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课件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课件
现代化 从此(1957年底),改变了工业落后的 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南海怀 仁堂隆重举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仪式
主席台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渠。
刘胡兰烈士的母亲胡文秀、著名演员郭兰英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武汉市民庆祝长 江大桥建成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
天一 堑桥 变飞 通架 途南 北
,
水调歌头 游泳 1956.06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鞍山钢铁公司
鞍山大型轧钢厂
长春汽车制造厂工地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956年7月, 第一汽车厂 生产的第一 批解放牌汽 车。
1956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 载重汽车披红挂彩地开出一汽总装配线,欢快的喇叭声饱 含着民族的骄傲,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 历史从此结束。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北京)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内容 (见右图) : B.性质(意义):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为什么说这是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因为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1、这首诗写于什么时期?
这首诗写于“一五计划”时期
2、如何理解划线诗句?
描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 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宝成铁路
川藏公路(1954年12月25日开通)
青藏公路(1954年12月25日开通)
新藏公路(1957年开通)
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4、成就: 5、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
品种 粮 1957年产量 1.95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棉 钢 煤 原油
164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146万吨
26% 296% 96% 235% 经过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 我国工农业生产主要产品 产量比一五计划前有了大 幅度增长,特别是重工业 产品的产量。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2、时间 3、基本任务 4、成就
1956年7月13日,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
1956年7月19日,中国第一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我国第 一架喷气式战斗机。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车间一角
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圆满完成,是中 国共产党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勤劳奋斗的结果, 也和当时苏联的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
建 国 国民收入 初 粮食 严 钢 峻 的 经 国民党逃 济 跑时掠走 形 说明了一个 的金银 什么问题? 势
全国总产量 358亿元 1.1亿吨 15.8万吨 黄金 白银 美钞
人均占有量 66元 209公斤 0.29公斤 277万两 1520万元 1537万元
材料说明: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 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1)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 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 而且门类不全。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2、时间: 1953年—1957年底
3、展重工业,建立国家 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 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课堂巩固
1、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 在 A. 新中国成立后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大跃进”运动之后 2、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在哪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A. 工业 B. 农业 C. 交通运输业 D. 商业 3、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 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 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 B、解放前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
第四课 工业化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工业(industry)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 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 发展阶段。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 在工厂中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
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 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 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 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 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 粮 1952年产量 1.639亿吨 比1949 年增加 49% 比历史最高 水平增加 9.3%
棉 钢
煤 发电
130.4万吨 135万吨
6649万吨 72.6亿千瓦时 说明了一个 44什么问题? 万吨
193% 754%
105% 68.1%
53% 46.2%
7.4% 21.9%
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建设成就:
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2、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3、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4、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5、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6、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背景 目的 基本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 结果 (1953-1957) 成就 意义 共和国第一部 宪法的颁布 时间 标志 内容 性质 1954.9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钢产 量 人均
发电 量 人均
2.37 公斤 2.76 千瓦
4公斤
10.9千 2949千 瓦 瓦
印度
中国
2.37公斤
2.76千瓦时 4公斤
10.9千瓦时
钢产量 发电量 (人均)(人均)
钢产量 发电量 (人均)(人均)
钢产量 发电量 (人均) (人均)
材料说明: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 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
• • • • • • •
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由于当时险恶的国 际环境造成的。我国必须加强国防,以抵御外 来侵略,这样就必须发展重工业。当然,优先 发展重工业并不是孤立地发展重工业,必须统 筹兼顾,全面安排。因此,在发展重工业的同 时,我们也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 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工业上: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 投产;1956年底,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 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 机床厂建成投产。 2、交通建设上: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投产;川 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加强了祖国内地和西藏 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3、工业基地上: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工业基地、西 北和华北新工业基地。
1、教材第一段最后三行。2、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重工业 3、1953;1957;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沈阳;飞机制造厂;宝成; 鹰厦;青藏;新藏;武汉长江;4、见教材5、1954;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一五计划制定和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 2、我国编制一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 );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培养建设人 才。 • 3、一五计划从( )年执行,到( )年底超额完成。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成了( )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汽车制造厂、( )机床 厂和( );新建()()等铁路,川藏、( )( )公路通车,密切 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建成了( )大桥,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 • 4、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 5、(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为国家主席; 制定了《 》,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 6、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制度。()制度是我国 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原油
272%
材料说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 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五 十 年 代 中 、 印 、 说明了一个 美 什么问题? 钢 和 电 产 量 比 较 图
印度 中国 1952 1950 年产量 年产量
美国 1950年 产量 538.3 公斤
美国
2949千瓦时 538.3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