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等基础知识。

2.解读图表《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体验与感悟“一五”计划实行的背景;
观看《鞍山大型轧钢厂》《毛泽东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题词奠基石》《长春一汽》《一五计划工业和
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图》等图片,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知道“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体制基本形成。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一五计划基本任务和成就,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法与学法
启发式教学、体悟教学;角色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

毛泽东感慨地说了一段话。

请听──毛泽东(学生模仿,用浓
重的湖南口音):“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

为了实现工业化,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好,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二)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对照提纲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初步做笔记。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对照提纲,互相质疑释疑。

2.师生合作解决疑难:(1)读《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回答:由表中数字比较,你得出什么结
论?
,工业学生先自己观察分析后,小组讨论,得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落后,工业水
平低。

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和下(2)PPT出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发展重工业,为什么?根据自学情况




料讨论: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斯大林说
:“在

须赶
以必
国家工业化通常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所
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让学生从材料中找出两个原因: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相关主题