,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反馈。
)
?千克
画图来分析:
爸爸:
爸爸体重的
157 小明:
爸爸体重 × 15
7 = 小明体重 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解:设爸爸的体重是x 千克。
15
7 X = 35 X = 35 ÷
157 X = 75
答: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
思考:
根据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你能直接写出除法算式吗?
分析:
爸爸体重 × 15
7 = 小明体重
单位“1”的量未知
小明体重 ÷ 15
7 = 爸爸体重 小结:
单位“1”的量未知可以直接用除法来计算。
七、课堂延伸:
一本课外书,小华读了35页,还剩下 7
2 没有读完, 这本课外书一共有多少页? 提示:请先找出等量关系,后列方程解答。
八、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列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小结:
①从问题入手,找出对应关系式;②设未知数;③列出方程;④解方程;⑤检验; ⑥作答。
九、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